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39篇 |
免费 | 172篇 |
国内免费 | 50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33篇 |
废物处理 | 39篇 |
环保管理 | 308篇 |
综合类 | 1461篇 |
基础理论 | 337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234篇 |
评价与监测 | 134篇 |
社会与环境 | 231篇 |
灾害及防治 | 2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67篇 |
2021年 | 85篇 |
2020年 | 64篇 |
2019年 | 66篇 |
2018年 | 85篇 |
2017年 | 98篇 |
2016年 | 105篇 |
2015年 | 96篇 |
2014年 | 124篇 |
2013年 | 175篇 |
2012年 | 155篇 |
2011年 | 201篇 |
2010年 | 147篇 |
2009年 | 145篇 |
2008年 | 99篇 |
2007年 | 173篇 |
2006年 | 182篇 |
2005年 | 155篇 |
2004年 | 115篇 |
2003年 | 153篇 |
2002年 | 121篇 |
2001年 | 113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75篇 |
1998年 | 68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43篇 |
1995年 | 51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197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产业转型发展背景下,休闲旅游产业在乡村地域的兴起扰动了当前就业人口由乡村向城镇流动的宏观趋势,乡村旅游就业吸附正从微观上改变着城乡间劳动力空间流动的格局和过程。为科学理解乡村旅游就业吸附引起城乡劳动力空间流动发生变化的特征与机制,文章基于在浙晋山岳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地深度访谈的一手数据,分析了乡村旅游就业人口流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就业吸附的空间模式和过程机制。结果表明:①山岳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就业吸附呈现距离衰减和空间层级结构的特征,0~4 km为核心层、4~12 km为过渡层、12 km以上为外缘层;但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该特征存在区域差异,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就业吸附的空间集中性,比发达地区更加明显。②研究从城乡地域空间系统的视角,基于人口转移“推—拉”理论对乡村旅游就业人口空间流动特征和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发现山岳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就业吸附呈现以城镇、乡村为就业吸附极,以城乡接合部为吸附效用“分水岭”的空间模式;其中,连接城乡间的便捷交通是乡村旅游就业吸附实现的关键介质。③基于乡村旅游就业吸附空间适用性,文章针对性提出了“空间围栏效应”的概念。文章不仅从微观尺度上丰富了乡村旅游就业人口空间流动特征、过程、模式等的理论认识,而且对切实指导乡村地域在乡村旅游开发实践中理性理解乡村旅游的就业促进作用,提升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和投资的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32.
The effects of probable climate change—an increase in atmospheric CO2(by two times), air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on CO2exchange and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net photosynthesis in the larch and Siberian stone pine undergrowth formed in the light larch forests of West Siberia were studied in chambers with an artificial climate. The change of the aforementioned ecological factors caused an increase in the temperature optima of photosynthesis and the range of optimum temperatures (in the case of Siberian stone pine, to a slightly greater degree). Therefore, the ranges of both species may broaden, and the Siberian stone pine can expand to the north, displacing larch tree stands. 相似文献
733.
旅游景区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扬州凤凰岛景区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就清洁生产及清洁生产在旅游景区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着重分析了旅游景区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 ,并以扬州凤凰岛景区为例 ,就该景区实施旅游清洁生产提出了具体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34.
Fuelwood is one of the major sources of energy in the domestic sector across the rural areas,especially in the developing regions across the world.The Northeastern Himalayan state of Manipur is dominated by the tribal population that largely depends on fuelwood from the nearby forest area.The entire dependence on forests for energy resources is affect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forest ecosystem in the region,thus indicating the livelihood conditions.Since land-use land-cover change is the key driver to the change in resource availability of a region,the present study has tried to analyze the landcover changes over a period 28 years.The second major component affecting resource availability is the increasing population pressure that leads to changes in the land dynamics,which directly affect the resource production.Based on the existing consumption pattern,the total consumption of fuelwood in the watershed ranges fiom a minimum of 289.992 tons/year to a maximum of 3545.719 tons/year with an average of 1561.956 tons/year in the year 2009 and simulated fuelwood consumption for the year 2021 is around 1469.260 tons/year.Nine different probable scenarios of resource are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stress value that can be used by the policy-makers and planners for suitable policy implementation at the micro level with a complex social system. 相似文献
735.
在西部大开发中 ,能源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西部的塔里木、准噶尔、吐 -哈、柴达木、鄂尔多斯、四川等六大含油气盆地含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储量大于 5 0 0× 10 8m3的 9个大气田中 ,西部就占 7个。中国天然气预测资源总量为 38× 10 12 m3,其中西部天然气预测资源量为 2 2 .4× 10 12 m3,占天然气预测资源总量的 5 8.9%。仅就西部的塔里木盆地而言 ,剩余可采储量为 3397× 10 8m3,按年产 12 0× 10 8m3计算 ,储采比为 2 8,塔里木盆地天然气有动态稳产 30年的储量保证 ,这对于“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西部经济的腾飞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6.
三江平原湿地岛状林CH4和N2O排放通量的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三江平原湿地岛状林生长季N2O、CH4的排放通量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原位测定,分析了三江平原湿地岛状林CH4、N2O排放通量的季节特征,并初步探讨了CH4、N2O排放通量与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关系.湿地岛状林CH4、N2O通量均呈现出明显的正负交替的变化特征, 通量范围分别为-560.45~706.35 μg/(m2·h)和-28.87~43.59 μg/(m2·h), 季节均值分别为41.88 μg/(m2·h)和11.56 μg/(m2·h).结果表明, 湿地三江平原湿地岛状林土壤是CH4和N2O的汇.相关分析表明,CH4和N2O的排放与箱内温度具有弱相关性.土壤水分是影响湿地岛状林土壤CH4吸收、排放关系的重要因素, 而土壤的干湿交替能促进岛状林土壤N2O的排放. 相似文献
737.
人为干扰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针叶人工林在几种不同强度人为干扰下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结果表明,随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土壤中细土(粉粒、粘粒)和大团聚体数量减少,小团聚体和原生土壤颗粒增加;土壤表层孔隙度减小,尤其是大孔隙明显减少;土壤有效水降低,持水供水能力减弱,渗透系数减小。川西亚高山人工针叶林土壤生态功能随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而减弱,建议在最易受人为干扰的造林地区,最好是在造林初期封山育林。图1表5参13 相似文献
738.
739.
为探明碱度对混凝去除藻细胞及其分泌有机物的影响,保证饮用水水质。以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选用氯化铝(AlCl3·6H2O)作为混凝剂进行混凝实验,考察了不同碱度的含藻水样在pH为6.0~9.0条件下的混凝性能、絮体特性和出水余铝。结果表明:当水样pH=6.0时,相对于低碱度(95、175和245 mg·L−1)水样,碱度较高(330 mg·L−1和415 mg·L−1)的水样Zeta电位趋近于0,可有效降低颗粒间的排斥力,藻细胞的去除率达到74.45%以上(低碱度水样藻细胞去除率在31.64%以下),出水余铝最低为0.003 6 mg·L−1(低碱度时为0.088 9 mg·L−1);当水样pH≥6.5时,碱度较低的水样依靠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协同作用,使得藻细胞去除率最高达到94.31%,出水余铝可降低至0.035 3 mg·L−1;随着碱度的增加,铝盐水解生成的Al(OH)3胶状沉淀逐渐转变为${{\rm{Al}}\left( {{\rm{OH}}} \right)_4^ -} $,使得网捕卷扫作用减弱,藻细胞去除率有所下降;当水样pH=7.5时,随着碱度增加,平衡时絮体粒径从811.02 μm降低至540.62 μm,絮体强度因子从35.97%降低至24.79%,恢复因子从35.31%增加至47.88%,分形维数从1.586减小到1.372。通过调节水样pH,可有效缓解碱度对含藻水混凝过程的影响,提高藻细胞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