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3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201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41.
黄河三角洲翅碱篷湿地硫化氢和羰基硫排放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观测了生长季(5~10月)黄河三角洲翅碱篷湿地H2S和COS的释放动态.结果表明,H2S、COS的排放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日变化规律,在生长季,黄河三角洲翅碱篷湿地是H2S和COS的释放源,其中H2S的平均释放通量为4.97μg·(m2·h)-1,COS的平均释放通量为0.92μg·(m2·h)-1.在探讨的环境因子中,不同环境因子对翅碱篷湿地H2S和COS释放通量的影响不同,其中土壤SO2-4含量是影响H2S释放通量的主要因素,土壤含水量是影响COS释放通量的主要因素.含硫气体的排放可能还受到其它因素如植物、潮汐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2.
为研究氮负荷不断增强情况下黄河口湿地磷的生物循环状况,选择黄河入海口北部滨岸高潮滩的碱蓬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原位氮(N)输入模拟试验,研究不同氮输入梯度[N0(对照处理),6.0 g/(m2·a);N1(低氮处理),9.0 g/(m2·a);N2(中氮处理),12.0 g/(m2·a);N3(高氮处理),18.0 g/(m2·a)]下生长季碱蓬湿地植物-土壤系统中w(TP)分布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外源氮输入对湿地表层(0~10 cm)土壤中w(TP)变化的影响较为明显,N2和N3处理下w(TP)整体高于N0和N1处理.不同氮处理下植物各器官的w(TP)生长初期表现为根>叶>茎,生长旺期和末期表现为叶>根>茎,说明叶是磷的主要累积器官.外源氮输入改变了碱蓬湿地的养分限制状况,随着氮输入量的增加,土壤和植物-土壤系统磷储量、氮供给的增幅远低于植物亚系统,说明氮、磷之间的养分供给存在不同步性.研究显示,在未来黄河口氮养分负荷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碱蓬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极有可能通过加速磷的生物循环来缓解日益加剧的磷养分限制状况,进而使得氮、磷养分之间可能形成正反馈机制,而这将有利于维持湿地系统的稳定与健康.   相似文献   
143.
简述了赤潮发生的原因、危害及发生情况,通过对海洋污染状况的分析,论述了从治理陆源污染源入手,削减氮、磷排放量,防治海洋赤潮的途径及措施。  相似文献   
144.
为了评价氮沉降对我国亚热带河口区淡水感潮沼泽湿地CO_2、CH_4排放通量的影响,在福建闽江口道庆洲淡水感潮短叶茳芏沼泽湿地,设置对照CK[0 g·(m~2·a)~(-1)]及3个梯度的氮沉降处理:N1[24 g·(m~2·a)~(-1)]、N2[48 g·(m~2·a)~(-1)]和N3[96 g·(m~2·a)~(-1)],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短叶茳芏湿地CO_2、CH_4排放通量,并同步观测相关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N1处理CO_2排放通量增加20.30%,N2处理CO_2排放通量减少10.05%,N3处理CO_2排放通量增加4.06%,除了12月的N2、N3处理CO_2排放通量与对照间有显著差异外(P0.05),其它时间各处理间CO_2排放通量差异性不显著(P0.05).(2)与对照相比,N1处理CH_4排放通量提高64.51%,N2处理CH_4排放通量提高30.23%,N3处理CH_4排放通量提高80.57%,但是各处理间CH_4排放通量的差异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CO_2、CH_4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具有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EC、土壤p H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5.
链状亚历山大藻(东海株)对磷营养物质的需求与吸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长江口临近海域富营养化特征,设计实验研究了链状亚历山大藻(东海株ACDH)生长的最适N/P、对PO4-P的吸收能力,以及对有机磷营养物质的利用能力,分析了ACDH藻株对P营养物质的需求和吸收策略.结果表明,ACDH藻株生长的最适N/P在9~11,其生长需要相对较多的P.ACDH藻株对PO4-P的最大吸收速率(Vm)和半饱和常数(Ks)分别为0.23 pmol/cell·h和0.92 μmol/L,能够吸收较低浓度的PO4-P,但与该海域典型赤潮藻种中肋骨条藻相比,对低浓度PO4-P的竞争不占优势.ACDH藻株在PO4-P限制下具有强烈的碱性磷酸酶表达,有可能通过碱性磷酸酶利用有机磷营养物质,这在其赤潮的形成中应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6.
中国北黄海发生的两次海洋褐胞藻赤潮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1993年8月中旬和1995年8月中旬,中国北黄海近岸各发生一次海洋褐胞藻赤潮。调查结果为海洋褐胞藻的生物量为(1.7-11.7)×10^8个/m^3,浮游植物群落生物量范围为(2.5-15.4)×10^8/m^3。赤潮海区的表层水温25.8℃,盐度12-17.6,pH8.5-8.6,透明度1.5-1.6m。大量富含营养物质的陆源淡水入海,可能是这一海区海洋褐胞藻赤潮的主要起因。  相似文献   
147.
江蓠对赤潮消亡及主要水质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跟踪监测八尺门海区赤潮的消亡过程并在室内和海区进行实验,研究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对赤潮的消亡和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蓠可以加速中肋骨条藻赤潮的消亡,避免赤潮消亡后水体出现缺氧状态,减轻赤潮对环境的损害。采用室内模拟的办法,可以了解海区赤潮的发展趋势及赤潮消亡过程中溶解氧的浓度变化情况,为控制赤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8.
不同类型海岸的溢油清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和需求的不均衡性,促进了海上石油工业和石油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增加了溢油事故的几率.海上溢油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溢油污染对海洋环境、生态、资源、经济及人类生产生活等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海岸溢油污染清理实践表明,正确的溢油清理方案的制定应综合考虑海岸的敏感性指数、溢油的类型、清理方法可能带来的危害以及支际可操作程度等.对包括盐沼地海岸和红树林海岸,沉积海岸,以及岩石海岸三类典型海岸的国内外现有海岸溢油污染清理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综述,以期为我国的海岸带管理和溢油应急计划的制订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9.
A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treatments differing in nitrogen supply (0, 5 and 15 g N/m2) and CO2 levels (350 and 700 μmol/mol) using OTC (open top chamber) equipment to investigate the biomass of 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 and soil active carbon contents after two yea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levated CO2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the biomass of C. angustifolia and the magnitude of response varied with each growth period. Elevated CO2 concentration has increased aboveground biomass by 16.7% and 17.6% during the jointing and heading periods and only 3.5% and 9.4% during dough and maturity periods. The increases in belowground biomass due to CO2 elevation was 26.5%, 34.0% and 28.7% during the heading, dough and maturity periods, respectively. The responses of biomass to enhanced CO2 concentrations are differed in N levels. Both the increase of aboveground biomass and belowground biomass were greater under high level of N supply (15 g N/m2). Elevated CO2 concentration also increased the allocation of biomass and carbon in root. Under elevated CO2 concentration, the average values of active carbon tended to increase. The increases of soil active soil contents followed the sequence of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10.6%) >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7.5%) > labile oxidable carbon (6.6%) > carbohydrate carbon (4.1%). Stepwise regressions indicate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soil active carbon contents and plant biomass. Particularly,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labile oxidable carbon and carbohydrate carbon were found to be correlated with belowground biomass, while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has correlation with aboveground biomass. Therefore, increased biomass was regarded a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the increase in soil active organic carbon under elevated CO2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150.
赤潮藻类的适应与竞争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赤潮藻类的生活策略与赤潮发生的机理紧密相关。在漫长的自然进化过程中,赤潮藻类发展出一系列独特的生活策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赤潮藻类可以在不良环境下形成孢囊以度过寒冷的冬季或者营养缺乏时期并在条件合适时萌发。甲藻可以通过主动迁移或者产生粘液的行为来适应水流和光照,甚至有时能够改变藻细胞周围的微环境。赤潮藻类采用多种营养方式如自养、异养或混养进行生长和繁殖,这对我们就赤潮与富营养化的关系的研究带来了全新的理解。赤潮藻类与其他生物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某些蓝绿藻可以与细菌或病毒共生,而有毒藻类也许可以通过抑制捕食或者植化相克为自身获利。最后,我们提出了赤潮藻类的形态结构上的不同也许可以解释某些生态策略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