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353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156篇
综合类   850篇
基础理论   147篇
污染及防治   121篇
评价与监测   130篇
社会与环境   63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Stormwater runoff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source of pollution for the environment, especially for receiving waters. In order to quantify and manage the impacts of stormwater runoff on the environment, predictive models and mathematical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Predictive tools such as regression mode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to predict stormwater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Storm event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ntecedent dry days (ADD), have been related to response variables, such as pollutant loads and concentrations. However it has been a controversial issue among many studies to consider ADD as an important variable in predicting stormwater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accuracy of general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in predicting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roadway runoff. A total of 17 storm events were monitored in two highway segments, located in Gwangju, Korea. Data from the monitoring were used to calibrate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s 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 (SWMM). The calibrated SWMM was simulated for 55 storm events, and the results of total suspended solid (TSS) discharge loads and event mean concentrations (EMC) were extracted. From these data,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were developed. R2 and p-values of the regression of ADD for both TSS loads and EMC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pollutant loads were better predicted than pollutant EMC in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s. Regression may not provide the true effect of site-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due to uncertainty in the data.  相似文献   
62.
再悬浮过程中河流底泥PAHs的迁移与释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晓慧  毕春娟  韩景超 《环境科学》2014,35(6):2185-2192
利用再悬浮模拟(particle entrainment simulator,PES)装置模拟了河流底泥在受到上层扰动力后的再悬浮过程.结果表明,沉积物性质如粒径组成及PAHs含量对沉积物再悬浮过程中PAHs的释放影响显著.再悬浮过程中上覆水体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solids,TSS)含量与颗粒态PAHs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切应力对再悬浮过程中PAHs释放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单位体积的颗粒态PAHs随切应力增大而增大;另一方面,悬浮颗粒上PAHs的富集效应随切应力增大而减弱,是由于切应力强烈导致吸附作用弱的大颗粒进入水体.上覆水体中的PAHs总量在一段时间上升后于120 min或240min趋于稳定,而颗粒态与溶解态之间具有良好响应.高低环PAHs释放行为差异显著,由于中高环PAHs的疏水性,上覆水体中检测到的多为3~4环个体.  相似文献   
63.
2008年5月~2011年10月,以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区模拟控制试验,设置对照[0 g·(m2·a)-1]、低氮[5 g·(m2·a)-1]、中氮[10 g·(m2·a)-1]、高氮[20 g·(m2·a)-1]这4个净氮输入量处理,模拟研究了大气氮沉降水平变化对土壤总有机碳(TOC)以及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年际变化及其垂直分布格局的影响,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个别年份外,土壤TOC与DOC含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递减,4 a的连续施氮并未改变土壤TOC与DOC的垂直分布规律,但施氮降低了土壤TOC的垂直变异,增加了土壤DOC的垂直变异;施氮4 a对于草地表层0~20 cm土壤TOC与DOC含量的变化并未表现出显著影响(P>0.05).不同氮输入水平处理0~20 cm土层有机碳密度在3.9~5.6 kg·m-2之间变动,试验前两年不同氮处理0~2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均低于对照或与对照接近,试验后两年,施氮对土壤总有机碳密度逐渐呈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与对照的差异仍不显著(P>0.05);不同处理0~20 cm土层DOC/TOC约为0.32%~1.09%,氮输入增加普遍降低了DOC在整个TOC中所占的比例;草地土壤TOC与DOC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处理草地土壤DOC随时间的变异均远大于TOC,与TOC相比,草地土壤DOC的变化更为迅速,是研究草地土壤碳库对氮沉降变化响应的重要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64.
需求视角的中国能源消费氮氧化物排放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基于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EIO-LCA)模型构建了中国1990—2010年能源消费氮氧化物完全排放矩阵,从需求的角度分析了氮氧化物排放在部门和不同需求间的分布结构,并通过情景模拟深入探讨了最终需求结构变化对氮氧化物排放的综合影响和拉动效应,以期探索中国氮氧化物减排的多元化途径.研究结果显示,1990—2010年中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从878万t上升到2398万t,历年来由工业部门拉动产生的氮氧化物占总量的比重高达70%左右;由最终消费拉动的氮氧化物排放比重逐年下降,资本形成和出口拉动的氮氧化物排放比重逐年上升.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则从47.0 kg·万元-1降至6.0 kg·万元-1,其中,能源和交通部门的排放强度最高.通过情景模拟可以看出,提高最终消费比重,扩大内需有利于氮氧化物总量减排,尤其是对工业部门的减排效果显著.实现氮氧化物总量减排目标,要求在技术进步之外,积极寻求多元减排措施,以强化减排效果,突出能源和交通等重点部门的氮氧化物防治体系建设,并通过扩大内需优化最终需求结构以促进工业部门氮氧化物减排.  相似文献   
65.
目的:调查都匀毛尖茶土壤中总磷的含量;方法:以贵州省都匀市毛尖茶产地--螺丝壳山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酸法消解,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于700 nm波长处测定土壤中总磷含量;结果:都匀螺丝壳山中土壤中总磷含量在177.58 mg·kg-1~353.92 mg·kg-1之间;结论:都匀毛尖茶土壤中的总磷含量在全国基本水平范围以内,总磷含量与土壤的类型、土壤所处海拔高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6.
太湖流域上游平原河网污染物综合衰减系数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善太湖水质需要削减上游河流进入太湖的污染物总量.为了探求太湖流域上游平原河网的自净能力,开展原位实验测定了枯水期高锰酸盐指数、氨氮(NH_4~+-N)、总氮(TN)和总磷(TP)的综合衰减系数,根据河道的水力特征对综合衰减系数进行了修正,并利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对修正前后综合衰减系数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NH_4~+-N、TN和TP的综合衰减系数分别为:0.0296~0.4106、0.0224~0.3564、0.0137~0.3046和0.0555~0.5725 d~(-1).可靠性验证表明高锰酸盐指数、NH_4~+-N、TN和TP综合衰减系数修正前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8.39%、14.40%、11.43%和19.22%,修正后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0.65%、14.34%、11.37%和19.24%.修正前后高锰酸盐指数、NH_4~+-N、TN和TP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20%且变化不显著,表明综合衰减系数的测定结果能够为太湖流域上游平原河网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提供科学参数;也表明枯水期的水力条件对综合衰减系数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高速铁路地面三向振动总值特性,选择成渝高速铁路某路堤段和桥梁段进行了现场地面三向振动测试,分析了振动总值随距离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路堤段和高架桥段计权和未计权振动总值均随距离增加而近似呈负指数衰减,近场衰减快,远场衰减缓慢;路堤段和高架桥段计权振动总值与Z振级随距离的变化规律类似,且近场两者之间的差值较小,当评价高速铁路运营振动的环境影响时,近场可用Z振级近似代替计权振动总值。  相似文献   
68.
三峡水库典型支流磷素赋存形态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2018年三峡水库低水位期(6月)、蓄水期(9月)和高水位期(12月)对库区内的典型一级支流——香溪河与神农溪回水区水质、水动力及环境因子的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三峡水库内的典型支流在水库不同调度期时水体中磷素的存在形态及成因.结果表明,香溪河与神农溪库湾水体总磷(TP)质量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49~0.168m...  相似文献   
69.
贵州汞矿矿区不同位置土壤中总汞和甲基汞污染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7,他引:27  
为了深入理解汞矿矿区土壤中总汞和甲基汞的污染特征,应用AAS、GC-CVAFS方法,分别对贵州万山、务川和滥木厂汞矿矿区不同位置土壤以及对照区土壤中的总汞(THg)和甲基汞(MeHg)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万山汞矿区土壤THg和MeHg含量范围分别为1.1~790 mg·kg-1和0.19~15μg·kg-1,务川汞矿区土壤THg和MeHg含量范围分别为0.33~317mg·kg-1和0.41~20μg·kg-1,滥木厂汞矿区土壤THg和MeHg含量范围分别为0.41~610 mg·kg-1和0.70~8.8μg·kg-1.对照区土壤汞含量明显低于矿区土壤,其THg和MeHg含量范围分别为0.14~1.2 mg·kg-1和0.09~0.23μg·kg-1;对照区土壤THg含量接近或稍高于全球背景土壤THg含量0.01~0.5 mg·kg-1.研究表明,汞矿区稻田土壤具有较强的汞甲基化能力,其MeHg含量明显高于菜地和旱田土壤;万山汞矿区土壤汞污染程度明显高于滥木厂和务川汞矿区土壤汞污染.  相似文献   
70.
微波消解-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和总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苓  张海涛 《化工环保》2007,27(3):285-288
以碱性过硫酸钾溶液为消解液,采用微波消解-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和总磷。在碱性过硫酸钾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浓度为9.6g/L、微波功率为320W、消解管长度为16m的条件下,总氮和总磷的检出限分别为0.040m g/L和0.020mg/L,线性范围分别为0.040~3.500mg/L和0.020~2.500m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和1.0%。微波消解-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应用于河水、湖水、化工废水等实际水样中总氮和总磷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7%~98.1%和97.2%~10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