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79篇
基础理论   119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通过植物监测,对连云港市郊局部地区果树、蔬菜等连年来品质产量下降的原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大气中氟化物(HF)含量高,局部以化工为主的地区污染较为突出,已对果树、蔬菜造成直接危害。此外,二氧化硫(SO_2)及其复合污染也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12.
杭州市郊蔬菜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63,自引:1,他引:63  
对杭州市郊4个主要蔬菜基地的土壤中的重金属铅、锌、铜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利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来评价杭州市郊蔬菜地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质量状况。结果发现如以自然背景值为评价标准,则蔬菜基地土壤中的重金属超过污染指标,污染程度为Pb > Cu > Zn;如以国家《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标准》为评价标准,则蔬菜基地土壤中的重金属未超过污染指标,污染程度为Zn > Cu > Pb;在4个调查区中,拱墅区土壤重金属大于其它3个区。  相似文献   
313.
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高效提取净化蔬菜、水果中残留硫双威的前处理方法和用火焰光度检测的气相色谱法。该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4mg·kg^-1,在蔬菜,水果中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0-106.7%和94.5-104.2%,变异系数分别为2.57-6.05%和2.74-5.83%。  相似文献   
314.
酸雨,降尘对莴苣和小白菜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用酸雨(A)、降尘(D)、酸雨和降尘(A+D)处理生长在紫色中性土和紫色酸性土上的莴苣和小白菜,以研究3种处理对2种蔬菜中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可提高莴苣中的SOD和CAT的活性,且以(A+D)处理最为明显.与CK相比,在酸性土中,(A+D)处理可使SOD活性提高11.1%~21.2%,CAT活性提高15.5%~22.7%;3种处理可使小白菜POD活性提高,其中中性土(A+D)处理可使POD活性比CK提高50%~52%.  相似文献   
315.
降尘、酸雨及其复合污染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降尘、酸雨可降低酸性紫色土莴笋茎、叶鲜重3.9%—14.4%;复合污染对莴笋的减产量增大,且以酸性紫色土为高,降尘、酸雨对蔬菜的促长作用使莴笋早衰减产、小白菜增产。酸性紫色土各处理较对照明显提高两种蔬菜叶细胞透性(电导值、K~+外渗增量达9.5%—127.7%),作物种类间变化规律不同。复合污染明显使两种蔬菜V_c和水溶性氨基酸降低、莴笋硝酸盐增高,蔬菜品质变劣。,酸性土r=0.9646-0.9739)。同产量结果相似,酸性紫色土上蔬菜的根重绝对量大大低于石灰性紫色土。可见在pH5.2的酸性紫色土上不宜种植抗逆(酸)性差的蔬菜作物,尤其是在降尘-酸雨复合污染条件下更是如此。否则,必将形成一个典型的逆境农业生态系统。2.3降尘、酸雨及其复合污染对蔬菜叶片细胞透性的影响降尘、酸雨各处理使酸性紫色土上莴笋叶片电导值、K+浓度较CK分别提高27.7%—59.0%和9.1%—27.3%(表5),表明叶细胞膜可能受到不同程度损伤,膜内物质容易外渗[12],影响植物正常生长、降低产量,石灰性紫色土虽3个处理植株叶片电导值也明显高于CK8.4%—59.7%,但K+浓度下降8.0%—25.0%(A处理除外),  相似文献   
316.
珠江三角洲典型地区蔬菜硝酸盐与亚硝酸盐污染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典型地区中山市大型蔬菜生产基地中9种蔬菜30个样品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污染现状,初步摸清了蔬菜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污染状况。并以WHO/FAO规定的日允许摄入量换算得到的标准评价了其主要蔬菜品种的硝酸盐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菜心→白菜>芥菜→空心菜→生菜→瓜果类,菜心、芥菜和白菜为严重污染,生菜与空心菜为重污染,瓜果类蔬菜为轻污染;亚硝酸盐含量普遍较低,均未超标。因而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控制该地区蔬菜中的硝酸盐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317.
阐述了石鼓区无公害蔬菜概况,初步研究了发展无公害蔬菜保优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18.
不同使用年限蔬菜大棚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 1、5、8、1 1a棚龄蔬菜大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d、Co、Cr、Cu、Hg、Fe、Mn、Mo、Ni、Pb和Zn的含量。结果表明 :同一使用年限的蔬菜大棚 0~ 40cm土层内重金属元素含量差异很小 ;与棚外土壤相比 ,除 1a棚龄的土壤外 ,多数土壤重金属含量随大棚使用年限的延长而有所增加 ;研究地区的蔬菜大棚土壤尚未发生重金属污染超标现象 ;大量施肥 (复合肥 )可能是导致蔬菜大棚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19.
汽车尾气对土壤和蔬菜中铅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对公路边污染区(离公路50m以内)和对照区(离公路100m以外)土壤和蔬菜铅含量的研究发现,在公路边50m以内汽车尾气明显增加了土壤和蔬菜的铅含量;T检验结果表明污染区和对照区总铅含量有显著差异,有效态铅含量则无显著差异,说明土壤总铅转化为有效态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蔬菜铅含量随蔬菜品种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污染区的莴笋、大葱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区,对照区的包白菜铅含量高于污染区,这可能与不同蔬菜品种的生理特性有关。土壤铅绝对量的增加与车速、车流量有较大的关系;车速快、车流量大,则铅含量增加明显。蔬菜铅含量的增加受车流量、车速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20.
上海市郊蔬菜硝酸盐含量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上海市不同种类和不同种植方式下的蔬菜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以期了解上海市蔬菜的硝酸盐含量现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蔬菜硝酸盐含量(设为Y)由高到低依次为:Y(绿叶菜类)→Y(豆类)→Y(瓜类)→Y(茄果类)→Y(食用菌类);叶菜类的硝态氮含量较高,平均为463.95mg/kg;其次是豆类,平均值为141.91mg/kg;瓜类、茄果类、食用菌类蔬菜的硝态氮平均含量较低,分别为102.38mg/kg,38.81mg/kg,26.29mg/kg。耕作和种植制度均能影响硝酸盐在土体中的积累和迁移,由于管理方式不同,同一种蔬菜品种的NO3^--N质量分数(设为Y)由高到低依次为:y(大棚蔬菜)→y(露地蔬菜)→y(传统自留地蔬菜)。所有样品中叶菜类蔬菜的硝酸盐含量超过一级标准的占57.1%,污染指数最高的达3.50,污染较重;豆类、瓜类、茄果类、食用菌类样品中硝酸盐没有超过一级标准的,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