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10篇 |
免费 | 301篇 |
国内免费 | 50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62篇 |
废物处理 | 61篇 |
环保管理 | 954篇 |
综合类 | 960篇 |
基础理论 | 436篇 |
污染及防治 | 338篇 |
评价与监测 | 171篇 |
社会与环境 | 104篇 |
灾害及防治 | 1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76篇 |
2021年 | 108篇 |
2020年 | 111篇 |
2019年 | 119篇 |
2018年 | 73篇 |
2017年 | 114篇 |
2016年 | 144篇 |
2015年 | 137篇 |
2014年 | 162篇 |
2013年 | 182篇 |
2012年 | 181篇 |
2011年 | 224篇 |
2010年 | 139篇 |
2009年 | 203篇 |
2008年 | 151篇 |
2007年 | 203篇 |
2006年 | 154篇 |
2005年 | 132篇 |
2004年 | 107篇 |
2003年 | 108篇 |
2002年 | 92篇 |
2001年 | 77篇 |
2000年 | 98篇 |
1999年 | 77篇 |
1998年 | 63篇 |
1997年 | 54篇 |
1996年 | 55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19篇 |
1978年 | 13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3篇 |
197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三唑磷农药废水厌氧处理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厌氧流化率工艺处理在唑磷农药废水,必须降低原水中NH3-N含量,调整营养比例,当COD:N:P=(180~200):5:1时,在中温厌氧消化条件下,COD含量可从4170mg/l,去除率约50%,沼气产率达到0.256m^3/m^3.d。因此,把厌氧处理作为好氧处理的预处理单元,能确保整个处理系统出水达标。 相似文献
82.
借助居住区热时间常数和地表热时间常数计算城市局地气温变化,给出的数学模型简单实用,但考虑了多项城市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实测值与预测值吻合较好。对部分城市参数作了敏感性分析,初步揭示了各参数变化对城市居住区气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84.
85.
为深入了解保定市空气质量状况,揭示保定市空气污染变化趋势、多尺度变化特征和突变特性,综合利用Morlet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对保定市2013~2019年秋冬季PM10、PM2.5、SO2、NO2、CO和O3-8h 6种常规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和秋冬季污染特征逐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O3-8h外保定市其它各污染物年均浓度逐年下降,全年重度污染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从31%下降到6.6%,整体呈好转趋势,但2013~2019年秋冬季重度污染天数占全年重度污染天数的81%~97%,秋冬季污染依然需要重视;小波分析结果显示,保定市秋冬季各污染物浓度存在显著的周期性变化,周期震荡主要在20d准双周、50~90d左右的季节内震荡和90~110d的季节震荡3个时间尺度范围,污染物浓度存在的低频震荡与大气中存在的低频震荡密切相关;历年各污染物污染最严重的月份多集中在12月、1月和2月,主要与污染源排放强度和相对静稳的大气条件有关;各污染物污染序列突变点多集中于10月和3月;2019~2020年秋冬季NO2呈极显著的下降趋势,且突变点较往年提前1个月,这与疫情期间车辆排放大幅降低有直接关系;SO2和CO在2013~2014年和2015~2016年秋冬季的突变点时间相近,这可能与冬季居民取暖散煤的不完全燃烧有关,2015年后保定实施了煤改气、煤改电,劣质散煤专项治理等措施后,2种污染物突变点时间存在差异,说明清洁取暖措施对降低SO2浓度,改善空气质量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6.
We have studied the integrated model of reaction rate equations with thermal energy balance in aerobic bioreactor for food waste decomposition and showed that the integrated model has the capability both of monitoring microbial activity in real time and of analyzing biodegradation kinetics and thermal-hydrodynamic properties. On the other hand, concerning microbial metabolism, it was known that balancing catabolic reactions with anabolic reactions in terms of energy and electron flow provides stoichiometric metabolic reactions and enables the estimation of microbial biomass yield (stoichiometric reaction model). We have studied a method for estimating real-time microbial biomass yield in the bioreactor during food waste decomposition by combining the integrated model with the stoichiometric reaction model. As a result, it was found that the time course of microbial biomass yield in the bioreactor during decomposition can be evaluated using the operational data of the bioreactor (weight of input food waste and bed temperature) by the combined model. The combined model can be applied to manage a food waste decomposition not only for controlling system operation to keep microbial activity stable, but also for producing value–added products such as compost on optimum condition. 相似文献
87.
DING Wei GAO Ying-xin YANG Min DING Ran ZHANG Yu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07,19(10):1178-1182
High strength refractory organic stream is produced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2-phenylamino-3-methyl-6-di-n-butylaminofluoran (One Dye Black 2, abbr. ODB 2), a novel heat-sensitive material with a promising market. In this study, a combination of acidificationprecipitation, primary biological treatment, Fenton's oxidation and another biological treatment was successfully used for the removal of COD from 18000-25000 mg/L to below 200 mg/L from the ODB 2 production wastewater in a pilot experiment. A COD removal of 70%-80% was achieved by acidification-precipitation under a pH of 2.5-3.0. The first step biodegradafion permitted an average COD removal of 70% under an hydraulic residence time (HRT) of 30 h. By batch tests,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Fenton's oxidation were acquired as: Fe^2+ dose 6.0 mmol/L; H2O2 dose 3000 mg/L; and reaction time 6 h. The second step biological treatment could ensure an effluent COD below 200 mg/L under an HRT of 10 h following the Fenton's treatment. 相似文献
88.
锦屏地区的地质研究程度较低,部分地层时代争议较大,玄武岩、花岗岩的性质、物质来源和构造环境等尚未深入研究。为了切实评价区域稳定性,基础地质研究十分重要。通过同位素年代学和孢粉分析,改盐塘组时代由中三叠世为早二叠世,皮罗渡桥西黑色砂页岩层为晚三叠世;稀土元素、过渡元素、微量元素和岩石化学分析表明,在金一箐断裂东西两侧分布的玄武岩为上地幔来源、不同于陆海环境的大陆裂谷喷发产物,花岗岩的分异和重熔程度不同,代表造山期挤压向造山期后拉张环境转化。上述结论为该区构造发展演化和区域稳定性评价、矿产资源寻找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9.
中国东部春季一次强冷锋活动空气污染输送过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利用CMAQ(4.7.1)和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结合长岛和洪泽湖站点污染物观测数据,对2011年3月31日—4月3日影响我国东北部地区的一次典型强冷锋天气空气污染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验证表明模式能较好地模拟此次强冷锋过程. 由结果可知,此次强冷锋前后污染物浓度呈先升后降又上升的现象. 在冷锋移动过程中,锋前出现一条高浓度污染带,锋面将污染物抬升至800~500 hPa的高度,使污染物在对流层中层快速向西太平洋传输;冷锋对当地污染物的去除不仅有水平方向的推动作用,还会使污染物向高空输送. 锋面过后污染物浓度急剧降低,冷锋对长岛站点SO2、O3、NOx、PM2.5的清除率分别为90.87%、34.10%、50.56%、72.69%,对洪泽湖站点则分别为82.53%、50.45%、65.11%、36.80%. 锋面过去1~2 d后,高压控制天气形势下污染物再次开始积累、浓度回升. 冷锋前后污染物形成一个“积累—锋前抬升—高空平流输送—锋后大风清除—积累”的循环. 相似文献
90.
生活垃圾填埋过程含水率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分析垃圾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降解过程中含水率变化的规律,采用时域反射测量(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TDR)技术监测了垃圾填埋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填埋过程中垃圾体积含水率随时间逐渐增大,垃圾持水性能不断提高.好氧初期垃圾内水量变化与含水率变化正相关,好氧后期则为负相关;厌氧填埋过程中,垃圾沉降压缩是含水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垃圾TDR读数与基于物质衡算的垃圾体积含水率计算值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好氧填埋过程两者最大偏差约为±5%,厌氧填埋过程两者最大偏差约为±2%,TDR技术适用于实际填埋工程的含水率测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