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6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安全科学   27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36篇
综合类   450篇
基础理论   82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76篇
灾害及防治   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01.
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建构已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热点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文中通过调研、资料收集和监测,研究分析了沈阳市城区开放空间系统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改善和提高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生态功能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02.
列述了密闭空间作业的物理、化学、生物性危害,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503.
The Economic Value of Open Space: A Review and Synthesi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 Communities increasingly face development pressures that can irreversibly alter open space lands. While the monetary costs and benefits of development are typically known,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of natural lands are complex and difficult to measure. This paper reviews different concepts of economic value in relation to open space, describes methods for quantifying these values, and presents examples of each from published literature. Open space benefits accruing to citizens as market values or consumers' surplus include market and enhancement values, production values, natural systems value, use and nonuse values, and various intangible values. Economic impacts that open space lands have on local communities and economies include fiscal impacts on municipal budgets, expenditures from open space-related activities, and impacts from employment and tax revenues. These values are not universally present within a given community, nor are they quantitatively additive. However, a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multiple values of open space will better inform community decisions about land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nservation; Economic value; Land use; Open space; Zoning  相似文献   
504.
研究以苏州沙家浜红色旅游风景区为案例地,以数字田野调查为基础,剖析了红色旅游地资源的网络空间生产中“人—地”关系转变为“人—网—地”关系的过程,探索了红色旅游地资源的网络空间的多维生产模式特征。结论指出:(1)红色旅游资源网络空间打破了传统时空界限,单向的红色价值观传递转变为主客价值共创,体现了红色精神民主化生产过程;(2)红色网络流动性空间需面对红色教育、娱乐和审美等价值的多元性,空间多维主体以“遥在场”的方式产生了新的主客网络地缘争夺,即网络话语权的争夺;(3)传统游客转变为红色资源网络空间的消费者、参与者与生产者,去中心化特征明显,红色网络空间通过超文本表征和非计划互动得以建构,要求红色目的地官方在网络供给侧掌握更高水平的治理能力;(4)红色旅游官方主体尝试使用流行元素融入网络实践,但也展示出泛娱乐化的趋向,需在红色网络空间的多维精神建构中合理整合多元价值,促进集体情感的深度内化。  相似文献   
505.
本文通过实际类比的研究方法 ,对粘土覆盖层防治污水明渠渗漏污染地下水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并确定了粘土覆盖层防止地面污水渗漏污染地下水所必需的临界厚度范围。  相似文献   
506.
人口统计的时空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以国际和国内人口统计的空间分析实验和动态分析为案例 ,阐述人口统计的科学分析方法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城市化建设与国家安全等诸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指出“格网”数据库作为一种中间载体 ,有利于卫星遥感象元与人口数据的空间数据融合 ,有利于认识人口动态变迁的规律  相似文献   
507.
基于线性变换的水质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多个因子的水质综合评价存在很多不同方法,尚未形成公认的权威评价方法。因而,对水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探索有利于积累研究经验,丰富方法手段。在把数据向[0 1]区间标准化的基础上,通过线性空间变换,把水质样本数据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数据转换到同一线性空间。计算水质样本数据向量与5类水质划分等级标准数据向量的欧式距离,把欧式距离的最小值作为水质类别辨别的依据,最终得到水质的综合评价结果。借由已经公开发表的19个断面水质监测数据,运用大型工程计算软件Matlab 2010b进行计算,并与变权欧式距离模型、灰色聚类法、模糊综合指数法和BP神经网络法的评价结果相比较,符合性较好,验证了线性空间变换法应用于水质综合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可用于水质综合评价。在不对污染因子进行加权的情况下,基于线性变换的水质综合评价方法,获得的评价结果较轻。对于被评价为同一类水质的不同监测断面,可以借助"评价单元与5级水质标准的欧式距离矩阵",对评价单元水质差异进一步辨识。  相似文献   
508.
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及其面临问题,长三角泛化已成为必然,研究泛长三角空间结构演变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其空间发展态势,从而为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提供问题依据。以场强模型为基石,根据扩散理论,构建了场对数扩散效应模型,从城市场这一新视角分析了泛长三角区域空间演进过程。泛长三角城市影响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疏点-“之”-“几”-“皮皮虾”-“鳊鱼”5种空间形态;根据这一空间形态极其演变规律提炼出疏点类型、散块类型、条带类型、团块类型、板块类型五种空间结构类型;在此基础上,由“以点建轴,以轴布面”思想,以产业结构整体升级为引导,对泛长三角区域进行空间整合,形成由三级中心城市、三级发展轴线以及内核城市群、邻接城市群和外缘城市群组成的核心-边缘结构三级产业城市群。  相似文献   
509.
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2013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效率进行测度评价。结果发现:长沙、天门、常德、黄冈、南昌、景德镇、武汉、娄底、新余、衡阳、仙桃、鄂州、潜江和九江为城市效率相对高水平区;抚州、湘潭、鹰潭、上饶、岳阳、黄石、荆州和株洲为城市效率相对较高水平区;萍乡、宜春、益阳、吉安、咸宁、孝感、襄阳、宜昌和荆门为城市效率相对低水平区。在此基础上,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效率的空间分异特征,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效率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特征,但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10.
岩溶地下河流域表层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蓝家程  孙玉川  师阳  徐昕  袁道先  胡宁 《环境科学》2014,35(8):2937-2943
采集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农田土壤(0~20 cm),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C)测定了土壤样品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含量,分析其含量和组成,污染水平及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流域内不同地点表层土壤16种PAHs总量变化范围为277~3301 ng·g-1,平均值为752.6 ng·g-1±635.5 ng·g-1,所有样品均遭受污染,其中57%为轻污染,29%为污染土壤,而14%为重污染.多环芳烃的组成以2~3环为主,占总量的28.72%~72.68%,平均值为48.20%;4环和5~6环含量分别为7.77%和34.03%.土壤PAHs含量与有机质(SOM)含量显著相关,而与pH值相关性不强.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流域内土壤主要来自交通排放与煤炭、石油及生物质燃烧的混合源以及石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