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75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197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以琼脂稀释法对67株鸡源大肠杆菌及61株猪源大肠杆菌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并以SPSS分别进行卡方检验和Probit模型估算,分析不同来源大肠杆菌耐药差异显著性及不同抗生素的半数抑菌浓度(MIC50),以期对不同畜禽粪便来源的大肠杆菌耐药差异进行详细准确的探讨。结果显示,鸡源大肠杆菌对头孢噻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98.51%、68.66%、56.72%和100%,猪源大肠杆菌对头孢噻肟耐药率为88.52%,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四环素则100%耐药。除四环素,鸡源、猪源大肠杆菌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噻肟的耐受差异显著(P0.05),51%的鸡源大肠杆菌和89%的猪源大肠杆菌均呈4重耐药。SPSS分析结果表明,Probit模型估算结果优于当前MIC50常规计算方法,头孢噻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四环素对鸡源大肠杆菌MIC50分别为40.031μg·m L~(-1)、40.020μg·m L~(-1)、2.683μg·m L~(-1)和101.418μg·m L~(-1),对猪源大肠杆菌MIC50分别为8.724μg·m L~(-1)、56.044μg·m L~(-1)、31.214μg·m L~(-1)和130.915μg·m L~(-1)。回归方程显示环丙沙星对鸡源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最强;高于40.031μg·m L~(-1)时,诺氟沙星抗菌作用弱于头孢噻肟,低于120.23μg·m L~(-1)时,诺氟沙星抗菌作用强于四环素;头孢噻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四环素对猪源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则呈递减趋势。同时验证了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属同种作用机制,基于Probit模型计算更简单、快速、直观。研究结果可为畜禽养殖中大肠杆菌的耐药差异监控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382.
Webster EM  Ellis DA 《Chemosphere》2012,87(4):404-412
Biotransformation is widely recogniz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most uncertain determinant of bioaccumulation. A step-wise method for estimating organism-specific biotransformation half-lives from field observations and using established food web modeling is developed. As a proof of concept,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case of nine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a well-studied food web in Bohai Bay, China. The estimated half-live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e proposed biotransformation estimation method, through data mining, for sufficiently defined ecosystems, may greatly reduce the necessary animal testing involved in chemical assessments by providing useful guidance to experimentalists and regulators.  相似文献   
383.
Reduction of hexavalent chromium (Cr(VI)) to trivalent chromium (Cr(III)) in the stomach prior to absorption is a well-recognized detoxification process thought to limit the toxicity of ingested Cr(VI). However, administration of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r(VI) in drinking water cause mouse small intestinal tumors, and quantitative measures of Cr(VI) reduction rate and capacity for rodent stomach contents are needed for interspecies extrapolation using physiologically-based toxicokinetic (PBTK) models. Ex vivo studies using stomach contents of rats and mice were conducted to quantify Cr(VI) reduction rate and capacity for loading rates (1-400 mg Cr(VI) L−1 stomach contents) in the range of recent bioassays. Cr(VI) reduction was measured with speciated isotope di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to quantify dynamic Cr(VI) and Cr(III) concentrations in stomach contents at select time points over 1 h. Cr(VI) reduction followed mixed second-order kinetics, dependent upon concentrations of both Cr(VI) and the native reducing agents. Approximately 16 mg Cr(VI)-equivalents of reducing capacity per L of fed stomach contents (containing gastric secretions, saliva, water and food) was found for both species. The second-order rate constants were 0.2 and 0.3 L mg−1 h−1 for mice and rats, respectively. These findings support that, at the doses that caused cancer in the mouse small intestine (?20 mg Cr(VI) L−1 in drinking water), the reducing capacity of stomach contents was likely exceeded. Thus, for extrapolation of target tissue dose in risk assessment, PBTK models are necessary to account for competing kinetic rates including second order capacity-limited reduction of Cr(VI) to Cr(III).  相似文献   
384.
吸湿性尘粒人工模拟试验(简称湿尘试验)是一种新型的环境试验。通过对试验方法和试验过程中各环节的研究,确定了试验时应把握的关键因素,并最终总结了试验中关键因素控制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为湿尘试验的开展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85.
随着全球化推进,各国开始不断消减贸易壁垒,环境规制程度跟着提升,各级地方政府作为环境规制相关政策执行者,国家的环境治理直接受到其环境规制策略影响。论文围绕地方政府恶性竞争导致的环境规制失灵问题,采用变截距GLS方法和Hansen提出的"门槛回归"模型,并利用我国29个省级单位2000-2013年面板数据,将地方政府竞争作为门槛变量,分析在不同门槛值下地方政府竞争、区域开放对工业环境规制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财政收支分权和贸易政策对这种影响是否存在积极或恶化作用,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恶性竞争,实现环境有效规制。研究表明:在样本期间内,财政收入分权度较低、财政支出分权度较高、贸易开放度高、金融开放度高和制度环境不完善的地区,地方政府竞争对工业环境规制的促进作用更加凸显。全国和东部地区地方政府竞争对工业环境规制呈边际递减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表现出地方政府竞争对工业环境规制非单调性,西部地区存在对工业环境规制呈边际递减的抑制作用。总之,样本期间内地方政府竞争程度有助于全国和东部地区环境进行有效规制,中部地区跨越门槛值后环境规制失灵,西部地区则存在较严重环境规制失灵问题。为了规避环境规制失灵,我们应提高外商投资的进入环境门槛,地方政府在治理环境时,应削减对自己地区的行政垄断,推动各级地方政府跨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并由较高层级的政府来承担环境规制的财政支出责任,不断降低地方政府恶性竞争导致的环境规制失灵。  相似文献   
386.
在没有密度分层的容泄水体条件下,对某污水排海工程多孔喷头的射流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文中介绍了不同排污流量和环境流速条件下,多孔喷头附近的流速场和污水场特性;并对出流平均稀释度作了分析。最后,还对该喷头周围的冲淤形态进行了探讨.文中所得的结果对实际排污系统的设计和进一步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7.
介绍了固定污染源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采样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动态稀释法在固定污染源中采样的应用。采用动态稀释法取样,对某汽车企业涂装车间的排放废气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对其中主要的10种VOCs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方法测定的稳定性,10种化合物相对标准偏差为9%~32%,符合工况变动范围。将不同采样时间及不同吸附材料的测定结果与在线监控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动态稀释法的测定结果均在实际工况波动范围内,说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满足汽车涂装行业VOCs的采样要求。  相似文献   
388.
为改善我国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由于重建设、轻利用而导致的事故预警能力被制约的现状,以尾矿坝体变形速率监测指标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改进云模型,根据3E规则确定尾矿坝变形监测的正常运营值边界,建立尾矿库坝体变形速率4级预警阈值确定模型,以湖北省某尾矿库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提出的坝体预警阈值确定方法,可得出尾矿库坝体变形速率黄、橙、红各级预警阀值分别为10.842,16.68,25.02 mm/d;进一步与典型小概率法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所提出的尾矿坝变形速率4级预警阈值确定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可用于尾矿库重要安全监测指标预警值的确定。  相似文献   
389.
为探究土壤中锰(Mn)污染对蔬菜食用安全性的影响,以上海市常见的4种蔬菜(青椒,CA;黄瓜,CS;豇豆,VU;菠菜,SO)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室盆栽土培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Mn含量梯度下的蔬菜生物量变化以及各部位Mn转运累积特征,并基于各蔬菜食用安全分析了土壤中Mn的安全阈值。研究结果表明,Mn对4种蔬菜的生长均表现出低含量促进、高含量抑制现象,SO和VU对Mn的耐受度强于CA和CS。Mn主要富集在SO的茎叶,以及CA、CS和VU的茎叶和根部,可食部分中Mn含量大小排序为SO>VU>CS>CA。SO可食部分Mn含量与土壤Mn含量呈显著对数相关(P<0.01),其他3种蔬菜的可食部分Mn含量与土壤Mn含量均呈显著指数相关(P<0.01)。依据新鲜蔬菜中Mn食用安全限量值,推导出各蔬菜对应的土壤Mn安全阈值预测区间为:SO 992.5~1 097.3 mg·kg~(-1),VU 2 607.5~2 910.0 mg·kg~(-1),CS 3 147.5~3 494.6 mg·kg~(-1),CA3 618.0~3 921.5 mg·kg~(-1)。Mn污染土壤的安全利用应优先选择种植CA、CS和VU等低累积品种。  相似文献   
390.
改进污径比计算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现行污径比更加科学合理,提出底标比、排标比和危害系数并用来对原污径比进行改进完善.以东辽河为例,对新污径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新污径比不仅能作为生态水质评价的指标,还能量化反映河流环境容量盈亏度.新污径比还可以更广泛地应用到水资源水质评价、水资源承载力计算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