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2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600篇
安全科学   73篇
废物处理   111篇
环保管理   418篇
综合类   1518篇
基础理论   232篇
污染及防治   192篇
评价与监测   175篇
社会与环境   141篇
灾害及防治   6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3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环境样品监测中总氮低于氨氮的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慧坤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219-220
环境样品监测中常出现的氨氮高于总氮现象,主要由从取样到数据处理过程中7个方面的因素造成,人为只能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得出上述结果,只要达到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要求,分析数据就应当是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32.
过去50年中国森林资源和降水变化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文对过去50年中国森林资源和降水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在大尺度上寻找森林资源与降水变化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为:①建国以来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呈上升趋势;②过去50年全国、林区、非林区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干旱化趋势明显;③对建国后历次森林资源调查(清查)时段内降水差值(以百分数为单位)、森林覆盖率(以相邻两次变化百分数为单位)变化关系的分析表明,二者的统计关系并不显著,即:过去50年我国森林资源的变化对降水没有显著的影响;④森林影响降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该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需进一步实验验证与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33.
采用现场监测,色-质联用分析以及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方法,评价了兰州市交通要道颗粒物的污染状况,分析了颗粒提取物(PE)的有机组成及致突变活性。结果表明,兰州市总悬浮颗粒物(TSP)污染严重。颗粒提取物中含有近100种有机化合物,其中包括致癌性多环芳烃。微核试验显示PE具有致突变活性,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4.
Samples of cloudwater, rainwater and ambient aerosol were collected over Maoer Mountain in the northeast of Guangxi Province in March 1988. The pH value of cloudwater ranged from 3.37 to 6.20 with a mean value of 4.34. SO42- , NO3- , NH4+, Ca2+ and H+ were the principal ionic species of cloudwater. The advance of cold fronts into Maoer Mountain appeared to lead to higher major ionic concentration and acidity than that of warm fronts. The relative acidity and concentration of NO3- of cloudwater were much greater than that of aerosol samples. With the exception of. NO3- and H+, most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SO42- and NH4+ in cloudwater came from the nucleation scavenging of aerosol. Gaseous nitric acid and organic acid from local may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source of cloudwater acidity. Compared with other sites, Maoer Mountain can be as a clean contrast station for studying acidic precipitation in Guangdong and Guangxi provinces.  相似文献   
35.
牙鲆、孔石莼分泌物对混合重金属在牙鲆组织蓄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海水中总有机碳(TOC)浓度、总有机碳种类对混合重金属(Cu Pb、Cu Cd、Cu Pb Cd)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内脏、肌肉、鳃组织蓄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孔石莼分泌物、牙鲆分泌物均能降低Cu、Pb、Cd的生物有效性;当海水TOC种类相同时,随TOC浓度的升高,牙鲆的内脏、肌肉、鳃组织中Cu、Pb、Cd蓄积量均明显下降;当海水TOC浓度相近时,孔石莼分泌物比牙鲆分泌物更能降低牙鲆各组织Cu、Pb、Cd蓄积量.TOC浓度、种类的变化对牙鲆各组织中Cu、Pb、Cd蓄积分配均无影响,各组织重金属蓄积量顺序均为:内脏>鳃>肌肉.  相似文献   
36.
刘雪亭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203-205
通过对8种情况的对比分析,确定影响总氰化物显色的因素,讨论了有效保证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比较了不同处理药剂对猪场废水净化效果,实验表明:化学沉淀法能够较好地去除猪场废水中有机物、磷、重金属、盐分,对氮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投加量为1g.L-1的FeC l3、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明矾在猪场废水中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对总磷、悬浮物、CODCr、Cu离子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MgSO4、Mg(OH)2对废水中溶解性总磷也实现了很好的去除效果,氯化钙、硫酸镁、硅土、聚合硫酸铁对废水中Zn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而明矾对Zn的去除效果与对Cu的去除效果相反。  相似文献   
38.
磷污染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磷资源紧缺是我们即将面对的事实,同时解决这两方面问题的办法就是必须从含磷废水中回收磷。文章叙述从废水中回收磷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并介绍常见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39.
区域环评中大气环境容量估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的研究是实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文章综述了大气污染物区域环境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用于其计算的空气质量模型以及大气环境容量研究的一般步骤.现阶段应用较广泛的大气环境容量的预测模型有A-P值法模型、箱模型、线性优化模型、ADMS模型及多种模型相结合的复合模式等,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现阶段大气环境容量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0.
In this paper the grid data of total ozone mapping spectrograph (TOMS) installed on Nimbus 7 satellite (1978 to 1994) was used an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otal ozone over China was analyzed.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Qinghai Tibet Plateau destroyed the latitudinal distribution of total ozone of China and the low value closed center emerged over Qinghai Tibet Plateau. Long time change trends of seasonal total ozone of Qinghai Tibet Plateau are provided. It shows that the most obvious decrease of total ozone occurs in winter (Jan.), then in summer (Jul.), the relevant slow change occurs in autumn (Oct.) and spring (Ap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