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183篇 |
免费 | 1588篇 |
国内免费 | 467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974篇 |
废物处理 | 1231篇 |
环保管理 | 3837篇 |
综合类 | 13774篇 |
基础理论 | 1910篇 |
环境理论 | 10篇 |
污染及防治 | 2724篇 |
评价与监测 | 879篇 |
社会与环境 | 1242篇 |
灾害及防治 | 8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6篇 |
2023年 | 427篇 |
2022年 | 656篇 |
2021年 | 829篇 |
2020年 | 859篇 |
2019年 | 650篇 |
2018年 | 547篇 |
2017年 | 774篇 |
2016年 | 907篇 |
2015年 | 927篇 |
2014年 | 1134篇 |
2013年 | 1362篇 |
2012年 | 1598篇 |
2011年 | 1710篇 |
2010年 | 1227篇 |
2009年 | 1376篇 |
2008年 | 1035篇 |
2007年 | 1628篇 |
2006年 | 1736篇 |
2005年 | 1443篇 |
2004年 | 1253篇 |
2003年 | 1214篇 |
2002年 | 1033篇 |
2001年 | 884篇 |
2000年 | 824篇 |
1999年 | 772篇 |
1998年 | 534篇 |
1997年 | 428篇 |
1996年 | 297篇 |
1995年 | 296篇 |
1994年 | 239篇 |
1993年 | 217篇 |
1992年 | 127篇 |
1991年 | 86篇 |
1990年 | 48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18篇 |
1979年 | 15篇 |
1974年 | 8篇 |
1973年 | 11篇 |
1972年 | 8篇 |
1971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Leakage and explosion of hazardous chemicals during road transportation can cause serious building damage and casualties, and adoption of highly-efficient emergency rescue measures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reducing accidental hazards. Considering a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LPG) transport tanker explosion accident that occurred in Wenling,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on June 13, 2020 as example, this study proposes a risk assessment framework. This framework recreates the leakage and explosion of the accident process using FLACS v10.9, suggests plans for evacuation, describes the rescue areas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evacuation and rescue area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mulated and predicted distributions of fuel vapour cloud concentration and explosion overpressure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for rapid rescue activitie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ynamic effects of wind speed, wind direction, and temperature with respect to the evacuation and rescue areas can be used a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on-site adjustment of rescue forces. The role of obstacles can prevent the expansion of the evacuation areas under low wind-speed conditions, and the presence of highly congested obstacles determines the level of the rescue area. 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important for the risk analysi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ency rescue measures in case of explosion accidents associated with transportation of hazardous chemicals on high-hazard and high-sensitive road sections. 相似文献
92.
为弄清饮用水O3-BAC深度处理工艺过程中细菌群落的时空分布和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以我国南方某O3-BAC深度处理工艺水厂为研究对象,采用NovaSeq6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夏季和冬季各工艺单元出水及滤砂和活性炭生物膜等细菌群落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出厂水pH、浊度、CODMn、菌落总数等指标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夏季细菌群落多样性明显高于冬季,活性炭生物膜的细菌群落多样性高于滤砂生物膜;混凝沉淀、臭氧化和消毒是影响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工艺单元.水样和生物膜样品绝对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且主要菌门组成大体相同,但细菌群落门水平相对丰度存在一定的时空差异,属水平上差异则更为明显.此外,检测到的条件致病菌属主要包括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且其所占核心微生物OTUs数目不受季节性影响.水温和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是显... 相似文献
93.
94.
95.
源水水质的恶化给传统的饮用水处理工艺带来了挑战.生物过滤是饮用水消毒输配之前管理、维护及增强颗粒滤料表面生物活性以去除有机和无机物的过程.由于具有高效、低成本等优点,生物过滤在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生物过滤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对水中溶解性有机质(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微量污染物的削减、嗅味化合物及氨氮的去除等.此外,针对生物过滤在水深度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详细讨论了含氮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生成、低温下生物过滤效能下降等挑战,并提出了今后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
砷(As)和镉(Cd)是稻田土壤中最常见的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且易从土壤迁移到水稻籽粒中.目前,我国稻田土壤中As和Cd及其复合污染现象普遍,对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均构成了严重威胁.As和Cd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相反,对As-Cd复合污染的同步治理是当前水稻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难点.通过综述近年来同步阻控水稻对As和Cd吸收以及转运的若干实用技术,包括水分管理、钝化技术、淋洗技术、电动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低累积水稻品种的选取以及叶面阻控技术,归纳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处理效果、作用机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主要阻控技术的发展方向,指出构建区域高适配性综合技术模式的重要性,以期为稻田As-Cd复合污染治理和水稻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提高污泥碱性发酵挥发酸积累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加大剩余污泥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酸化程度,本研究尝试了两种新的能促进污泥碱性发酵产酸的方式,分别是向批式的污泥碱性发酵系统中投加未灭菌发酵污泥和投加灭菌发酵污泥,结合温度的影响(10℃和35℃)分别考察了这两种方式对污泥水解酸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温有利于水解酶和产酸菌作用的发挥,增大了污泥的水解酸化程度,体系内有明显的挥发酸(VFAs)积累.35℃条件下,两种方式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鲜污泥的水解酸化程度,经灭菌后的发酵污泥的投加较等量的未灭菌的发酵污泥的投加效果更为显著.前者的水解速率是后者的2倍,发酵末期酸积累量为后者的1.5倍,且前者在较长的发酵时间内VFAs含量维持恒定.分析两种方式能促进污泥水解酸化的原因得到:未灭菌发酵污泥的投加是向系统中引入了一定量的产酸菌,灭菌发酵污泥的投加引入了大量的较易水解的有机底物.水解产物的增加能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产酸的效果.因此,中温条件下向污泥碱性发酵系统中投加经灭菌处理后的发酵污泥是提高剩余污泥发酵产酸量更为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98.
印染污泥焚烧烟气污染控制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某两家印染厂的印染污泥焚烧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污泥处理技术路线、焚烧设备及烟气处理流程等各方面入手,对各厂印染污泥与煤混烧烟气中颗粒物、NOx、SO2、酸性气体(HF、HCl)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进行采样分析,并对各厂现有烟气污染物控制设施的运行效果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布袋除尘的效果较为理想,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使用印染废水作为吸收液的湿法脱硫技术对SO2及酸性气体的去除效果不理想;SNCR对NOx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是一种较为经济、高效的脱硝技术;焚烧后,大部分重金属最终以飞灰的形式被除尘器去除,但仍有部分重金属如Hg在出口烟气中的浓度仍然很高,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烟气中的重金属. 此外,基于印染污泥焚烧实例分析,提出适于印染污泥与煤混烧烟气处理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99.
随着海外河油田聚合物驱采油技术大面积应用,含聚合物(聚丙烯酰胺)污水大量产出。针对含聚污水黏度大、含油多、乳化稳定,采用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及设施难以达到油田注水水质标准的问题,在对海外河油田含聚污水水质分析和微生物处理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微生物处理实验,实验表明:经生化处理的污水满足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0.
河流硝酸盐(NO-3)浓度及氮和氧同位素组成(δ15N-NO-3和δ18O-NO-3)可以辨识河水NO-3受自然过程和人为输入的影响,但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河水NO-3来源及转化过程的影响尚不明确,特别是山区人为输入对河水NO-3的影响仍不清楚.选择土地利用空间异质性显著的伊河和洛河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水体水化学组成,氢氧同位素(δD-H2O和δ18O-H2O)、δ15N-NO-3和δ18O-NO-3,辨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下河水NO-3来源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