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7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859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82篇
综合类   796篇
基础理论   779篇
污染及防治   283篇
评价与监测   98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41.
东莞石马河流域重金属污染及生态毒性的时空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发光菌毒性测试方法和水样、土壤理化指标分析河水和地下水对发光菌的抑制率时空差异和土壤重金属浓度空间差异及其耦合.结果表明,旱季(2月)的河水重金属污染较严重,超过了地表水Ⅰ类水质量标准,河水R1的抑制率高达38.34%,为中毒,河水重金属浓度和抑制率从上游至下游呈下降趋势,旱季和雨季(6月)的大部分河水对发光菌的抑制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01);雨季的河水抑制率(R11除外)无显著性差异(P>0.05),R11的抑制率为15.56%,显著高于(P<0.05)同期其他水样.不同时期的地下水GW4、GW5和GW6抑制率产生了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01),GW6的抑制率最高(15.88%),为低毒.Zn、Fe、Mn和Ni与抑制率呈正相关关系(P<0.05或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452、0.567、0.726和0.475.河水-地下水交互作用导致了土壤重金属(Cu、Ni和Zn)污染;土壤中Cd的污染程度最高,河水中Fe和Mn浓度最高,地下水中Ni污染最严重.  相似文献   
842.
生物降解三氯乙烯的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氯乙烯(TCE)的大规模使用,已使其成为地表水、地下水中分布最广泛的污染物之一。TCE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对生物的毒作用很强并具有致癌性,引起各国的普遍重视。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生物降解转化TCE的研究及其进展,由于TCE生物降解过程中共代谢物的竞争性抑制和TCE代谢毒性,使TCE的降解受到很大限制,但通过创造和保持适当的环境条件,可TCE降解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43.
研究了离子液体溴化-1-十四烷基-3-甲基咪唑盐([C_(14)mim]Br)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实验设立3个染毒组(2.5、5、10 mg·kg~(-1))和1个对照组,对大鼠经口染毒90 d后,分别考察大鼠的体重、血清生化指标、脏体指数、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大鼠的体重增长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肝脏/体重系数增大,其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和和球蛋白(GLB)水平均明显升高,A/G(ALB/GLB)、血清总蛋白(TP)值则明显下降.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染毒组大鼠的肝脏、肾脏及肺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及病变.研究表明,[C_(14)mim]Br亚慢性染毒对大鼠的肝肾均有损伤,且其毒性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44.
为探明农药混合污染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效应,以斑马鱼仔鱼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氯氰菊酯、咪鲜胺、马拉硫磷和杀螟硫磷等4种农药的联合毒性效应研究。研究表明,氯氰菊酯、马拉硫磷,杀螟硫磷和咪鲜胺对斑马鱼仔鱼的96 h-LC_(50)值分别为0.12、17.88、12.39和1.45 mg·L~(-1)。根据96 h-LC_(50)值采用等毒比(1∶1)进行二元及多元联合毒性试验。二元农药混合污染(氯氰菊酯+马拉硫磷、氯氰菊酯+杀螟硫磷、氯氰菊酯+咪鲜胺和杀螟硫磷+咪鲜胺)对斑马鱼仔鱼联合作用表现协同作用。马拉硫磷+杀螟硫磷对斑马鱼仔鱼联合毒性在24 h时表现为协同作用,在其他不同时间均表现为相加作用。马拉硫磷+咪鲜胺二元农药对斑马鱼仔鱼联合毒性表现为拮抗作用。氯氰菊酯、咪鲜胺、马拉硫磷和杀螟硫磷4种农药的所有三元和四元混合污染对仔鱼联合毒性作用均表现为协同作用。研究表明,在真实的环境中,农药以混合物形式存在可能增加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845.
QSAR计算中的分子连接性指数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戴树桂  张育红 《环境化学》1994,13(3):242-245
本文介绍了分子连接性指数法和原理及各阶指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在QSAR计算中的应用实例,并对特殊连接性指数的用法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46.
磷对铝胁迫下荞麦根际土壤铝形态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培法,以耐铝性明显差异的两个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基因型“江西养麦”(耐性)和“内蒙荞麦”(敏感)为材料,研究铝胁迫下磷对荞麦生长和根际土壤铝形态、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4 g·kg~(-1)铝配施0.2 g·kg~(-1)磷的内蒙和江西荞麦根系生物量分别比不施磷组增加了67.9%和21.2%,磷能显著缓解铝对荞麦根系生长的抑制,提高根系生物量和根冠比.磷铝互作下根际土壤的交换态铝含量显著降低,毒性较小的吸附态羟基铝和络合态铝含量显著增加.根际土壤酶活性变化复杂,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磷质量分数呈正相关,w_p=0.2 g·kg~(-1)对铝胁迫下荞麦根际土壤转化酶活性最有利.说明施磷降低铝胁迫根际土壤的交换态铝含量,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减缓铝毒对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47.
中国环境基准理论与方法学研究进展及主要科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基准是指环境介质中的环境要素对特定保护对象不产生不良或有害效应的最大限值,是环境标准制修订的科学依据。环境基准理论与方法学一直是国际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也是国家环境管理的重大科技需求。本文在总结国际和我国环境基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环境基准的基本概况、理论方法学及重要进展。同时,结合学科特点和环境基准科技需求,综合分析了与环境基准理论方法学密切相关的系列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848.
为评价乙酸铜对银鲳的安全性及毒性效应,采用静水急性暴露实验,研究了8个乙酸铜浓度梯度(0、0.150、0.206、0.282、0.387、0.531、0.729、1.00 mg·L~(-1))对银鲳幼鱼的急性毒性,以肝脏和鳃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以及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活性为指标研究乙酸铜对银鲳幼鱼的毒理作用,并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高浓度乙酸铜会对银鲳幼鱼产生了较大的毒性,48 h和96 h-LC_(50)分别为0.898 mg·L~(-1)、0.264 mg·L~(-1),安全质量浓度为0.026 mg·L~(-1);不同浓度乙酸铜胁迫下银鲳幼鱼组织中的SOD、CAT、GSH-PX和GST活性均表现为低浓度被诱导而高浓度受抑制的规律,与乙酸铜浓度呈抛物线型剂量效应关系,此外,肝脏中4种抗氧化酶活性普遍高于鳃组织。研究发现,乙酸铜胁迫对抗氧化酶的影响,可以反映银鲳幼鱼机体的受损状况,其中SOD可较灵敏地指示早期低浓度的铜污染。  相似文献   
849.
江苏省某化工厂废水设施的进、出水经Daphnia magna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废水在处理前、后均显示毒性。采用毒性鉴别评价(TIE,toxicity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的试验程序,对处理系统的进、出水进行了关键毒物的鉴别和评价。发现进水中存在的关键毒物为金属铜离子,而出水中存在的关键毒物为氨。该厂原废水毒性已基本被去除,毒性去除率为99.93%。因此,在该厂废水处理过程中金属离子尤其是铜离子已基本被去除,而氨在废水处理中的去除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50.
采用电沉积法将活性碳纤维(ACF)修饰于PbO2阳极表面,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电化学工作站等对其进行表征分析与优选.并以优选电极对典型抗生素阿莫西林(AMX)进行电催化降解,同时探究AMX在电催化过程中的降解效果与毒性演变规律.结果表明,ACF以"镶嵌"的方式被修饰于电极表层,且修饰后的电极析氧过电位、电荷传输速率、产·OH速率、稳定性等均有所提高.电催化降解结果显示,经120 min电催化处理,AMX去除率和矿化率分别达到70.69%、58.61%.基因毒理学测试结果表明,AMX毒性水平随电催化降解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转录效应指数TELItotal数值由最初的1.96降至1.72.同时AMX经电催化处理后氧化应激、膜应激与一般应激表达均由强烈转为温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