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3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42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66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探讨超声波预处理对污泥电脱水性能的影响,并找到超声波预处理能够对电脱水产生促进作用的最佳工况。以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超声预处理电渗透污泥脱水装置进行试验,考察超声波声强和作用时间等因素对污泥电脱水效果的影响。试验开始前对污泥在0.1 MPa压力下进行机械预压0.5min,使污泥挤压密实,以保证电流和超声波在污泥介质中能够均匀平稳地流通。在整个脱水过程中机械压力恒定在0.1 MPa,总作用时间为5.5 min;电脱水过程中电压控制在60 V(泥饼厚度为2 cm),总作用时间为5 min。结果表明,在固定频率20 k Hz、相同电场和压力场作用下,适当的超声波声强和预处理时间能够对电渗透脱水产生积极作用,且超声预处理的最佳作用工况为声强0.510 W/cm2(功率40 W),超声预处理3.5 min。在最佳作用工况下,污泥脱水率达到24.35%,同时减缓了电流的衰减速率,增强了电脱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2.
超声与碱耦合作用破解剩余污泥的效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声与碱耦合方法破解污泥,可破坏污泥絮体结构,使污泥胞内外物质进入水相.本试验采用超声与碱耦合方法破解剩余污泥,研究污泥破解过程前后SCOD、pH值以及氨氮的变化.经超声与碱耦合预处理后,污泥上清液SCOD有大幅度提高.当加碱调节污泥pH为12,超声破解30 min后,污泥溶液SCOD溶出率从3.96%增加到27.88%.加碱后污泥经超声破解,其pH值有所下降,污泥溶液氨氮值会有所增加,但变化幅度不大.污泥温度随破解时间的延长而明显提高,这有利于后续污泥厌氧消化.  相似文献   
143.
荧光光谱法快速检测土壤中荧光烃类污染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正己烷、石油醚及二氯甲烷∶正己烷(1∶2,体积比)混和液三种溶剂浸泡或超声波萃取与荧光光谱相结合测定土壤中荧光烃类污染物的方法,并为了验证方法有效性,对典型煤矿区93个土壤样品中的荧光烃类进行了快速检测。结果表明,采用二氯甲烷∶正己烷(1∶2,体积比)混和液超声波萃取土壤中荧光烃类,耗时短,萃取能力较强。对于具有大量土壤样品的研究区域,超声波萃取与荧光光谱法相结合可大大缩短土壤样品中总荧光烃类污染物的检测时间,进而可快速获知某一研究区内土壤环境中荧光烃类污染物的空间分异规律及相对污染程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4.
根肿(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in)是严重危害十字花科植物的世界性病害.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超声波处理方法从油菜染病根部组织分离和提纯根肿休眠孢子.众多因素可以影响提纯休眠孢子的纯度,为了得到更高纯度和均匀度的休眠孢子的优化方法,我们对一系列影响因素如超声波破碎功率、pH、孢子破碎浓度、处理时间和不同的水溶物质等进行了研究.在pH值5.5左右、添加0.5%的二甲基亚砜、孢子浓度约为7×108、345W功率下超声波处理10min条件下获得了最优数量和均匀度的孢子,杂菌数量减少了51%以上,杂菌种类减少超过75%.超声波处理50min后,孢子破碎率稳定地达到90%以上,除菌率达99%以上.用此方法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高纯度和高均匀度的休眠孢子,为休眠孢子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资料.图4表3参10  相似文献   
145.
高岐  窦宪民 《生态环境》2007,16(5):1333-1336
有机酚类化合物造成的水体的污染,直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如何有效地处理环境水样中有机酚类化合物,是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以苯酚水溶液为研究对象,在紫外光和功率为150 W、40 kHz超声波的协同作用下,对苯酚的降解效率和降解规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讨论了溶液的酸度、光辐射的时间、H2O2及Fe2 (FeSO4)等因素对苯酚溶液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超声波对苯酚的降解率很低,不超过6.5%。在紫外光一超声波协同辐射60 min,溶液的pH值为3-4,加入6%H2O2 4 mL,加入0.1 nmol·L-1Fe2 (FeSO4)1.6 mL,可达到91.8%的降解率。试验证明,利用紫外光-超声波协同照射是降解苯酚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6.
气浮法处理回用洗浴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生物法处理回用洗浴废水占地面积及投资较大、难于调试等不足,对气浮法处理洗浴废水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工作。结果表明,气浮对处理洗浴废水有较强适用性,不仅净化出水水质可满足冲厕、绿化等回用水要求;而且具有易于调试、投资小,占地面积省等特点,可降低中水系统管理难度及成本费用。  相似文献   
147.
超声波降解苯胺溶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苯胺溶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超声时间、苯胺溶液浓度、pH值、氧化剂H2O2的浓度等因素对其超声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时间越长,苯胺降解率越大;苯胺初始浓度与其降解率基本成线性关系;随着pH值的增大,降解率先增大后减少,在pH=7.3附近降解率最高;对于32.23mg/L的苯胺溶液,H2O2的浓度由0增加到1.6mg/mL,降解率从6.02%增加到93%,再增大H2O2的浓度,对其降解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8.
活性炭固定床电解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电解槽能耗构成要素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 ,本研究开发出活性炭固定床电解槽用于污水处理。本研究以含酚废水为处理对象 ,主要进行了活性炭固定床电解槽与普通电解槽的能耗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在相同酚去除率的情况下 ,活性炭固定床电解槽可节省能量 30 %~ 40 % ,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49.
超声波参数对剩余污泥中SCFAs和EHCs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了不同超声处理参数下剩余污泥中短链脂肪酸SCFAs和易水解组分EHCs的释放特性。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下SCFAs的最大释放量为197.0 mg/L,超声时间对SCFAs释放影响显著;在超声时间为100 min内,声能密度小于0.6 W/mL时,EHCs释放随超声时间和声能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在相同能耗下,长超声时间、低声能密度的超声处理条件更有利于获得较高的EHCs,超声时间对EHCs释放的贡献度高于声能密度;释放的EHCs以糖类为主,经短时间水解酸化可生成较高浓度的SCFAs。  相似文献   
150.
超声处理后剩余污泥性质变化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主要研究超声处理后剩余污泥性质的变化,探讨了污泥上清液中SCOD、BOD、TN、TP以及污泥耗氧速率OUR等随超声时间和声能密度的变化,尤其是对进一步的污泥处理处置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超声处理后的污泥结合到污水处理工艺中可以实现污泥隐性生长而达到污泥减量的目的;或者为污泥进一步处理处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