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6篇
  免费   367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179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81篇
综合类   745篇
基础理论   165篇
污染及防治   105篇
评价与监测   104篇
社会与环境   42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5年   1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凌宝香 《环境技术》2003,(Z1):61-62
本文通过番禺区东涌工业污水处理站污泥特性和污泥堆肥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污泥堆肥的可行性,并用之于实践,变废为宝,解决了污泥的处置问题.  相似文献   
22.
采用平衡液吸附法、NaCl解吸剂解吸法研究了名山河流域水稻土原土及各粒径组分去除有机质和游离氧化铁后对砷(As~(5+))的吸附解吸特性,同时运用热力学和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去除有机质、游离氧化铁后的土壤微团聚体(0.25~2 mm、0.053~0.25 mm、0.002~0.053 mm、0.002 mm)对砷(As~(5+))的吸附解吸过程。结果表明:1)同时去除有机质和游离氧化铁后,水稻土原土及各粒径组分对砷(As~(5+))的吸附量有所减小,吸附量从大到小依次为(0.002 mm)、0.002~0.053 mm、原土、0.25~2 mm、0.053~0.25 mm。砷(As~(5+))的动力学吸附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60 min内反应迅速,在600min达到吸附动态平衡,动力学吸附以Elovich方程拟合最佳;2)等温吸附量随砷(As~(5+))的初始质量浓度增加逐渐增加,初始质量浓度0~100 mg/L时反应快速,在砷(As~(5+))初始质量浓度达到160 mg/L时吸附趋于饱和,等温吸附以Freundlich方程拟合最佳;3)易解吸量随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易解吸率顺序与吸附量顺序相反,易解吸率也随着有机质、游离氧化铁含量的减少而增加;4)去除土壤中的有机质、游离氧化铁后,砷的吸附减少量随时间和浓度增加而增加,吸附减少量与有机质、游离氧化铁去除量呈正比。  相似文献   
23.
基于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并结合数理统计理论,建立了隧道消防安全系统原理图及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统计理论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构造了一种基于统计基础上的综合评估函数,对近年来的典型火灾隧道的防火安全系统进行了合理评估,针对评估结果构造了分级标准,提出了公路隧道消防安全等级评估的新思路.以雪峰山隧道的实例计算表明,该评估模型具有简便性、可操作性和准确性,能全面地反映隧道消防安全系统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隐患,减少火灾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2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准确地评估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等级以降低其运输风险,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的危险货物运输企业BP神经网络安全评价模型;在从人-机-物-环境-管理角度构建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分别利用该模型和其他3种模型对3家实例企业进行仿真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期望值间的相对误差约为0.5% ~1.2%,计算精度优于其他模型,且具有计算量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25.
火灾高温对结构安全有显著影响,为研究等肢L形钢管混凝土芯柱的耐火极限及其影响因素,利用ABAQUS软件建立合理的高温反应分析模型,在验证模型可靠性基础上,分析了荷载比、截面边长、长细比、荷载偏心率、含钢率等对L形钢管混凝土芯柱耐火极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参数范围内,荷载比和截面边长是构件耐火极限的主要影响参数,荷载比越小,截面边长越大,构件的耐火极限越高;长细比和荷载偏心率对其影响较大,长细比和荷载偏心率越小,构件的耐火极限越高;含钢率对其影响不显著。结果可为异形钢管混凝土芯柱的抗火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operating parameters such as the dispersion pressure, the ignition delay and height on the dust flammability. 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imulation, based on an Euler–Lagrange approach, was developed with Ansys Fluent™ and validated experimentally. Such analysis will facilitate the choice of the most conservative conditions for a flammability test. This paper is focused on a case study performed on wheat starch with the modified Hartmann tube. The dispersion process of the powder was studied with granulometric analyses performed in situ and high speed videos. Tests were performed with injections at gas pressure ranging from 3 to 6 bar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PSD) was recorded at different ignition heights (5, 10 and 15 cm over the dispersion nozzle). The observations highlighted the presence of agglomeration/deagglomeration processes and dust segregation. Besides, a CFD simulation analysis was aimed at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a set of parameters on the PSD and the local turbulence, which are closely linked to some flammability parameters. For this computational analysis, the CFD simulation was coupled with a collision treatment based on a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 in order to consider the cohesive behavior of the combustible dust. Thus the results suggest performing the injection of the gases at approximately 5 bars for the flammability tests of wheat starch in order to obtain the finest PSD at a given ignition height.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finest PSD are obtained at 5 cm over the dispersion nozzle. However, the local instabilities and turbulence levels are so high during the first stages of the dispersion that the flame growth can be disturbed for short ignition delays. Moreover,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bulk of the dust cloud requires longer periods of time when the ignition sources are located at 15 cm. As a result, the recommended height to perform a flammability test is 10 cm in this case. Finally, this study proposes some tools that might improve the procedure of dust flammability testing.  相似文献   
27.
滚筒的损坏会导致皮带倾斜,严重时会导致皮带撕裂,准确检测滚筒的损伤程度能够避免事故发生,并能够提高经济效益。选择带式输送机的滚筒材料作为研究对象,模拟滚筒所处的温度变化环境,对不同损坏程度的滚筒材料进行环境模拟并测试,通过传感器采集频率响应信号,通过主成分分析、异常值分析和微量组分分析方法,只改变温度数据滚筒材料马氏平方距离值相对平缓,控制在0.06×104,真正损坏的马氏平方距离值远远大于临界值,成功去除温度变化对材料频率响应信号的影响,最终找到了能够准确检测滚筒材料的损伤程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针对露天采矿爆破振动对民房破坏的预测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极限学习机(ELM)方法,选取爆破振幅、主频率、主频率持续时间、灰缝强度、砖墙面积率、房屋高度、屋盖形式、圈梁立柱、施工质量、场地条件10个主要影响因素。引入相关性分析在主成分分析过程中,对相关性高的指标进行降维,把得到的3个综合因子和爆破振幅、主频率、主频率持续时间、砖墙面积率作为输入变量,构建露天煤矿PCA-ELM预测模型。选取露天矿实际爆破过程中测量的100组数据作为模型训练样本,用另外20组数据作为测试样本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对民房破坏影响因素中灰缝强度、房屋高度、屋盖形式、圈梁立柱、施工质量、场地条件之间具有较高的关联度。该模型处理高维数据时较传统的ELM算法具有预测精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可准确预测爆破振动对民房的破坏程度,误判率为1/20。  相似文献   
29.
岩溶塌陷倾向性等级的KPCA-SVM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有效地预测岩溶塌陷倾向性等级,在统计分析大量观测实例的基础上,选取岩性系数、岩体结构系数、地下水系数、覆盖层系数、地形地貌系数和环境条件系数作为特征指标。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方法在高维空间提取岩溶塌陷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将获取的主成分作为支持向量机(SVM)的特征向量,建立基于KPCA的岩溶塌陷倾向性等级的SVM预测模型。将12组观测数据作为学习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采用回代估计法进行回检,误判率为0。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对2组待判样本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经KPCA后指标个数减少,相关性降低,SVM运算的复杂度降低。用该模型所得预测结果的准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30.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要通过安全管理来保障其开发与运行中的安全相关活动符合系统安全计划的要求.为了评估安全管理活动的可信性,提出基于系统安全分析技术的安全管理评价方法.通过建立安全管理流程与系统安全功能相关联的概念模型,使用安全文化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SCHAZOP)辨识出安全管理流程中的行为偏差,基于失效传导转换符号(FPTN)建立管理角色的安全文化失效模型,最终将管理行为失效模式转换成组件故障树作为安全管理评价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管理行为偏差体现了信号系统开发与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文化特征;辨识与分析安全文化失效,为信号系统安全管理活动的可信性提供了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