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1篇
  免费   800篇
  国内免费   1643篇
安全科学   2162篇
废物处理   253篇
环保管理   1285篇
综合类   4719篇
基础理论   802篇
污染及防治   698篇
评价与监测   434篇
社会与环境   578篇
灾害及防治   46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314篇
  2019年   276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313篇
  2016年   369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537篇
  2012年   755篇
  2011年   751篇
  2010年   586篇
  2009年   639篇
  2008年   431篇
  2007年   692篇
  2006年   650篇
  2005年   543篇
  2004年   458篇
  2003年   402篇
  2002年   371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中国NOx控制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NOx污染呈现总量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主要内容.从NOx的控制制度、排放指标上对我国现行NOx控制体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进一步完善NOx控制制度及标准提出了建议.主要建议有(1)降低NOx控制标准适应当前环境状况;(2)应用科学方法,制订合理的NOx总量控制标准和制度;(3)制订氮氧化物排放标准;(4)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结合.总量控制的实施要注意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的政策取向;总量控制法的基本原理和程序;总量控制结合排放标准控制.  相似文献   
112.
近年来,城市化发展带动了社区建设的蒸蒸日上,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资源的快速消耗及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社区的建设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人类社区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通过对城市型生态社区内涵的分析,探讨了城市型生态社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在该原则指导下结合苏州市区域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与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该基础上以指标体系中的生态建筑子系统为例对其做出详细的指标说明.  相似文献   
113.
In this study, ultrasound was used to control the membrane fouling online in an 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 (AMBR). Short-term running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to explore feasible ultrasonic parameter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hen the crossflow velocity was more than 1.0 m/s, membrane fouling could be controlled effectively only by hydrodynamic methods without ultrasound. When ultrasound was applied, an ultrasonic power range of 60–150 W was suitable for the membrane fouling control in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mbrane fouling was controlled so well that membrane filtration resistance (ΣR) could stay at 5 × 1011 m−1 for more than a week with the crossflow velocity of 0.75 m/s, which equaled the effect of crossflow velocity of more than 1.0 m/s without ultrasound. Translated from Techniques and Equipment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2006, 7(4): 25–29 [译自: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相似文献   
114.
经测定,某航次船上饮用开水中亚硝酸盐的浓度为0.180mg/dm^3,超过GB8537-87标准35倍;冷自来水中为1.76mg/dm^3,超标350倍。航次结束后,从码头自来水管取的四份水样中亚硝酸氮则全部未检出。本文报道了船上饮用水与生活用水受到具有致癌性的亚硝酸盐污梁,并为消除亚硝酸盐污染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5.
活性炭吸附与生物活性炭脱臭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中恶臭气体的组成与特性,比较分析不同情况下活性炭吸附与生物活性炭的脱臭效果。当干活性碳总处理气量达到1.3m~3/g时,出现穿透。将吸附饱和的活性炭填料塔转为生物滴滤反应器后,仍能较快的实现挂膜生长,达到满意的处理效果。直接运行的生物活性炭滴滤器对H_2S的处理效率在95%以上,并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H_2S平均出口浓度为0.052mg/m~3。循环液pH值与盐度在一定范围内对系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6.
区域水环境污染预警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深入分析水环境污染预警系统的目的,结构,实现以及各子系统的耦合,提出区域水环境污染预警系统应由区域内多个主要预警中心组成,每个预警中心包括通讯子系统,技术支持子系统,应急风险分析和决策支持子系统等。区域水环境污染预警系统的实现由实时处理和离线处理2个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现场流量,蒸发,降雨实时信息的收集,数据的传递和接收,预警模型计算和输出,决策管理,后者包括历史数据和区域特征输入,预警模式选择;参数率定等。目前建立预警系统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实时信息的获取和系统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相应地,对系统的持续改进也就是要加强信息交流,提高模型的识别能力,扩展系统的评价与决策功能等。  相似文献   
117.
活性污泥系统动力学模拟方法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活性污泥法的应用现状和污水中氮磷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使得传统数学模型已满足不了目前的要求,需要对活性污泥系统复杂的动力学规律进行有效模拟。文章在综合分析活性污泥动态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3种占主流地位的模型: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混合模型。这3种模型在污水处理的设计、运行控制和工艺优化等方面各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18.
全球环境变化的系统研究方法浅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文总结和分析了数据获取现代技术手段、地理信息系统、数学模型和地学信息图谱的研究进展,从地球信息科学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全球环境变化的系统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9.
浅谈海上油井安全阀及其控制系统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实际生产条件,为全面推行海上安全环保、节能与清洁生产,在油井上安装了太阳能安全阀控制系统,对油井生产与安全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0.
A/O-化学除磷工艺中DMBR动态膜成膜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动态膜原理,将0.1mm孔径无纺布为膜材的动态膜反应器(Dynamic Membrane BioReactor,DMBR)应用于A/O-化学除磷工艺之中,在动态膜反应器内完成泥水分离。试验测试了曝气强度、初始膜通量和污泥浓度对动态膜成膜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强度和初始膜通量是影响成膜的关键性参数。当曝气强度≥60m^3/m^2·h或初始膜通量≥70L/m^2·h,2h内均不能形成截留性能良好的动态膜。在VSS/SS较低的污泥系统中,适宜的成膜条件为:曝气强度≤40m^3/m^2·h;初始膜通量≤40L/m^2·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