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103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张家口市排污工业点源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佳  于慧  刘邵权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6):1402-1415
基于工业污染源普查数据,采用缓冲区分析和热点分析法,分析冀西北张家口市工业点源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工业点源集中分布在以主城区为中心的东南—西北轴上的邻近区县。张北县和宣化区工业点源污染负荷最重。(2)工业点源在永定河水系分布最多,并在洋河流域形成带状分布,高负荷工业点源分布具有临河性、临城性,污染物排放高密度区在张北县、宣化区和万全区。(3)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都主要集中分布在坝下永定河水系,其次是内陆河水系。重度污染行业集中排放源分布在张北、沽源和康保县,轻度污染行业集中排放源分布在坝下永定河水系中洋河与清水河交汇处。通过分析工业点源空间分布格局,以期为政府部门调整规划工业和重点治理水污染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2.
为了研究典型长廊型高层建筑中走廊-前室缓冲区不同参数设置对烟气控制的影响,利用FDS软件建立长廊型高建筑火灾烟气运动模型。利用空气幕配合正压送风在前室门前形成防烟缓冲区,运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分析流量比、空气幕射流速度以及空气幕射流角度对缓冲区防烟能力的影响,得出防烟缓冲区最佳模式为空气幕送风量与前室加压送风量之比为2∶1,空气幕射流速度为8 m/s,空气幕射流角度为30°。与传统正压送风防烟模式相比,防烟缓冲区最佳模式下,前室的平均CO浓度降低了99.99%,平均温度降低了98.47%,防烟缓冲最佳模式使前室加压送风量减少了1/3,楼梯间加压风量减少22.56%,节约了送竖井的地面积,减少了进入走廊和火场区的送风量,使排烟效率提高了8.76%。  相似文献   
113.
以松花江流域省界缓冲区典型监测断面数据(2007-2014年)为基础,利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流域水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年变异系数和相关系数探究水质年际、年内变化趋势.根据监测断面数量和Ⅲ类及以上水比例变化情况分析省界缓冲区水质状况.根据水质特点确定主要超标项目,结合单因子评价法分析主要监测断面的水质类型、年际变化情况,并对监测指标相关性和超标率进行分析.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松花江省界缓冲区的监管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4.
This study uses data from 46 riparian sites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landscape hydrogeology on patterns of groundwater flux and the buffer width required for effective nitrate removal in humid temperate agricultural regions.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imbalance in the research focus on different hydrogeologic settings. More than 40% of the buffers are located in landscapes with surficial sand aquifers, whereas few buffers have been studied in glacial till and weathered bedrock landscapes which cover large areas. Annual groundwater fluxes for 29 of these sites ranged from <20 L/m/day for buffers on flat sand plains and uplands with fine‐textured deposits to 50‐1,200 L/m/day for many sites with upland sand aquifers. Despite a similar range of water fluxes, buffers in gently to moderately sloping landscapes with <4 m depths of sand sediments reached a 90% removal efficiency within 30‐60 m while sites with >4 m depths required a 150‐200 m width. The width for 90% efficiency in buffers with loamy sand and sandy loam sediments also increased from 10‐20 m with <4 m sediment depths to 50‐100 m for >4 m depths. Limited data for buffers with fine‐textured sediments suggest that 90% of the nitrate flux was often depleted in a 10‐20 m width. Groundwater flux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nitrate removal percent per meter buffer width because of the variation in efficiency that occurred in buffers with similar fluxes in different hydrogeologic settings.  相似文献   
115.
土壤对污染物的缓冲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仕槐  郑仁宏  王应军  吴晓斌 《四川环境》2006,25(4):113-117,126
本文阐述了土壤对污染物的缓冲特性的概念,研究土壤对污染物缓冲性的目的和意义、历史、现状和前景,为土壤污染与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6.
为了摸清晋城沁河流域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及关键驱动因子,于2020年10~11月对山西省晋城市沁河和丹河的62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及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47种,由隐藻门、绿藻门、甲藻门、金藻门、硅藻门、蓝藻门和裸藻门组成.沁河的优势种为小球藻、啮蚀隐藻、尖尾蓝隐藻、具星小环藻、绿球藻和绿色裸藻.丹河的优势种为啮蚀隐藻、史密斯胸隔藻、绿色裸藻、具星小环藻、小球藻和矩圆囊裸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范围0.35~3.15,均值为1.40,Pielou均匀度(J)的范围是0.24~1.00,均值是0.68.丹河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高于沁河,沁河晋城段中游和丹河晋城段中下游浮游植物均匀度指数最低.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河岸缓冲区林地面积比例是影响沁河绿藻门绿球藻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绿色裸藻的分布主要受硝态氮、总磷和河岸林地面积比例的影响,具星小环藻的分布主要受城镇建设用地的面积比例和温度的影响,小球藻、啮蚀隐藻和尖尾蓝隐藻主要分布受农村聚落用地和耕地面积比例的影响.丹河啮蚀隐藻和具星小环藻的分布主要受pH和硫酸盐影响,绿色裸藻主要受河岸城镇建设和草地面积影响,矩圆囊裸藻主要受林地面积比例和Cl-影响最大,史密斯胸隔藻的分布主要受水温和耕地面积比例影响最大,小球藻主要受氨氮和耕地面积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7.
李祥  陈宗姮  黄勇  袁怡  刘忻  张大林 《环境科学》2015,36(11):4189-4194
利用已经启动并达到稳定运行的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研究了HCO-3对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脱氮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N比由2降低到0.17时,因HCO-3投加量的限制,亚硝化区和厌氧氨氧化区p H值大幅下降,从而导致各区域氮素转化效能受限.联合工艺的氮去除速率由1.3 kg·(m3·d)-1下降到0.40 kg·(m3·d)-1,下降幅度达到69.3%.在联合脱氮工艺运行过程中,降低HCO-3对亚硝化菌、厌氧氨氧化菌和硝化细菌活性的影响依次下降.当C/N比恢复到1时,联合工艺的脱氮效能很快恢复到1 kg·(m3·d)-1,说明短期内HCO-3限制对联合工艺氮素转化效能的影响能够快速恢复.通过拟合后发现,进水C/N比值与联合工艺脱氮效能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8.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on twin-roll casting of aluminum–steel clad strips are presen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energy-sav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for a clad material of this metals combination was implemented. Besides the experimental equipment and processing details, the results of metallographic, electron microprobe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alysis of the aluminum–steel interface are shown. The pack rolling and deep-drawing tests of the twin-roll cast clad strips were performed to check their applicability for a further processing using plastic deformation. In addition adhesive strength of the bond was tested. The performed analysis have shown the formation of a continuous, thin and uniform layer of intermetallic phases on the materials interface of approx. 3 μm thickness having an adhesive strength over 70 MPa.  相似文献   
119.
利用基质材料混合种子以改良种子生长环境成为生态修复中施工方便、生态修复效率较高的一种方法。基质组分和配比是研究中的重点,文章以乌鲁木齐煤田灭火区为研究区,选择粘合剂、保水剂、羊粪、复合肥、秸秆和铺设厚度,利用正交试验设置试验方案,通过植物指标的极差和方差分析,获取研究区生态恢复的优方案和基质对指标的影响,为乌鲁木齐煤田灭火区生态修复提供新的方法。结果表明:(1)对1个月后的盖度、高度和密度而言,E(秸秆)是植被盖度的主要影响因子,具有极显著性。B(保水剂)是高度和密度的主要影响因子,呈极显著性。(2)对4个月后的植被生物量和盖度、高度和密度而言,D(复合肥)是3个生物量指标和密度的主要影响因子。E(秸秆)是盖度和高度的主要影响因子,B(保水剂)、D(复合肥)、E(秸秆)和F(铺设厚度)对盖度和高度都具有显著影响。(3)利用综合平衡法,根据多数倾向和经济节约原则及因素对指标的重要程度,选择优方案为A3B2C5D4E4F3。  相似文献   
120.
通过对SDS浓度、孵育温度和孵育时间3种提取条件的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SDS溶液的提取土壤中残留Bt蛋白的方法(简称SDS法).在ρ(SDS)为2 g·L-1、孵育温度为50℃、孵育时间≥4 h条件下,采用SDS法可有效地从不同类型土壤样品中提取残留Bt蛋白,提取效果明显好于碳酸盐法、人造蠕虫肠道蛋白提取液法和PBST(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with Tween-20)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