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6篇 |
免费 | 164篇 |
国内免费 | 16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3篇 |
废物处理 | 20篇 |
环保管理 | 70篇 |
综合类 | 452篇 |
基础理论 | 170篇 |
污染及防治 | 47篇 |
评价与监测 | 35篇 |
社会与环境 | 31篇 |
灾害及防治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56篇 |
2012年 | 55篇 |
2011年 | 55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91.
三峡大坝附近地区有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的小气候环境,有比较丰富的可开垦利用的土地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秭归县因地制宜地建设“河谷平坝保护地蔬菜基地”:和“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两大类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极大地丰富了三峡工程建设区的副食品供应,增加了库区移民的经济收入,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很大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692.
693.
利用厌氧微生物组建技术对重革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工程改造试验.探讨了组建厌氧与好氧微生物的比例、进水水质、进水浓度等因素对改造后系统脱氮、去除COD等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在好氧与厌氧微生物质量比为2∶1,进水水质C/N大于4.0时,组建厌氧微生物的新系统对氨氮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2%和92.1%以上,对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70.6%和46.4%,并且新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大大增强,出水水质稳定并达到了综合废水一级排放标准.对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94.
以温室气体排放源和吸收汇为基础,构建了大学校园温室气体排放量化研究框架,并以辽宁工业大学为例,通过走访调研、IPCC排放清单等方法综合,核算了该高校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结果显示2014年辽宁工业大学校园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为3.89×107kg CO2 eq.,人均排放量为2.02 ×103 kg CO2 eq.,主要排放源为外购热力、电力消耗及垃圾处理.并与国内外其他大学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寻求校园温室气体减排的潜力,可为低碳校园的创建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95.
696.
淮南市矿区部分蔬菜中铅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淮南是一个开采历史达百年的煤炭城市,由于煤矿的开采,煤矸石在地表大量堆积,对矿区周围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为研究矿区蔬菜中铅污染状况及安全水平,在不同开采历史矿区采集煤矸石堆附近耕地上的蔬菜样品,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6种叶菜类蔬菜中铅的含量,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对蔬菜铅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淮南市矿区蔬菜已经受到煤矿开采活动的影响,蔬菜中的铅已经达到中度污染,个别蔬菜污染程度接近重污染。蔬菜中铅的含量随不同的蔬菜品种差异明显,并在区域上表现为废矿井区蔬菜中铅的含量高于老矿井区。 相似文献
697.
为明确日光温室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采用实地固点监测的方法,选取1、5和10 a棚龄的日光温室,分别对其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可吸入颗粒物(PM10)、总悬浮物(TSP)及Cl2、NH3、NO、O3进行监测,并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温室内温湿度、气体浓度变化与外界气象条件变化关系密切,温室内PM10和TSP浓度随棚龄的增大而逐渐升高。不同棚龄温室内Cl2、NH3、NO和O3浓度日、月变化规律一致,Cl2、NH3和O3浓度峰值出现在午后,NO浓度峰值出现在揭苫和盖苫前后,且O3与NO浓度呈负相关(r=-0.964),1、5和10 a棚龄的日光温室内Cl2日平均浓度和NH3日最高浓度均超过国家标准,而NO和O3浓度未超标。温室内PM10和TSP浓度以10 a棚龄温室为最高,1 a棚龄温室为最低。1—2月温室内PM10和TSP浓度最高,且10 a棚龄温室内PM10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98.
降尘、酸雨及其复合污染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降尘、酸雨可降低酸性紫色土莴笋茎、叶鲜重3.9%—14.4%;复合污染对莴笋的减产量增大,且以酸性紫色土为高,降尘、酸雨对蔬菜的促长作用使莴笋早衰减产、小白菜增产。酸性紫色土各处理较对照明显提高两种蔬菜叶细胞透性(电导值、K~+外渗增量达9.5%—127.7%),作物种类间变化规律不同。复合污染明显使两种蔬菜V_c和水溶性氨基酸降低、莴笋硝酸盐增高,蔬菜品质变劣。,酸性土r=0.9646-0.9739)。同产量结果相似,酸性紫色土上蔬菜的根重绝对量大大低于石灰性紫色土。可见在pH5.2的酸性紫色土上不宜种植抗逆(酸)性差的蔬菜作物,尤其是在降尘-酸雨复合污染条件下更是如此。否则,必将形成一个典型的逆境农业生态系统。2.3降尘、酸雨及其复合污染对蔬菜叶片细胞透性的影响降尘、酸雨各处理使酸性紫色土上莴笋叶片电导值、K+浓度较CK分别提高27.7%—59.0%和9.1%—27.3%(表5),表明叶细胞膜可能受到不同程度损伤,膜内物质容易外渗[12],影响植物正常生长、降低产量,石灰性紫色土虽3个处理植株叶片电导值也明显高于CK8.4%—59.7%,但K+浓度下降8.0%—25.0%(A处理除外), 相似文献
699.
Borghetti Soares Jeferson Tiomno Tolmasquim Maurício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2000,5(3):297-318
The cement industry is characterisedby int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throughout itsproduction stages which, together with the calcinationof its raw materials, accounts for significant amountsof greenhouse gases (GHG) emissions. In 1996, theBrazilian cement industry consumed 4.3% of the energyrequired by the industrial sector, contributing over22 Tg (Teragrams) of CO2. The prospects forgrowth in this sector in Brazil indicate risingdemands for fossil fuels, with a consequent upsurge inemissions. This article aims to present the prospectsfor energy conservation in the Brazilian cementindustry through to 2015, taking into account: theintroduction of new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in thissector, the use of waste and low-grade fuels,cogeneration, the use of cementitious materials, andother measures, based on a technical and economicenergy demand simulation model. In all scenarios, wefound that is possible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energy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s for BrazilianCement Industry. Under the market potential scenarios,energy savings vary between 1562.0 to 1900.6 PJ(PetaJoules), with use of cementitious materialsaccounting for around 31% of this total. Fortechnical potential scenarios, use of cementitiousmaterials could represent 51% to 52% of totalachieved energy savings, between 2374.6 to 2803.4 PJ. 相似文献
700.
佛山市郊菜地土壤理化性质与重金属含量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佛山市郊主要菜地土壤理化性质与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菜地土壤呈酸性,有机质含量偏低,而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普遍较高。Cd平均含量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Cu、Zn、Ni、Ph、Cr平均含量都在国家二级标准内,Cd是主要污染因子。pH与速效磷、碱解氮、速效钾存在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关系;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三者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Cu、Zn、Ni、Pb和Cr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它们具有同源关系,并呈现复合污染的趋势;pH与Cu、Zn、Ni、Cr、Cd呈正相关;有机质与Cu、Zn、Ph、Cr表现出中等正相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与所有重金属都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