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9篇 |
免费 | 209篇 |
国内免费 | 19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8篇 |
废物处理 | 21篇 |
环保管理 | 90篇 |
综合类 | 557篇 |
基础理论 | 217篇 |
污染及防治 | 61篇 |
评价与监测 | 41篇 |
社会与环境 | 42篇 |
灾害及防治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68篇 |
2012年 | 71篇 |
2011年 | 66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以上海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采用上游-操作-下游(UOD)表格法,分析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不同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及影响其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过程是温室气体排放源,以吨垃圾净CO2排放量计,达166~212kg.生活垃圾中自含化石碳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最大,CO2排放量为257kg/t;因焚烧发电上网而获得的净减排量为120kg/t;垃圾收运、辅助物料消耗及焚烧灰渣处理等引起的排放量总计为27~45kg/t.生活垃圾沥出渗滤液后续处理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7.7kg/t.节省焚烧过程辅助物料使用和改变焚烧灰渣处置方式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但是减排效果有限.我国各地区电能基准线排放因子存在差异,对焚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0~13%.降低生活垃圾含水率、提高垃圾可发电量是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源汇转换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712.
南京地区农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采集了南京市5县4郊5个环境单元(矿冶区、交通干线、工厂周边、污灌地、农产品基地)共100个样点的农田土壤及部分蔬菜样品,测定了重金属(Pb、Cu、Zn、Cd)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土壤Pb、Cu、Zn、Cd 质量分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6.1~4 138.8、16.5 ~3 375.1、46.0~3 587.6、0.09~17.61 mg/kg。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以矿区周边农田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污灌地和公路沿线农田, 部分农产品基地存在轻度Cd污染,工厂周边农田土壤污染相对较小。19个样点的青菜地上部重金属Pb、Cu、Zn、Cd质量分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1~7.11、5.04~76.42、36.8~364.3、0.04~2.96 mg/kg,同样以矿区周边污染农田的青菜样本重金属含量最高。青菜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含量和总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不合理的矿业开采和冶炼是导致南京地区农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13.
农田固碳措施对温室气体减排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是CO2,CH4和N2O三种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在全球范围内农业生产活动贡献了约14%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58%的人为非CO2排放,不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强化了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源特征,弱化了农田固碳作用。土壤碳库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碳库之一,同时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源/汇。研究表明通过采取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既可起到增加土壤碳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又能提高土壤质量。农田土壤碳库除受温度、降水和植被类型的影响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施肥量、肥料类型、秸秆还田量、耕作措施和灌溉等农田管理措施的影响。本文通过总结保护性耕作/免耕,秸秆还田,氮肥管理,水分管理,农学及土地利用变化等农田管理措施,探寻增强农田土壤固碳作用,减少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合理途径。农田碳库的稳定/增加,对于保证全球粮食安全与缓解气候变化趋势具有双重的积极意义。在我国许多有关土壤固碳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尚不系统或仅限于短期研究,这也为正确评价各种固碳措施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增加了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14.
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与核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大量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制约城市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因素,亟需进行定量核算和分析。开展温室气体清单研究对节能减排和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重庆市为案例,通过清单方法分析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和碳汇,考虑主要能源活动、工业、废弃物处置、农业、畜牧业、湿地过程和林业碳汇,核算排放总量和强度,剖析重庆温室气体排放结构和现状。结果显示:1997-2008年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呈现出上升趋势,2008年比1997年增长了2.31倍,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是一次能源消费过程、外购电力和工业非能源过程。此外,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单位产值温室气体排放量却呈现下降的趋势,反映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取得了一定效果。最后根据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改变能源结构和工业结构、提高能效和加强"森林重庆"建设等政策建议,为重庆市转型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15.
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系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开展城市温室气体减排研究十分迫切。重庆作为中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和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其协调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实现模式对广大西部地区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本研究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部结构出发,以经济和人口增长导致的能源消费为核心,构建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中考虑不同投资率下的高、中、低三种经济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设置节能和低碳情景,探求节能水平提高、能源结构改善和碳汇能力增强对未来重庆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产业能耗水平降低即节能情景,是重庆市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途径,对保证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最后本文在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碳汇增加等方面针对重庆未来低碳经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16.
农田温室气体净排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贡献,研究农田温室气体净排放潜力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农田温室气体净排放的涵义,并归纳总结了耕作方式、施肥、水分管理、间套作等农业措施对农田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农田土壤N2O和CH4、农田生产物资的使用所造成的温室气体(主要为CO2、N2O和CH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总体能提高表层SOC含量,减少CH4排放,但减少农田土壤N2O排放的研究尚存在一定的争议,耕作方式亦影响投入,从而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施肥(特别是配施)能提高SOC含量.施氮肥越多,N2O排放量越大,而CH4主要受有机物料的影响较大;水分对减少N2O和CH4排放有相反作用,需综合进行平衡管理;不同的作物品种、间套作模式或促进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此外,本文指出了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注重从系统角度考虑农田温室气体排放,而国内的研究则非常少,提出我国农田温室气体净排放可作为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并对未来研究内容进行了初步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717.
清江流域水布垭水库二氧化碳大气廓线空间分布及其水环境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水库水体二氧化碳源汇变化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选择清江流域水布垭水库为典型示范案例,在2010年5月8日到9日开展了二氧化碳观测实验,获取了水库上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垂直变化以及沿水库中心线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特征。然后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对观测点二氧化碳浓度数据进行空间插值计算,得到整个水库水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与水环境因子空间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布垭水库上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在05 m高度以下最高,然后向上依次降低,其空间分布从水库上游到坝前呈现增加的趋势。同时水库水体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受到表层水温、叶绿素浓度等水环境重要因素的影响,与水温和气温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叶绿素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18.
对兰州市蔬菜基地蔬菜体内As质量比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同一区域土豆、西红柿、茄子、辣椒、豆角、白菜和大葱体内As质量比之间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大葱体内As质量比显著高于其他蔬菜体内As质量比,白菜体内As质量比最低;不同区域相同土豆、西红柿、茄子、辣椒、白菜和大葱体内As质量比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豆角体内As质量比之问没有表现出差异,兰州市七里河区蔬菜基地蔬菜体内As质量比显著高于其他各区蔬菜基地蔬菜体内As质量比,永登县蔬菜基地蔬菜体内As质量比最低.蔬菜体内As质量比与土壤As质量比呈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19.
A2O工艺中N2O的产生与逸散特征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温室气体的问题已经引起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实验室小试,研究了不同污水水质条件下A2O工艺中N2O的产生特征,以及氧化亚氮还原酶编码基因nosZ含量对N2O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2O工艺中的各单元均有N2O产生,其中厌氧池产生量最大,约占总产生量的32%~85%;A2O工艺产生的N2O主要通过逸散进入大气,少量随二沉池出水进入到环境中。N2O的产生量与污泥中nosZ的含量成负相关,而碳源和DO对含有nosZ基因的反硝化细菌有明显的影响,低DO环境和充足的碳源能够极大的促进其含量的提高,从而显著减少N2O的产生量。 相似文献
720.
石油石化企业面临的低碳发展挑战和机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简要介绍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了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与化工和油气储运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碳足迹,列举了石油石化企业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结合石油石化行业的特点和当前国内外形势,从多个方面分析、阐述了石油石化企业面临的低碳经济挑战和机遇。最后,从低碳经济发展时机、发展规划、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关系、科技投入、能力建设、发展重点等方面,对石油石化企业低碳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