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33篇
安全科学   90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282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66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国Ⅲ柴油公交车尾气排放实际道路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车载式尾气排放测试设备对北京国Ⅲ排放标准的柴油公交车在实际道路上的尾气排放特征进行了实测研究,测试时间为10 552 s,行驶里程达到61.97 km,共获得10 552组有效数据,测试数据能够反映车辆在实际道路上的排放特征。车辆在实际道路上尾气排放NOx、CO、THC和PM的排放因子分别为14.12±2.54g/km、8.04±2.51 g/km、0.158±0.022 g/km和3.16±1.73 g/km。研究结果表明,油耗及污染物排放与各行驶工况下的速度、加速度均密切相关,车辆在高速加速行驶状态下易产生高的排放速率。车速小于10 km/h时排放因子远大于车速较快时的排放因子,车辆在加速时的排放因子最大,减速时最小。车辆在30 km/h~50 km/h速度区间内等速行驶时,油耗与排放因子最为经济且环境友好。测试车辆排放的颗粒形态主要集中在累积模式,属于纳米或超细微粒。  相似文献   
202.
通过van Aerde速度-流量模型模拟和交通流量调查获取了阳泉市路网的车流量、车型构成和车速基础数据,利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基于实际交通流量数据、机动车排放因子和路段,构建了阳泉市道路机动车排放清单,并分析了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结果表明:2017年阳泉市道路机动车排放的CO、HC、NOx、PM分别为4.56×104、0.96×104、1.76×104、0.024×104 t。按道路类型划分,高速公路(含城市快速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较大,CO、HC、NOx、PM排放量分别占排放总量的48.4%、48.9%、40.0%和34.3%;按车辆类型划分,小型客车是CO、HC排放的主要贡献者,重型货车是NOx、PM排放的主要贡献者;按排放阶段划分,国4机动车排放的CO和HC占比较高,国3机动车排放的NOx和PM占比较高;按区县划分,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为盂县,其次是平定县和郊区。机动车在道路上的实际排放量与道路类型、道路所属行政区域及车辆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3.
城市道路机动车排放总烃与非甲烷烃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西安城市道路隧道中设三个监测点对进入隧道的机动车排出的总烃(THC)和非甲烷烃(NMHC)浓度进行连续5天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城市机动车排放的碳氢化合物以非甲烷烃为主,非甲烷烃占总烃的825%,汽车排放THC和NMHC之间有极好的线性相关,用统计回归方法得出了机动车排放总烃和非甲烷烃的换算公式  相似文献   
204.
绿色机动车—燃料电池汽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紫峰  陆天虹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12):551-553,557
简要叙述了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特点,主要有:能量转化效率高,CO2排放量比内燃机汽车低,基本不产生有毒气体,不要充电。在此基础上较详细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燃料电池汽车研究现状,并针对上海市机动车污染严重的现状,提出了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及其相关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5.
确定卫生防护距离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总结了石化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编制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经验,对确定卫生防护距离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石化装置废气无组织排放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6.
广州市在用汽车排气检测执行新标准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州市机动车排气检测工作中,对在用汽车(指已上牌的汽车)在路检、抽检、复测和被举报冒黑烟车辆检测已经全面执行GB 18585-2005和GB 3847-2005国家新标准。文章对执行新标准实际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和检测结果作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7.
为进一步优化柴油机燃烧过程,减少燃烧污染物排放.围绕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废气再循环技术)废气组分和废气温度等系统参数对柴油机燃烧特征的影响机制,采用试验与模拟相结合方法,分别研究了通入废气、N2、CO2时以及不同EGR废气温度时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影响,阐明了燃烧关键中间产物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①通入CO2时,柴油机的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放热率峰值最低,滞燃期最长,燃烧持续期最短,·OH、H2O2、CH2O·和CO等关键中间组分的生成规律与通入N2时相反.②通入N2时,柴油机的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放热率峰值最高,滞燃期最短,燃烧持续期最长并;并且通入N2时,·OH的峰值最高,形成时刻最早,H2O2、CH2O·以及CO的峰值均有所降低且形成时刻提前.③随着废气温度增加,缸内最大爆发压力降低,放热率曲线由单峰向双峰分布发展,放热率峰值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滞燃期缩短,燃烧持续延长,缸内·OH、H2O2、CH2O·以及CO的峰值均有所降低,并且生成的区域范围变窄.④废气成分中,CO2对燃烧过程和关键中间产物的影响最大,是阻滞燃烧反应的主要气体成分,通过控制EGR废气成分和温度可以有效改善柴油机燃烧过程,拓宽EGR技术的工况使用范围.研究显示,EGR废气成分对燃烧中间产物的自由基衍化历程影响较大,有必要进一步开展EGR废气成分预处理研究,精确控制EGR废气温度,有助于改善燃烧过程,控制排放污染物中间产物的生成历程和排放量.   相似文献   
208.
基于COPERT模型的江苏省机动车时空排放特征与分担率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李荔  张洁  赵秋月  李慧鹏  韩军赞 《环境科学》2018,39(9):3976-3986
利用COPERT模型和Arc GIS技术建立了江苏省2015年1 km×1 km、小时分辨率的机动车网格化排放清单.采用改进的"标准道路长度"方法,利用路网信息以及拥堵延时指数的月变化、周变化和日变化数据提高清单的时空分辨率.基于COPERT模拟结果分析了分车型、排放标准以及道路类型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分担率.结果表明,江苏省2015年NOx、HC、CO、PM_(2.5)、SO_2、OM和BC的排放量分别为49.09、16.63、161.48、1.69、0.19、0.36和0.67万t,其中苏州和徐州排放量占比之和达34%~45%;HC蒸发排放量为2.02万t,占HC排放总量的12%;小型客车和摩托车对于HC和CO排放量的分担率最大,均超过30%;重型柴油货车对NOx、PM_(2.5)、SO_2、OM、BC的分担率在36%~54%之间,远高于其他车型;苏州和徐州的重型和中型柴油货车是NOx、PM_(2.5)的最主要排放源;国Ⅲ标准柴油车对NOx、PM_(2.5)、SO_2和BC的分担率均最大,在42%~55%之间;国Ⅲ标准重型柴油货车和国0标准中型柴油货车是全省NOx、PM_(2.5)、OM和BC的首要和次要贡献车型,两者分担率之和在40%~56%之间.国0标准摩托车对全省HC和CO排放的分担率较高,约为16%.  相似文献   
209.
介绍了碳纤维束汞膜微电极的制作过程,研究此电极的伏安特性,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汽车尾气中的铅含量,确定适宜的实验条件,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检出限为0.1ng.ml^-1,线性范围1.0-20ng/ml^-1,相对标准偏差9.4%。  相似文献   
210.
汽车尾气和大气中C1—C4烃类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熔融性Al2O3/KCl大孔径毛细管柱,用气相色谱直接进样方式,对汽车尾气中的低碳烃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监测。在汽车尾气中检出了32个色谱峰,对其中的10种烃类化合物进行了定量测定。浓度在25μg/L-20mg/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样品的回收率为85.0%-115.0%;最低检出浓度为25μ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