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58篇
安全科学   260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56篇
综合类   188篇
基础理论   12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1.
为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煤矿安全管理,通过对我国1999—2015年29 000多条煤矿安全事故数据的研究,系统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区域、时间、类型和企业信息等因素对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及彼此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构建决策树分类模型,在给定事故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事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预测;基于数据类别不平衡的特点,采用欠采样的抽样方法,同时利用梯度提升的组合分类器来提高分类精度。结果表明,采用的数据挖掘模型在预测不同严重程度的事故上均达到了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312.
The nitrate radical (NO3) and dinitrogen pentoxide (N2O5)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octurnal atmosphere chemistry. Observations of NO3 radicals and N2O5 were performed in a semirural ground site at Tai'Zhou in polluted southern China using cavity ring down spectroscopy (CRDS) from 23 May to 15 June 2018. The observed NO3 and N2O5 concentrations were relatively low, with 1 min average value of 4.4 ± 2.2 and 26.0 ± 35.7 pptV, respectively. The N2O5 uptake coefficient was determined to be from 0.027 to 0.107 based on steady state lifetime method. Fast N2O5 hydrolysis was the largest contributor to the loss of NO3 and contributed to substantial nitrate formation,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14.83 ± 6.01 µg/m3.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N2O5 heterogeneous reactions dominated the nocturnal NOx loss and the nocturnal NOx loss rate is 0.14 ± 0.02 over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313.
森林可燃物燃烧释放的大量含碳物质对大气环境和生态系统碳平衡具有重要影响,揭示森林可燃物燃烧的含碳物质排放特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运用自主设计的生物质燃烧系统,模拟福建省4种主要乔木树种——马尾松、杉木、樟树、桉树的枝、叶燃烧,分析其在不同燃烧状态(阴燃、明燃)下含碳气体(CO、CO2、CxHy)和PM2.5的排放因子(分别以EFCO2、EFCO、EFCxHy、EFPM2.5表示)及PM2.5中的碳质组分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马尾松、杉木、樟树、桉树燃烧排放的含碳气体、PM2.5的排放因子及PM2.5的碳质组分在不同燃烧状态下差异较大,阴燃时EFCO2、EFCO、EFCxHy、EFPM2.5平均值在分别为(1 400.7±76.5)(297.6±16.2)(25.2±3.9)(23.9±4.3)g/kg,明燃时分别为(1 582.8±73.2)(253.6±16.1)(17.2±3.7)(8.4±2.8)g/kg,除CO2外其他多为阴燃显著高于明燃.针叶树种(杉木、马尾松)枝、叶在阴燃时EFPM2.5高于阔叶树种(樟树、桉树),而明燃时差异相对较小.PM2.5中OC(有机碳)、EC(元素碳)、TC(OC+EC)的质量分数阴燃时分别为45.6%、12.0%、57.6%,明燃时分别为42.9%、17.6%、60.5%.EFOC/EFPM2.5、EFEC/EFPM2.5、EFOC/EFEC在两种燃烧状态下具有不同的特征,其特征值可作为区分不同燃烧源或不同燃烧状态的指标;EFOC/EFPM2.5在明燃和阴燃时差异不大,平均值分别为0.49、0.46;EFEC/EFPM2.5明燃显著高于阴燃,平均值分别为0.18、0.12;4种乔木的枝、叶燃烧的EFOC/EFEC明燃低于阴燃,平均值分别为2.59和4.01.在两种燃烧状态下OC与PM2.5的排放因子均呈显著相关.研究显示,不同燃烧条件以及不同燃料燃烧对排放含碳物质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14.
51CrV4弹簧钢环箍断裂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51Cr V4弹簧钢环箍出现断裂失效原因。方法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分析、断口扫描分析、显微组织分析及能谱分析测试手段,对51Cr V4弹簧钢环箍的断裂模式及失效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长时间处于拉应力状态,致使51Cr V4弹簧钢环箍内表面棱边萌生裂纹源;同时,在腐蚀介质和应力的协同作用下,S元素加速腐蚀进程,腐蚀产物积累,加快腐蚀微裂纹的扩展,最终导致应力腐蚀断裂失效的发生。结论通过合理的选材、结构设计和防护工艺,严格控制原材料成分,降低应力水平和环境严苛度,使应力腐蚀出现概率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315.
一种橡胶密封圈的剩余贮存寿命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估已随武器装备贮存一段时间后的旧橡胶密封圈的剩余贮存寿命。方法利用旧橡胶密封圈在加速老化试验中实际产生的压缩永久变形,外推其在贮存温下的老化动力学方程,进而以失效临界值为输入,计算橡胶密封圈的剩余贮存寿命。结果建立了面向旧橡胶密封圈的剩余贮存寿命评估方法。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旧橡胶密封圈的剩余贮存寿命评估。  相似文献   
316.
1 IntroductionBesidestheusualsamplingmethods,theconcentrationsofpollutantsintreebarkandtreebarkpockethavebeenproposedforevaluatingthedegreeofairpollutionofpresentandinthepast[1— 4 ].Inthisstudytheconcentrationsofleadandcadmiumintheoutertreebarksofredbud…  相似文献   
317.
综述了在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生态学原理和农田生态系统科学理论的运用。强调以生态防治,即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借助于各种农业技术和现代生物科学手段,在综合防治中尽量少用化学农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农药残留及对天敌的伤害,维持茶园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318.
绿化树种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3  
通过熏气试验,研究测定了部分绿化树种对主要大气污染物-SO2,Cl2和HF的吸收净化能力,结果表明:绿化树种对大气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吸收净化能力,并依污染气体和树种的不同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19.
单株立木求积,是林业科研和生产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临武县杉木人工林分590株标准木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不同的立木求积式其求积精度有明显差异,由此优选出精度高简便实用的测算公式.  相似文献   
320.
植物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着气体交换,当外界大气环境发生变化时,就会对植物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会在植物体有关部位以各种形式反映出来.研究表明,植物中含硫量与大气SO2浓度呈现出密切相关性,因此,可以通过植物含硫量来反映大气SO2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