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7篇
  免费   387篇
  国内免费   719篇
安全科学   562篇
废物处理   92篇
环保管理   839篇
综合类   2037篇
基础理论   574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64篇
评价与监测   148篇
社会与环境   512篇
灾害及防治   24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8篇
  1975年   7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环境工程》2015,33(1)
针对注烟道气稠油热采中管道输送烟道气酸凝结问题,以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为基础建立了烟道气沿管道流动与传热计算模型,计算了烟道气沿管道的压力分布、温度分布和酸凝结点距离,分析了不同入口参数和烟道气成分对管道中烟道气的压力、温度、酸凝结点的影响。结果表明:SO3或水蒸汽含量增加时,烟道气酸凝结点温度提高,凝结点距离减小;入口烟道气压力提高,烟道气压降变小,温降不变,酸凝结点距离减小;入口烟温升高,压降和温降都增大,酸凝结点距离增大;保温层厚度增加,温降减小,酸凝结点距离增大。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减少烟道气中SO3或水蒸汽含量可以有效地增大酸凝结点距离,减轻管道腐蚀问题。  相似文献   
402.
The nitrogen balance can serve as an indicator of the risk to the environment of nitrogen loss from agricultural land. To investigat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nitrogen application and its potential threat to the environment of the Haihe Basin in China, we used a database of county-level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to calculate agricultural nitrogen input, output, surplus intensity, and use efficiency. Chemical fertilizer nitrogen input increased by 51.7% from 1990 to 2000 and by 37.2% from 2000 to 2010, concomitant with increasing crop yields. Simultaneously, the nitrogen surplus intensity increased by 53.5% from 1990 to 2000 and by 16.5% from 2000 to 2010, presenting a continuously increased environmental risk.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decreased from 0.46 in 1990 to 0.42 in 2000 and remained constant at 0.42 in 2010, partly due to fertilizer composition and type improvement. This level indicates that more than half of nitrogen inputs are lost in agroecosystem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although the improvement in fertilizer composition and types has partially offset the decrease in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the environmental risk has still increased gradually over the past 20 years,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in crop yields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achieve a better nitrogen balance through more effective management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risk, decrease nitrogen surplus intensity, and increase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without sacrificing crop yields.  相似文献   
403.
In order to fi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ntrol diatom bloom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utrient uptake in diatoms is needed. A study of P and Si-uptake kinetics for diatom species from two light regimes was conducted at low (LL), moderate (ML) and high light intensities (HL) (2, 25 and 80 μmol photons/(m2·sec)),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 uptake of diatoms was heavily influenced by historic light regimes. P affinity changed with growth and photosynthetic activity. The lowest half saturation constant for P uptake (Km(P)) was under HL for high-light adapted diatoms while the lowest half-saturation constant for low-light adapted diatoms was observed under LL. The Si half-saturation constant (Km(Si))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light intensities for pennate diatoms but decreased for centric diatoms. Diatom volumes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maximum Si uptake rates (Vm(Si)) at HL and Km(Si) at ML and HL for six diatom species. Our results imply that when we assess the development of diatom blooms we should consider light intensity and cell volume in addition to ambient Si or P concentr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ght intensity and P-uptake suggests that we can find suitable methods to control diatom blooms on the basis of reducing phytoplankton activity of P-uptake and photosynthesis simultaneously.  相似文献   
40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河流生态河岸日益受到重视.从城市河流河岸的现状分析,到国内外城市河流生态河岸的研究,包括城市河流生态河岸的规划与实践,较为全面的体现了城市河流生态河岸的结构与功能,并提供了亚热带城市河流生态河岸的研究案例,基于亚热带的气候条件及研究基础,为亚热带城市河流生态河岸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5.
利用静态箱法研究了夏季降雨对上海市城市草坪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晴天上海市城市草坪是N_2O和CO_2的源,CH_4的汇;降雨会削弱N_2O和CO_2排放,使得草坪由CH_4的汇转变为排放源。N_2O通量在晴天和雨后分别为1.37±3.47和1.06±2.67μmol/(m2·h),CO_2通量在晴天和雨后分别为13.33±8.59和6.46±2.61mmol/(m~2·h),CH_4通量在晴天和降雨后分别为-0.08±3.77和0.22±6.27μmol/(m~2·h)。明暗箱对比实验显示,草坪生态系统能有效缓解土壤对大气N_2O和CO_2的贡献。N_2O和CO_2通量与光合有效辐射和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CH_4和二者相关性不显著。降雨通过降低光合作用和温度,间接削弱城市草坪CO_2和N_2O的排放。降雨可能通过提高含水率抑制城市草坪对CH_4的吸收,促进其排放。  相似文献   
406.
为了解城市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对策问题,文中介绍了城市环境噪声的现状及危害程度,主要包括了环境噪声及污染现状和城市环境噪声对城市市民的危害,探讨了城市环境噪声的管理问题,主要包括环境噪声法和地方性法规的制定、环境监察部门能力建设,最后提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对策,主要提出了健全完善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环境噪声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完善衔接配合工作机制和利用强化环境噪声监管、落实铁腕治污,保证城市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407.
结合案例分析交通噪声对临路高层建筑声环境的影响,随着楼层的变化,噪声贡献值呈现抛物线型变化。在第3层~第5层处噪声值达到最大,然后随着楼层增加噪声值逐渐减小;此外低楼层处夜间噪声超标严重。在隔声设计时应重视噪声最大值出现的位置及夜间时段的噪声影响,增加声屏障的高度对提高低楼层隔声效果有较明显作用。对于临路高层建筑,单一的声屏障措施的降噪效果有限且有众多限制因素,采取声屏障+隔声窗措施有较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408.
恶臭污染评价方法及来源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恶臭作为一种环境污染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概述了恶臭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如臭气强度评价法、臭气浓度(或臭气指数)评价法、臭气扩散模型预测评价法,同时从谱图恶臭污染源识别和源解析模型识别技术两方面介绍了恶臭污染物源解析技术,为恶臭污染事故诊断分析、定性恶臭污染物来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最后通过分析目前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09.
199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耕地资源变化及驱动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快速的地区之一,虽耕地资源秉赋较好,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耕地问题显得十分严峻。以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90~2012年相关数据,以市域为单元分析了耕地资源变化和实际利用强度的时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1990~2012年,长三角地区的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呈现周期性的下降趋势,以"快-慢-快-慢-慢"的循环模式逐步降低;(2)长三角地区耕地实际利用强度大体呈现"北强南弱"分布规律,在空间表现上,原来集中连片的 "高-高"、"低-低"格局正逐渐破碎化,开始出现斑点镶嵌式格局;(3)长三角地区的人口、二三产业比重和城市化水平均对耕地面积变化起到显著作用,其弹性系数分别为-0.216、-0.194和-0.203,而人均GDP与耕地面积则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10.
利用2000~2010年共11期MODIS地表温度资料和多源多时相的遥感影像分类结果揭示武汉城市群的夏季热岛效应,反演并计算出10 a间武汉城市群日间和夜间的热岛强度变化、土地覆盖类型和城镇用地面积。在对不同时相的地表温度数据进行热岛指数归一化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武汉城市群热岛的分布特征及年代演变,定量分析了武汉城市群以及中心城市武汉市不同热状况区面积的变化和热场的变迁。结果表明,武汉城市群夏季热岛效应较为明显,其中武汉市是主要热源和热中心;自2000年起,武汉城市群城乡温度差异逐步减小,热中心分布向外扩散,城市热岛区域急速扩张,整体热环境趋于恶化;新兴城区的开发增加了武汉市的热源分布,人工表面的增加以及自然表面的减少导致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