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29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85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73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灾害类型及防灾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中上游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多年来这一地区生态环境加剧恶化,严重影响经济的稳定增长。本文从该区的特点出发,论述了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12.
永定河上游主要河流地表水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志江  郑斌  汪涛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6):1338-1347
2022年冬奥会水质安全保障是目前永定河上游水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通过对2013—2017年永定河上游张家口地区河流水质的长期监测,研究永定河上游张家口地区主要河流地表水水质时空变化及其主要污染物年通量。结果表明:(1)2017年永定河上游张家口地区洋河上游水质清洁,中下游水质中度污染;清水河上游水质清洁,下游水质轻度污染;桑干河水质清洁。(2)不同河流水质年际变化差异明显。其中,洋河上游年际变化较小,中下游水质趋于恶化;清水河和桑干河水质波动较小;全流域五年综合污染指数为0.82,对应水质级别为轻污染。(3)洋河和清水河水质季节变化明显,而桑干河水质季节变化不明显。洋河夏季水质较差,清水河上游春季水质劣于夏秋季。总磷和氟化物是永定河上游主要污染物,洋河是污染物主要贡献源,其中总磷贡献率为74%,氟化物贡献率为61%;且总磷是水污染主要的限制因子,一旦污染,治理十分困难,因此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13.
汉江上游暴雨洪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楷 《灾害学》2006,21(3):98-102
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由于汉江上游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和大气环流条件,暴雨洪灾频发。汉江上游是陕西省重点防洪河段之一,中下游地区地处江汉平原.是湖北省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防洪作用更为重要。通过对汉江上游暴雨洪水特性的研究分析,提出了防御措施.可为防汛部门有效防御汉江上游洪水、水资源部门充分利用汉江水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4.
维修是保证飞机能够正常、安全飞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好的工作姿势可以确保维修人员高效、快捷、安全的完成维修任务。在维修活动中以上肢动作居多 ,因此 ,笔者主要介绍了一种在国外比较通行的工效评价方法———快速上肢评价 (RULA)。该方法可以用来快速识别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上肢不利姿势 ,以避免发生上肢损伤。同时笔者还编制了相应的评价软件 ,使得评价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并利用该软件对飞机维修任务进行了实例评价。  相似文献   
215.
通过对超化煤矿13011和21051两个了开采条件相似的综放丽瓦斯治理情况比较分析,得出瓦斯抽放是“三软”特厚煤层高沼综放工作而瓦斯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16.
辽宁大伙房水库上游地区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LS的支持下,建立空间信息库,采用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选取斑块大小,分维数,景观破碎度和景观优势度,均匀性,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大伙房上游地区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区内景观空间格局基本构型以森林为主的景观结构,景观生态体系功能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217.
吴小杰  胡碧池 《地球与环境》2005,33(Z1):216-220
通过对崇左地区地质调查及厂址岩土工程勘察,围绕厂址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岩溶,从发育条件、发展历史、岩溶形态的分布特点等分析研究厂址区岩溶发育特征,对建厂工程地质条件及岩溶工程的一般规律进行了评价和归纳。  相似文献   
218.
南盘江上游生态环境现状及其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盘江上游生态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产生了水体的非点源污染。为此,必须积极造林,改变树种单一结构,严格管理以加强森林建设;兴建水库,坡地改梯田,合理规划,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小流域以控制水土流失;同时控制农药使用,以协调农业生产与水源地水质保护。  相似文献   
219.
滇西地区基性 超基性岩、碱性岩中的长石、石榴子石、橄榄石等单矿物及羊拉铜矿区二叠世海相玄武岩的铅同位素组成可以代表原始地幔的铅同位素组成 ,由此确定的该区上地幔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为 2 0 6Pb/2 0 4Pb =1 7.877~1 8.5 0 6,平均 1 8.1 0 8,2 0 7Pb/2 0 4Pb=1 5 .470~1 5 .5 87,平均 1 5 .479,2 0 8Pb/2 0 4Pb=3 7.797~ 3 8.5 67,平均 3 8.1 77。研究发现 ,由于受地壳物质的混染和成岩后U、Th衰变产生的放射成因铅的影响 ,这些幔源岩石全岩铅同位素组成已不能代表原始上地幔的铅同位素组成 ;金顶铅锌矿床的铅并非上地幔来源 ,而是相当于下地壳来源的铅与兰坪盆地沉积岩铅二者的混合铅。  相似文献   
220.
植物根系对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以决定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土壤内在性质为表征指标,以长江中上游几种常见的水土保持林为对象,就植物根系对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根系能够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且主要通过d≤1mm的须根发挥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活根提供分泌物,死根提供有机质,作为土壤团粒的胶结剂,配合须根的穿插挤压和缠绕,使土壤中直径d>7mm、d=7~5mm和d=5~3mm3个大粒级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增加,同时既增加了土壤的总孔隙度,又提高了土壤抗冲击分散能力和结构、孔隙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土壤饱和渗透系数.与无林裸地相比较,林地中表征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土壤各理化性质改善值(Y),与土壤中d≤1mm须根量(Rw)之间服从Y=a+bRw的线性关系.本文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模型,并比较了不同林型根系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