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6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399篇
安全科学   285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291篇
综合类   1046篇
基础理论   340篇
污染及防治   167篇
评价与监测   83篇
社会与环境   227篇
灾害及防治   7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3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4 毫秒
941.
Planners advocate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BMPs) to reduce loss of sediment and nutrients in agricultural areas. However,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lacks tools that use readily available data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BMPs and their spatial locations and water quality. In rural, humid regions where runoff is associated with saturation-excess processes from variable source areas (VSAs), BMPs are potentially most effective when they are located in areas that produce the majority of the runoff. Thus, two critical elements necessary to predict the water quality impact of BMPs include correct identification of VSAs and accurate predictions of nutrient reduction due to particular BMPs.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BMPs using the Variable Source Loading Function (VSLF) model, which capture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s of VSAs in the landscape. Data from a long-term monitoring campaign on a 164-ha farm in the New York City source watersheds in the Catskills Mountains of New York stat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a range of BMPs. The data spanned an 11-year period over which a suite of BMPs, including a nutrient management plan, riparian buffers, filter strips and fencing, was installed to reduce phosphorus (P) loading. Despite its simplicity, VSLF predict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noff producing areas well. Dissolved P reductions were simulated well by using calibrated reduction factors for various BMPs in the VSLF model. Total P losses decreased only after cattle crossings were installed in the creek.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BMPs, when sited with respect to VSAs, reduce P loss from agricultural watersheds, providing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argeted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942.
工业复合源大气污染长期扩散浓度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复合源大气扩散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改造传统大气污染物长期扩散模型,引入了平滑函数,使相邻扇区的交界处具有连续性,提出了计算精度。对于复合源采用坐标变换的方法,解决不同种类,多源污染物季平均浓度值叠加的难题。  相似文献   
943.
农业干旱灾害关系函数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自然灾害D由孕灾环境(E)、致灾因子(C)和承灾体(S)三大因素共同作用产生,其关系函数为D=f(C,S,E)。农业干旱亦是如此,因此,要深入掌握农业干旱的机理,就必须对农业干旱中的这三大因素进行研究。本文对农业干旱三大因素进行了分析,经过数值简化并应用一定技巧后,提出了量化求解此关系函数的方法。对此关系函数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该方法实质亦为区域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的一种间接方法。有关澜沧江下游  相似文献   
944.
我国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思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是一种新型生态补偿方式。具有目标多元性、定位战略性、机制科学性、等级层次性、政策配套性。与传统生态补偿相比.不仅生态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是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的科学基础,而且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发展空间均衡理论、区域管治理论对其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施生态补偿中,应遵循注重科学、政府主导、规范有序、协商一致等原则构建生态补偿模式,为促进这一新型生态补偿的落实。需要注意:树立大局意识,引领生态补偿;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生态补偿;科学规划先行.落实生态补偿;改革财政预算,提高补偿效果;完善配套政策。协动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945.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uranium in roots and shoots of four plants species differing in their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of roots (CECR) was investigated. After exposure in hydroponics for seven days to 100 μmol U L−1, distribution of uranium in roots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chemical extraction of roots. Higher U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in roots of dicots which showed a higher CECR than monocot species. Chemical extractions indicated that uranium is mostly located in the apoplasm of roots of monocots but that it is predominantly located in the symplasm of roots of dicots. Translocation of U to shoot wa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CECR or distribution of U between symplasm and apoplasm. Distribution of uranium in roots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chemical extraction of roots for all species. Additionally, longitudinal and radial distribution of U in roots of maize and Indian mustard, respectively showing the lowest and the highest translocation, was studied following X-ray fluorescence (XRF) analysis of specific root sections. Chemical analysis and XRF analysis of roots of maize and Indian mustard clearly indicated a higher longitudinal and radial transport of uranium in roots of Indian mustard than in roots of maize, where uranium mostly accumulated in root tips.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even if CECR could partly explain U accumulation in roots, other mechanisms like radial and longitudinal transport are implied in the translocation of U to the shoot.  相似文献   
946.
中国能源效率与其影响因素的动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利用1978-2006年样本数据,首先通过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经济结构、技术进步、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单向动态变化过程及成因;接着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估算出能源效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模型就我国能源效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作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效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体制改革和一些相关政策对能源效率有着深远的影响。从长期均衡关系来看,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正面影响最大,能源价格和一些不可观测变量对能源效率有着促进作用,而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未能对能源效率起推动作用。从各因素对能源效率的贡献百分比来看,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贡献最大,然后依次是经济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947.
我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可以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加快城市化建设等作用。在现实中,我国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不但受到除户籍制度、劳动关系等客观社会基本关系的制约,还受到社会保险关系的制约,各地频繁出现的"退保"等现象,就说明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难。劳动力在不同地区很难实现自由流动,势必产生了不良的后果.直接损害了劳动者的权益,也影响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不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更加加剧社会的不公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社会保险关系的顺利衔接无疑更有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在了解我国目前劳动力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的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制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较为深入地分析了社会保险关系正常流动难的原因,如统筹层次低、转轨成本的未完全消化等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48.
生态退耕对安塞县土地利用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衡量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指标,对安塞县1998-2006年间生态服务功能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根据黄土丘陵沟壑区耕地坡度与水土流失相关关系以及农户调查数据,对安塞县耕地扰动调节、水分调节、水供应、侵蚀控制以及不同坡耕地食物供应能力的生态服务价值指数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安塞县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对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建设措施使得安塞县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扭转,其生态服务功能在1998-2006年间增加了12%,其中缓坡耕地、中坡耕地和陡坡耕地的退出,对安塞县生态服务功能增强的贡献率分别为25%,48%,27%。文章还对生态建设的监督与投资进行了讨论,认为基于实验的生态系统功能监测与评估技术才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基础;生态建设所带来的生态效益的主要获益者是更大空间范围的利益相关者甚至全社会,因此作为社会代表的政府应成为生态建设的主要投资主体。  相似文献   
949.
南京地域人口发展功能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IS技术支持下,以南京市137个乡镇(街道)为基本评价单元,从人居环境约束性和适宜性两方面出发,探讨市域尺度上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研究思路、指标体系构建及研究方法。强调让人居环境适宜性好、资源环境承载力高、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强的地区吸纳更多的人口;而人居环境约束性高、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承担更多的农业生产和生态服务功能,限制人口规模的扩大,以此协调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在综合评价南京市人居环境约束性和适宜性分区基础上,依据二维判别矩阵,将南京市域划分为人口集聚区、人口稳定区、人口培育区、人口疏散区、人口限制区等五大类型区,并针对不同类型区域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以此为市域人口合理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0.
主体功能区域划分是有别于过去任何区划的创新性的工作,目前作为全国及各省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已经全面展开,但涉及具体县域单元的典型实证研究较为薄弱。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中部安徽沿江地区正掀起开发沿江的高潮,迎来快速发展期。以安徽沿江地区无为、和县为实证区域,以乡镇为基本空间单元,以GIS为技术支撑,运用“生态 经济社会支撑力”互斥性矩阵分区方法,将县域开发的功能区划分为优先开发区域、鼓励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引导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5种类型。并根据功能分区的分类结论,确定出县域开发轴线、产业空间布局、生态保护轴线与保护框架。最后,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对确定县域开发轴线和生态保护轴线的思路以及县域功能分区的方法论基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