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1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353篇
安全科学   556篇
废物处理   74篇
环保管理   105篇
综合类   885篇
基础理论   108篇
污染及防治   128篇
评价与监测   110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5个非煤企业,对5个非煤企业的508例粉尘作业人员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对20例工程技术人员及粉尘监测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粉尘作业人员对粉尘危害预防的了解情况的正答率为84.62%,其中听过企业讲授粉尘危害及预防知识的比例为79.35%,知道工作环境中有人检测粉尘浓度的比例为77.42%。结论是非煤企业对生产性粉尘危害及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低;粉尘作业人员对粉尘危害及基本防尘措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对国家相关法规认识程度较低;粉尘浓度监测可能存在漏洞。  相似文献   
292.
粉尘是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成分之一,对大气能量平衡起着关键作用。一般来讲,黄土高原(LP)粉尘主要来源于北方沙漠区,但有关中国东部及其周边地区粉尘来源的争论仍在继续。为此,本文对比分析了亚洲主要粉尘源区如中亚(CA)和中蒙(CM)粉尘循环对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的响应,探讨了CA和CM粉尘排放对下游的贡献。利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NCAR)最新发布的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 1.0),进行了改变青藏高原海拔高度为现在10%,20%,30%?…100%的9个数值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中亚和中蒙干旱区冬季降水均线性减弱,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阻塞西风环流使其减弱从而引起中亚粉尘释放减弱;而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引起亚洲冬季风加强,促使中蒙粉尘释放加强,与中亚相反。模拟结果与地质记录对比进一步证实了中蒙粉尘源区对黄土高原、中国东部及临近区域粉尘沉降的贡献。  相似文献   
293.
西安市街道灰尘磁化率特征及其污染指示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磁学参数作为环境重金属污染的一项指标,对西安市街道灰尘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和测定.结果显示,磁化率可以反映西安市的整体污染水平.街道灰尘磁化率值较高、频率磁化率较低,二者呈显著负相关,表明街道灰尘磁性增强源于人类活动影响.磁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表明,受电厂影响的样品主要含磁铁矿,而污染源较复杂的样品则含有磁赤铁矿、赤铁矿以及少量铁单质.磁化率与交通污染导致的Pb、Ba等元素及冶金行业带来的Cu、Cr等元素间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西安市主要污染物来自交通污染及冶金行业排放.在局部范围内,磁化率与元素的相关性随元素种类的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差异,表明不同区域内导致磁化率升高的人为活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94.
烟气除尘脱硫一体化产物氧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石灰湿法烟气除尘脱硫一体化的工艺过程,通过工程试验并结合实验室小型试验,重点探讨石灰湿法烟气除尘脱硫一体化条件,脱硫产物亚硫酸盐的氧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95.
Coal dust explosion occurs easily in the coal chemical industry. To ensure safety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NaY zeolite was used as carrier modified with Fe ions and combined with ammonium polyphosphate (APP) to prepare a novel composite suppressant for coal dust explosion. The explosion suppression performance of novel APP/NaY–Fe suppressant was investigated by flame propagation inhibition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e ion modifi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xplosion suppression performance. By increasing content, the explosion suppression performance of the explosion suppressant increases. The maximum explosion pressure Pmax of coal dust drops to 0.13 MPa when 50 wt% explosion suppressants were added, and the coal dust explosion cannot continue to expand. Complete suppression of explosion could be achieved by adding 66 wt% explosion suppressants. Combined with XRD, SEM and TG results, the explosion suppression mechanism was proposed. The novel explosion suppressant has high thermal stability, good dispersity and its explosion suppression components distribute uniformly. It shows good explosion suppression performance by the synergistic effect among explosion-suppression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296.
青岛近海不同污染过程下大气颗粒态氮磷浓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袁刚  祁建华  丁雪 《环境科学》2021,42(3):1280-1297
2018年3月~2019年10月在青岛近海连续采集了大气气溶胶样品,测定出样品中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无机磷(DIP)、溶解态总氮(DTN)、溶解态总磷(DTP)、总氮(TN)和总磷(TP)的浓度分别为(7.13±6.59)μg·m-3、(17.42±9.88)ng·m-3、(8.34±7.03)μg·m-3、(25.59±13.67)ng·m-3、(10.68±10.59)μg·m-3和(76.34±51.79)ng·m-3.结果表明,受排放源强度、气团来源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影响,采样期间气溶胶中不同形态氮磷浓度变化范围较大,DIN、DTN和TN呈现秋季浓度最高,春季和冬季次之,夏季浓度最低的季节变化特征;DIP、DTP浓度与氮组分具有相似的季节变化,表现为秋季高,夏季低,而TP浓度在春季最高,夏季最低.霾天气溶胶中不同形态氮磷浓度较晴天对照天均显著增加,DIN、DTN和TN较对照天分别提高了4.3、3.8和4.5倍,而DIP、DTP和TP较对照天分别提高了1.9、1.9和1.2倍,但不同时期霾天样品的氮组分浓度增长幅度相差较大,其中采暖期与非采暖期霾天气溶胶中DIN/DTN的值分别为(92.65±4.09)%和(80.52±8.42)%,较对照天分别提高了8.87%和4.83%;而采暖期与非采暖期霾天气溶胶中DTN/TN值分别为(73.41±12.18)%和(80.36±4.72)%,较对照天分别降低了13.35%和5.92%.霾天气溶胶中DIP占DTP的比重较对照天仅提高了1.47%,但变化较为复杂,随霾天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受气团来源、相对湿度和大气酸化过程等因素影响,气溶胶中DTP/TP的值较对照天提高了10.58%.受沙尘事件影响的气溶胶中DIN、DTN和TN的浓度较对照天分别提高了2.5、2.6和2.6倍,DIP、DTP和TP的浓度较对照天分别提高了4.0、2.8和7.2倍.  相似文献   
297.
为了有效治理安家岭煤矿输煤系统中卸载破碎区域的粉尘污染,提出卸载坑外围设置柔性抑尘网及坑口处设置气动喷雾的防尘方案。采用现场测试与三维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卸载坑粉尘逸散规律。通过对卸载坑气动喷雾的雾化效果和设置抑尘网后的风速分布的数值模拟,分析该方案的除尘机理,并通过在安家岭煤矿的现场试验,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坑口处的气动喷雾能有效抑制坑内粉尘飞扬,外围设置的柔性抑尘网能有效控制坑口处的风速,防止粉尘受外界气流影响,有效降低粉尘污染浓度,其降尘效率达到90%以上,该综合除尘方案为输煤系统卸载破碎区域的粉尘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8.
为了探讨两性-阴离子湿润剂复配剂对硫化矿尘的润湿性能,通过毛细管正向渗透实验法,研究椰油酰胺基丙基甜菜碱(CAB)、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单体湿润剂的润湿性能;利用静滴法,测量各单体与矿石的接触角。单体实验结果表明两性离子湿润剂中BS-12、阴离子湿润剂中LAS的润湿性能相对较好。选用这两种试剂进行复配实验,结果表明:浸润深度大于20 mm,复配剂比单质湿润剂润湿性能好;最佳复  相似文献   
299.
北京大气降尘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市六环内均匀布点采集了城市核心区、城市扩展区、近郊区的大气降尘.对降尘中14种稀土元素(Y、Pm除外)以及Cr、Co、Mo、Cd、Pb等5种重金属元素的化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判别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阐释了影响各区域空间变异的主要元素.最后利用三角图解法揭示空间差异的成因.结果表明,各元素含量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阶梯变化,Cr、Mo、Cd、Pb含量沿城市核心区向近郊区方向呈递减趋势,Co与14种稀土元素含量的梯度变化特征则恰好相反,由市中心向外围郊区呈递增趋势.轻稀土富集程度表现为城市核心区>城市扩展区>近郊区,Eu亏损程度相反.Mo、Co、Pb元素可用来表征区域降尘的空间差异(68.2%).LaCeSm三角图解表明北京降尘主要来源于壳源物质.PbCoMo和CrCoMo三角图解可以很好地解释不同污染源贡献程度的差别是造成降尘中微量元素在空间尺度上的差异的原因.近郊区降尘受到土壤扬尘、燃煤的影响较大.城市核心区降尘主要受到交通排放的影响.城市扩展区处于过渡带,降尘受到交通、燃煤、土壤扬尘等的影响作用居中.  相似文献   
300.
哈尔滨市沙尘期大气颗粒物物化特征及传输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沙尘期大气颗粒物的物化特征及传输途径,分别采集TSP、PM10和PM2.5样品,分析3种颗粒物的分布特征、浓度变化以及离子和无机元素组成,同时利用HYSPLIT逆轨迹模式对沙尘颗粒的远距离输送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沙尘期,PM10~100是颗粒物的主要组成,占TSP的50%~57%,PM2.5/TSP和PM10/TSP分别达最低值0.17和0.43;在TSP和PM10中,Na、Si、Al、Ca、Fe、K、Mg浓度变化较为明显,在沙尘期是非沙尘期的2~3倍,在TSP中的最高浓度分别为7.28、1.98、19.89、25.82、18.77、4.68和6.49μg/m3,以土壤尘和扬尘为主;TSP中Ca2+、K+、Mg2+在沙尘期的浓度是非沙尘期的2~3倍,最高达22.23、2.04和1.68μg/m3,主要来自土壤、尘埃,与沙尘有相似的来源;逆轨迹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沙尘事件由外来沙尘输入导致,其传输途径比较明显,起始位置为内蒙古的西北部和中部地区,沿途向南经过山西,后转为东北方向,经过河北、天津、辽宁、吉林等省份,最后输送到哈尔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