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34篇
  免费   1162篇
  国内免费   2233篇
安全科学   2583篇
废物处理   260篇
环保管理   2006篇
综合类   5891篇
基础理论   1439篇
环境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908篇
评价与监测   835篇
社会与环境   716篇
灾害及防治   675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481篇
  2021年   541篇
  2020年   512篇
  2019年   505篇
  2018年   413篇
  2017年   525篇
  2016年   626篇
  2015年   612篇
  2014年   671篇
  2013年   865篇
  2012年   948篇
  2011年   1060篇
  2010年   688篇
  2009年   712篇
  2008年   611篇
  2007年   792篇
  2006年   679篇
  2005年   533篇
  2004年   415篇
  2003年   401篇
  2002年   338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10篇
  1972年   19篇
  1971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隶属度法和试行评价法对柳杨河两个断面及整个河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隶属度法不但可以确定某项污染物是污染等级,还能计算出超标倍数,对试行分析法进行了补充和订正,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同时分析了断面和水体污染原因,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82.
对矸石土样及植被材料进行采样测定,研究分析矸石的供肥能力、微量有毒元素含量、矿区植物中微量有毒元素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对Cu、As元素吸收能力大于其它植物;荠菜(Capsella bursapastrois)对Zn元素的吸收能力较其他植物强;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对Cr元素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依据矸石废弃地立地类型特点,矸石废弃地人工植被景观恢复过程中应选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作为先锋树种,宜优先选用刺槐×沙棘×荠菜(Robinia pseudoacacia×Hippophae rhamnoides×Capsella)、刺槐×沙棘×狗尾草(Robinia pseudoacacia×Hippophae rhamnoides×Setariaviridis)、臭椿×沙棘×狗尾草(Ailanthusaltissima×Hippophae rhamnoides×Setaria viridis)群落与刺槐林、臭椿林配植模式。运用生态恢复的方法对矸石废弃地进行人工植被景观恢复与重建,恢复其受损伤的生态系统,这对矸石废弃地植被恢复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
浙江省县级单元建成区用地绩效评价及其地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评价浙江省县级单元建成区用地的绩效,并探讨其地域差异,论文采用AHP法、空间分析法,得到研究结果为:构建了基于经济、效益、效率和公平四个维度的土地绩效评价框架;经济绩效与效率绩效呈现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效益绩效与公平绩效的空间分布趋于离散;综合绩效呈现四种不同的空间模式;用地协调度并不与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由此得出结论:由于城市的规模报酬递增和工业化水平提高,子绩效中经济绩效与效率绩效呈现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而效益绩效与公平绩效则体现出相反的两极分化特征;在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梯度转移、辐射效应、周边地区的功能承接等机制影响下,H-H绩效和L-L绩效呈显著的空间集聚形态;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土地利用协调性,而欠发达地区的土地利用低水平自组织优化机制也可能具有较高的协调度。  相似文献   
84.
中国人为源颗粒物排放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张楚莹  王书肖  赵瑜  郝吉明 《环境科学》2009,30(7):1881-1887
利用排放因子法,基于电力、工业、民用、交通等部门的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建立了2000年和2005年中国分省、分部门、分粒径的颗粒物(PM)排放清单.利用情景分析法,基于能源预测,分析了在不同颗粒物控制方案下2010~2030年中国颗粒物的排放趋势.结果表明,我国2005年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的排放量分别是29.98、15.30和9.79 Mt, 2000~2005年间的排放增长率分别是3.4%、4.7%和5.4%.在现有政策情景下,我国2030年TSP和PM2.5的排放量分别是23.06和10.59 Mt,工业锅炉成为最大的颗粒物排放源.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30年可在基准情景基础上TSP和PM2.5分别减排15%和16%;通过增大执法力度,2015年可再减排25%的TSP和10%的PM2.5排放,之后通过加严排放标准,推广高效除尘装置的应用,2030年TSP和PM2.5可再减排21%和19%,其排放量分别达到13.81和6.88 Mt.颗粒物的综合控制措施应覆盖电厂、工业、民用等各个领域,从提高能效、保证执法、强化政策3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5.
陇中黄土丘陵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环境经济成本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陇中黄土丘陵地区经济贫困、环境脆弱、生活能源短缺,生物质过量消费成为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驱动因素。论文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并建立计量模型,基于替代性分析估算了不同用能结构情景下的环境经济成本。结果表明,现状户均生活能源消费2 112.44kgce/a,人均428.59kgce/a,用能水平较低。目前农户消费能源选择的主要依据是能源的现金支出和可获得性。与农户现状用能结构相比较,4种替代结构的能源消费总成本、环境成本、经济成本及现金支出差异较大。利用沼气和太阳能的结构各项成本低,应是今后农村能源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86.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在土地利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当前LUCC研究中存在的数据间多重相关性和样本量不足的问题,论文将一种新型的多元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引入到研究中。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上述缺陷,并能实现多种数据分析方法的综合应用。为检验方法的功能及实用性,论文以苏锡常地区为例,对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回归是进行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工具,在地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7.
探求铅的工业流动规律,寻求环境管理的理论依据.在构建铅酸电池生命周期铅流图基础上,建立了铅酸电池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获得了铅的工业流动基本规律.结果表明,提高铅的生态效率,有助于铅矿资源保护和环境改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保持较高的铅循环率、较低的铅排放率.提出了铅流状况的评价指标.分析了中国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流动.通过与瑞典某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流动进行对比,发现由于中国铅的循环率低下、铅的排放率偏高、铅酸电池年产量持续增长等,造成了中国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生态效率十分低下.结合中国铅业实况,分析了铅的循环率低下和铅的排放率偏高的成因,提出了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88.
Natural organic matter (NOM) is found in all surface, ground and soil waters. During recent decades, reports worldwide show a continuing increase in the color and NOM of the surface water, which has an adverse affect on drinking water purification. For several practical and hygienic reasons, the presence of NOM is undesirable in drinking water. Various technologie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NOM removal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success. The properties and amount of NOM, however,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process efficiency. In order to improve and optimise these processes, the characteris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NOM at different purification and treatment processes stages is important.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predict the reactivity of NOM or its fractions in different steps of the treatment. Methods used in the characterisation of NOM include resin adsorption,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SE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pectroscopy,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The amount of NOM in water has been predicted with parameters including UV-Vis,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and specific UV-absorbance (SUVA). Recently, methods by which NOM structures can be more precisely determined have been developed;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Py-GC-MS), multidimensional NMR techniques, and 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ry (FTICR-MS). The present review focuses on the methods used for characteris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NOM in relation to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89.
The 25 road-deposited sediments were collected from five different land-use zones (industrial, residential, commercial, park, and countryside) in Hangzhou, China. The concentrations of metals (Cd, Co, Cr, Cu, Fe, Mn, Ni, Pb, and Zn) in these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using the ICP-AES after digestion with the mixture of HNO3-HF-HCl (aqua regia), and chemically fractionated using the modified BCR (the European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The highest metal concentration level was detected in the sample from industrial zone and commercial zone having heavy traffic. While the lowest metal level was noted in the street dust sample from residential zone, park, and countryside zone. The mobility sequence based on the sum of the BCR sequential extraction stages was: Zn (80.28%), Pb (78.68%), Cd (77.66%) > Cu (73.34%) > Mn (67.92%) > Co (41.66%) > Ni (30.36%) > Cr (21.56%), Fe (20.86%).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ere applied to the data matrix to evaluate the analytical results and to identify the possible pollution sources of metals.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se areas were mainly contaminated by three sources, namely lithology, traffic, and industry.  相似文献   
90.
N263溶剂萃取分析环境样品中微量放射性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锦海  周天豹  李金全 《环境科学》1991,12(6):67-68,71
本文用阴离子交换剂N_(263)作为钍的萃取剂,使待测样品中的钍与铀、镭、铁、稀土等杂质元素分离,并对萃取与反萃取,干扰离子,回收率等因素进行了研究.拟定了硝酸体系萃取,盐酸反萃取,偶氮胂Ⅲ比色测定的分析方法,同时测定了土壤、植物、煤及水样中钍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