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92篇
安全科学   56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495篇
基础理论   104篇
污染及防治   111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01.
为研究光质对小球藻(Chlorella sorokiniana)生长和代谢机制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光质下C. sorokiniana的生长情况,利用Illumina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红、蓝光是C. sorokiniana生长的有效光质,红、蓝光培养7d后藻细胞密度分别比白光对照组的高52.96%和61.11%.C. sorokiniana在不同光质下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蓝光组Chl a、Chl b和Car最高,分别为(17.84±0.26), (8.39±0.19), (6.04±0.08) mg/L;红光培养7d后微藻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质含量最高,分别达到了(115.60±1.81)μg/mg和(18.64±0.54)%.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不同光质下C. sorokiniana的基因表达存在差异,红光下碳酸酐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和脂肪酸合成酶的基因表达量较高,差异表达的基因大部分参与了脂肪酸合成和碳固定过程;蓝光下RubisCO酶的基因表达量最高且光合系统中富集的差异基因均上调表达,光合速率和碳固定速率最快;绿光下微藻大部分的基因表达量较低,新陈代谢潜能较差;白光下C. sorokiniana的TCA循环活跃,不利于储存碳水化合物和脂质.  相似文献   
902.
有机紫外吸收剂(OUVs)是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品及工业产品的一种光稳定剂,也是一种新型"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于环境样品基质复杂,且OUVs种类多、含量低,快速高效的样品前处理及准确灵敏的检测方法是提高OUVs监测精准度的基础。综述了自2005年以来环境样品中OUVs的常规前处理方法及分析方法。首先,在介绍水体、沉积物、生物样品前处理方法应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富集填料、洗脱剂、净化方法等实验条件对回收率的影响,目前在水体、沉积物、生物样品中,OUVs的回收率分别为14%~133.7%、30%~183%、46%~128%。其次,总结了质谱技术在OUVs分析中的应用,表明OUVs检测方法已经由传统的气相色谱-单四极杆联用逐渐过渡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并且着重阐述了离子源对OUVs信号强度影响的重要性。最后,结合OUVs监测现状,展望了环境样品中OUVs监测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03.
空间紫外辐射高加速地面模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实现空间紫外辐射地面高加速模拟.方法 分别利用氙灯和氘灯作为近紫外和远紫外的模拟源,利用反射滤光技术实现对可见红外波段光谱的过滤,利用准直和发散技术实现不同的辐照面积,利用热沉和浴油温控实现温度控制,搭建光学性能原位测试系统,对辐照腔和试验腔进行分离设计.结果 实现了φ300 mm面积上1~15 SC和φ180 ...  相似文献   
904.
夏丽  朱彬  王红磊  康汉青 《环境科学》2021,42(2):556-563
为研究长三角地区细颗粒物污染的分布特征及其光学特性,选择在城市(苏州)、郊区(南京)和区域背景站(临安)同时进行PM2.5采集并进行化学分析.这次污染过程中,苏州、南京和临安的PM2.5平均浓度分别达到(169.8±56.5)、(169.9±51.2)和(154.0±54.9)μg·m-3.散度系数分析显示3 个站点气...  相似文献   
905.
MIL-53(Fe)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and deposited on the surface carboxylated polyester (PET) fiber by an optimized conventional solvothermal or industrialized high temperature pressure exhaustion (HTPE) process to develop a PET fiber supported MIL-53(Fe) photocatalyst ([email protected]) for the degradation of polyvinyl alcohol (PVA) in water under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visible irradiation. On the basis of several characterizations, [email protected] was tested for the photocalytic ability and degradation mechanism. It was found that temperature elevation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formation and deposition of MIL-53(Fe) with better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However, higher temperature than 130°C was not in favor of its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surface carboxyl groups of the modified PET fiber could cause a liner improvement in MIL-53(Fe) loading content and photocatalytic ability. High visible irradiation intensity also dramatically increased photocatalytic ability and PVA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email protected] Na2S2O8 was used to replace H2O2 as electron acceptor for further promoting PVA degradation in this system. [email protected] prepared by HTPE process showed higher MIL-53(Fe) loading content and slightly lower PVA degradation efficiency than that prepared by solvothermal process at the same conditions. These findings provided a practical strategy for the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the supported MIL-53(Fe) as a photocatalyst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906.
有机紫外吸收剂是一类"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珊瑚礁区的各种环境介质中,并会对珊瑚健康产生威胁。近年来,随着珊瑚礁退化加重,珊瑚礁区有机紫外吸收剂污染问题逐渐受到重视。综述了近年来有机紫外吸收剂在全球不同珊瑚礁区水体、沉积物和珊瑚组织中的污染水平、时空分布特征,并评估了有机紫外吸收剂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危害程度。结果表明,每个海域的有机紫外吸收剂种类及浓度不尽相同,海水中的有机紫外吸收剂浓度总体处于ng/L至mg/L水平,并且近岸海域污染通常高于远岸海域污染,夏季污染通常高于其他季节污染。在二苯酮-1(BP-1)、二苯酮-3(BP-3)、二苯酮-8(BP-8)、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EHMC)、奥克立林(OC)等5种有机紫外吸收剂中,BP-3对珊瑚具有最大威胁,对88%以上的所调研珊瑚礁的珊瑚具有高生态风险,而BP-1、BP-8、EHMC、OC只在少部分珊瑚礁区对珊瑚具有中低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907.
为了解金属及其氧化物对锌钛类水滑石衍生氧化物(ZnTi-LDO)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获得在可见光下可快速降解染料的LDO光催化剂,制备了Ag、Fe、Ce修饰的复合材料(M-ZnTi-LDO,M=Ag,Ag2O,Fe,Ce).通过XRD、TEMHRTEM、XPS、BET、UV-Vis、PL对所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表面化学状态、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评价了上述材料在可见光下对亚甲基蓝(MB)的催化降解性能,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确定了催化降解活性物种,提出了相关催化机理.结果表明,Fe、Ce金属氧化物及金属Ag抑制了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Ag2O则显著提升了ZnTi-LDO的可见光催化性能.Ag2O-ZnTi-LDO在20 min内即可使MB降解率>98%,其表观降解速率常数是ZnTi-LDO的7倍.此外,Ag2O-ZnTi-LDO稳定性良好,循环5次无催化性能下降.·O2-是Ag2O-ZnTi-LDO催化降解MB的主要活性物种.A...  相似文献   
908.
绿色发展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环境规制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保障。本文采用2004—2019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环境总体规制、工业废气规制、工业废水规制、工业固体废物规制和光污染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影响。研究发现,环境总体规制对本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U形,工业废气规制、工业废水规制和工业固体废物规制的研究结果存在同一规律,而光污染规制起抑制作用。总体规制对邻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倒U形,具体规制的影响各不相同,工业废气规制与总体规制的结果类似,而工业废水规制的空间溢出效应表现为负,工业固体废物规制和光污染规制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本文从实证角度验证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兼容性,环境规制和效率提升并不矛盾。在制定环境政策时,需考虑区域间的相互协调和实际产业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