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3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73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海南小海潟湖环境的破坏与治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口门稳定性的角度,分析了三大人为工程(太阳河改道、在通道口修筑北堤和封堵南汊道及约5 km2的潮滩被围垦)所起的作用以及波浪动力对小海口门演变的影响,认为小海潟湖潮汐通道在其演变进程中,由于潮汐弱而波能相对较强,目前仍属波浪作用为主型,依据自己多年的研究工作,首次提出以口门复式断面和通道分汊的方法对小海及该类型潟湖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42.
水力空化的最佳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了不同几何尺寸的孔板作为水力空化发生器,研究了流量、进口压力、孔内流速、孔板的孔径与厚度之比及孔板过流总面积与管道横截面积的比值对空化数的影响,得出进口压力控制在20mH2O,孔内流速控制在14.5m/s,δ/d为1.8s,为0.06,空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3.
概述火电厂脱硫石膏定义、生产过程和性质.简述了脱离石膏的工业利用,详述了脱离石膏对酸性和碱性土壤改良的现状和机理,并展望了脱硫石膏促进滩涂土植被演替的前景.  相似文献   
44.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Undular Tidal Bores in Tropical Rivers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A tidal bore impacts significantly on the estuarine ecosystem, although little is known on the flow field, mixing and sediment motion beneath tidal bores. In the absence of detailed systematic field measurements, a quasi-steady flow analogy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undular tidal bores with inflow Froude numbers between 1.25 and 1.6.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apid flow redistributions occur beneath the free-surface undulations, with significant variations in bed shear stress between wave crests and troughs. Dynamic similarity was used to predict detailed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undular tidal bores. The effects of periodic loading on river sediments, scour of river bed and flow mixing behind the bore are discusse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processes will contribute to better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tidal bore affected rivers, including the Styx and Daly rivers in tropical Australia.  相似文献   
45.
普兰店湾潮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近年来我国近海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的需要,运用具有移动边界的潮波动力学有限 差分模型,模拟了普兰店湾 潮 流场,复演了该湾的潮流结构和时空变化过程。验证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的流速平均差为-1.52cm/s,流向平无差为-2.5 度,完全符合潮流预报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6.
基于二维水动力模型,在仅考虑潮流作用条件下,通过计算欧拉余流和拉格朗日余流并结合粒子追踪方法研究了辽宁大连—朝鲜龙渊郡连线北侧的北黄海北部海域的潮余流结构和粒子运移的趋势。结果表明:欧拉余流和拉格朗日余流流速整体较小,呈现由南向北的流向,但在獐子岛及长山群岛的附近岛屿和朝鲜半岛沿岸的海域欧拉余流和拉格朗日余流流速较大。对比粒子追踪计算的结果与欧拉余流和拉格朗日余流的结果表明,流向与粒子运移路径基本一致。该海湾的余流及粒子运动规律特点对辽东半岛东岸及朝鲜半岛西侧海域的排污及污染控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7.
黄河口典型潮沟土壤碳氮分布特征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黄河三角洲盐沼土壤碳氮含量在潮沟水系中的时空分布特征,选取黄河口一条典型的潮沟系统,采集一、二、三级潮沟表层土壤,探寻土壤有机碳、总氮与土壤容重、盐度、pH等理化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在时空尺度上表现出极大的异质性特征。时间尺度上,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空间尺度上,一级潮沟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平均值(2.9 g·kg-1、0.36 g·kg-1)大于二级(1.4 g·kg-1、0.18 g·kg-1)、三级(1.6 g·kg-1、0.21 g·kg-1)潮沟。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和总氮与盐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P<0.01)。盐沼湿地土壤碳氮含量受土壤水盐条件的影响,而潮沟水系的树状结构对水盐条件的影响是导致土壤碳氮含量时空差异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8.
以闽江河口鳝鱼滩的短叶茳芏湿地及由其围垦而成的养虾塘为研究对象,2016年5月—2017年3月,分别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和悬浮箱/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短叶茳芏湿地和养虾塘白天CH_4排放通量进行观测,并同步测定短叶茳芏湿地和养虾塘水体/沉积物理化指标.观测期间短叶茳芏湿地和养虾塘均表现为大气中CH_4的排放源,释放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09~38.38 mg·m~(-2)·h~(-1)和0.01~65.38 mg·m~(-2)·h~(-1),均值分别为(11.67±1.99)mg·m~(-2)·h~(-1)和(18.69±4.84)mg·m~(-2)·h~(-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统计结果表明:虽然在整个观测时间尺度上,养虾塘CH_4排放通量与短叶茳芏湿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养殖期养虾塘CH_4排放通量显著高于同期短叶茳芏湿地(p0.05),增加了68.0%.短叶茳芏湿地CH_4排放通量与沉积物温度、间隙水总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养虾塘水-气界面CH_4排放通量与养殖水水深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亚热带河口感潮沼泽湿地围垦成为陆基养虾塘后增加了CH_4排放通量.  相似文献   
49.
为强化潮汐流人工湿地(TFCW)中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作用,探究了不同排水速率(vd)下系统中氮素的迁移转化机制与微生物特征.结果表明,vd可显著影响TFCW中脱氮功能微生物的数量与活性,进而影响其氮素转化速率.当vd由1.00降至0.50L/min时,填料层中逐渐形成较为严格的限氧环境,有利于短程硝化的稳定和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进而有助于CANON反应体系在TFCW中形成.而当vd小于0.50L/min时,填料层中溶解氧相对不足,好氧氨氧化菌活性受到抑制,数量随之减少,CANON作用的强化效果有限,系统脱氮性能受到影响.当vd为0.50L/min时,TFCW中的CANON作用可得到最大限度的强化,系统脱氮性能达到最佳,其TN和NH4+-N的去除负荷分别为(116.79±13.16)和(102.75±4.35) mg/(L·d).对vd的合理设置可实现TFCW中CANON作用的强化,有利于CANON型人工湿地的构建.  相似文献   
50.
氮、硫输入对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氮、硫输入对闽江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H_4Cl(N1)、NH_4NO_3(N3)、K_2SO_4(S)和NH_4Cl+K_2SO_4(NS1)处理显著促进了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p0.05),较对照分别提高了76.57%、60.09%、83.20%和52.59%,并且不同处理下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均表现为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递减.氮、硫输入在不同时间对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不尽一致,在前6 d各处理的促进作用最明显.湿地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在不同处理下均表现为随培养时间逐渐增加,其增长速率在培养初始阶段较快,而后逐渐减慢;不同培养时间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在N1、N3、S和NS1处理下与对照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短期培养结束后,N3、NS1处理显著增加了湿地土壤DOC含量(p0.05);N1、N3、NS1和NH_4NO_3+K_2SO_4(NS3)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土壤NH_4~+-N含量(p0.05);KNO_3(N2)、N3、NS2和NS3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土壤NO_3~--N含量(p0.05);S、NS1、NS2和NS3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土壤SO_4~(2-)含量(p0.05).不同处理下湿地土壤Cl-、pH、EC具有微弱的波动变化特征,但在不同处理组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DOC、NH_4~+-N和SO_4~(2-)是氮、硫输入处理下影响闽江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