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136篇
安全科学   176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601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8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为了解和掌握典型作战环境下弹载通信干扰机的干扰效果,利用OPNET仿真平台建立弹载通信干扰模型,并在被干扰对象进程中刻画了典型作战环境下的信号传输模型,最后当跳频电台的发射天线高架时,对东南沿海和西南边境等两种典型作战环境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东南沿海环境下,干扰机下降过程中受到障碍物的阻挡时,干扰信号无法到达部分电台的接收端,导致电台接收端的信噪比有所提高;西南边境环境下,干扰机下降过程中由于山区地形的遮挡,对超短波电台的干扰信号阻挡较多,干扰效果不明显,而对短波电台的阻挡较少,被干扰的程度较大,使得短波电台出现了丢包。随着干扰机的进一步下降,对短波电台的干扰信号也被阻挡,使得对短波的干扰程度降低,其丢包率和误码率均逐步降低。相关结论对充分发挥典型作战环境下弹载通信干扰机的作战效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42.
模拟南海大气环境下耐候钢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室内模拟南海大气环境加速腐蚀试验,对比分析几种钢腐蚀性能优劣,为开发耐南海大气腐蚀用钢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选用Q235B,Q355和Q500q E三种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性盐雾试验方法模拟南海苛刻大气环境对试样进行耐蚀性测试,通过试样表面形貌观察、腐蚀质量损失计算和电化学分析等手段研究其腐蚀行为机制。结果 Q235B表面最先被腐蚀产物完全覆盖,腐蚀速率始终大于另外两种材料。Q355和Q500q E表面膜初期起到延缓腐蚀作用,其中以Q500q E极化阻抗最大,腐蚀表面最为平整。结论模拟南海大气环境下三种试验钢耐蚀性能排序为Q500q EQ355Q235B。  相似文献   
943.
合金钢螺栓海洋气候环境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海洋气候环境对合金钢螺栓的影响。方法开展合金钢螺栓海南万宁试验站为期24个月的远海户外暴露试验,通过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自带的能谱仪(EDS)、拉伸和疲劳力学性能试验机、动电位极化(PC)研究合金钢螺栓力学性能、宏观形貌、微观形貌和腐蚀产物变化。结果户外暴露24个月后,合金钢螺栓破坏剪力下降了3.4%,破坏拉力下降了7.7%,疲劳寿命下降了41.3%。结论合金钢户外暴露24个月后发生全面腐蚀,腐蚀对螺栓破坏拉力及破坏剪力性能影响不大,对螺栓疲劳寿命下降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44.
目的研究超高强度钢表面无氰镀镉-钛层在循环湿热条件下的腐蚀变化规律。方法对超高强度钢表面无氰镀镉-钛层试样进行循环湿热试验,对各个加速时间段的试样进行宏观照片及微观照片的拍摄,并运用电化学测试分析的方法研究试样在加速试验各时间段的腐蚀变化规律。结果超高强度钢表面无氰镀镉-钛层经历384 h的循环湿热试验后,镀层首先开始出现腐蚀现象。试样的腐蚀失质量损失随试验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且呈现出在试验初期(≤384 h)的增量相对较小,试验中后期(384 h)的增量相对较大的特征,腐蚀动力学方程和曲线的特征也表明,试样在循环湿热试验后期的腐蚀速率相对较大。经历1536 h循环湿热试验的试样在0.01 Hz处的阻抗模值下降为10~2?。结论循环湿热条件下,在加速试验初期,超高强度钢表面无氰镀镉-钛层试样表面镀层开始发生腐蚀,中期腐蚀现象减缓,后期腐蚀现象明显。质量损失数据与试验时间关系的幂函数拟合方程为D(t)=0.013t~(1.2095),相关指数R~2=0.9879。  相似文献   
945.
以海水环境中管线钢的微生物腐蚀(MIC)为中心,就国内外与其相关的报道进行综述分析,并提出建议。首先,分析了海水中导致管线钢腐蚀的主要微生物种类及其代谢过程的特点,得出海水中腐蚀微生物具有多样性特征,代谢途径受环境参数的影响。然后,分析了海水中微生物所致管线钢腐蚀机理的研究现状,得出管线钢MIC机理主要与细菌的代谢产物、代谢活动和生物膜的形成有关,突出不同环境下管线钢MIC的复杂性。再次,介绍了海水中管线钢MIC防治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主要防护技术的优缺点。最后,提出对海水环境管线钢MIC研究工作的建议,包括建立海水管线钢腐蚀微生物种类数据库、大力研发绿色高效MIC控制技术、加强对海水管线钢MIC基础性研究工作的投入等。  相似文献   
946.
钢渣预处理含铬废水及其废渣与铬渣的固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钢渣对含铬废水进行预处理,探讨了钢渣粒度、用量、废水pH值和添加硫酸亚铁还原剂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硫酸亚铁还原处理后再用钢渣处理比单纯用钢渣处理的效果明显提高,采用钢渣/总铬质量比为40的100目钢渣处理经硫酸亚铁还原后的含铬废水,总铬和Cr^6+去除率分别达79%和84%,采用钢渣柱进行的两级淋滤实验进一步表明该方法可作为工业上含铬废水处理的预处理段。处理后的废钢渣同工业铬渣一起进行水泥固化,标准养护20d后固化体表面Cr^6+浸出率、破碎至5mm粒径以下和酸雨淋溶下的浸出液Cr^6+浓度均符合安全标准,可作为普通建材或进行填埋处置。  相似文献   
947.
根据钢结构建筑构件耐火性能的特点,应用建筑防火安全性能化设计系统方法对钢结构建筑发生火灾时热、烟对建筑结构和建筑内人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火灾下人员与建筑结构的安全准则。运用FDS4.0对一建筑实例建模,通过模型与建筑实际火灾相似性的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得出了火灾情况下建筑内的热、烟蔓延情况,同时采用ANSYS8.0分析技术对火灾下钢结构的结构反应进行了研究。以性能化设计系统方法对钢结构建筑发生火灾进行了耐火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定量的分析方法,为钢结构建筑的火灾安全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948.
介绍了高密度电法检测应用背景、基本原理与技术参数,对克孜尔大坝典型坝段的检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推断.结果显示,主坝电阻率相对均匀且视电阻率值高于副坝,说明主坝密实程度优于副坝,施工质量控制主坝高于副坝.对于副坝段的某2段低阻异常带,初步判定为坝体含水率较高所致.最后给出初步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949.
安阳钢铁集团公司工伤事故统计分析表明,冶炼系统是发生事故较多的系统,各类工伤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38%。冶炼系统中,第二炼钢厂是安钢集团公司核心单位,工伤事故特点具有一定代表性。对该厂近10年工伤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事故规律,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建议和措施,对搞好钢铁冶炼的安全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0.
研究低碳钢和中碳钢在新加坡陆地与海上浮筏的大气腐蚀,浮筏上低碳钢的腐蚀比在陆地上快,含碳量高的钢腐蚀慢,此文试图将温度,湿度,润湿时间,降雨量,太阳辐射与干喷砂低碳钢在陆地试验点的腐蚀率联系起来,提出了冬季暴露几个月的样品失重的腐蚀深度表达式0.1078+0.000596xum,扫描电镜检查显示在陆地曝露的样品氧化膜呈斑状,而浮筏上的样品有连续的氧化膜且氧化膜上裂纹也是连续的,能谱分析表明,浮筏上样品的氧化膜含有大量的氯化物和原子吸附,研究认为氧化膜是由FeOOH构成的,在陆地暴露2年的试样腐蚀率为0.016mm/year,浮筏上海洋大气曝露0.6年的腐蚀率为0.659mm/ye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