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44篇
安全科学   48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476篇
基础理论   78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SPAMS)及多种在线设备于2017年春季对成都市大气污染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成都市春季PM2.5和PM10的平均浓度分别为(62±25)和(90±40)μg/m3.大气中单颗粒物可分为8类,由于排放源及老化过程的差异,各类颗粒质谱特征和粒径分布差异明显.对选取的细粒子污染、细粒子与粗粒子混合污染(混合污染)及清洁时段的污染特征对比分析发现:(1)钾与元素碳混合颗粒(KEC)的贡献在细粒子污染时段(42.8%~46.3%)明显高于其他时段(28.9%~33.7%);与清洁时段相比,源于燃烧过程的碳质颗粒在混合污染时段贡献降低,但沙尘/扬尘颗粒(DUST)的贡献为各时段最高.(2)相比清洁时段,大多数颗粒与二次无机组分的混合程度在其他两种时段均增强.(3)不同时段成都市气团来向差异明显,西南方向气团在细粒子污染时段占据绝对主导,川南重污染区域对成都市污染贡献重大.  相似文献   
772.
在北京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系统对大气中11种氢氟碳化物(HFCs)开展在线观测研究.2018年1~12月,HFC-23、HFC-32、HFC-125、HFC-134a、HFC-143a、HFC-152a、HFC-227ea、HFC-236fa、HFC-245fa、HFC-365mfc、HFC-4310mee本底数据浓度分别为:(31.9±0.4)×10-12、(22.1±1.7)×10-12、(29.3±1.3)×10-12、(110.2±2.4)×10-12、(24.0±0.3)×10-12、(10.3±0.7)×10-12、(1.59±0.04)×10-12、(0.19±0.01)×10-12、(3.30±0.08)×10-12、(1.27±0.03)×10-12、(0.28±0.01)×10-12;本底数据出现频率分别为:34.5%、23.4%、22.5%、24.6%、24.5%、42.5%、24.3%、46.4%、38.3%、68.1%、77.9%;非本底数据浓度分别为:(39.2±11.1)×10-12、(47.7±21.8)×10-12、(38.6±8.7)×10-12、(137.3±15.7)×10-12、(26.1±2.2)×10-12、(15.9±7.0)×10-12、(2.77±1.11)×10-12、(0.25±0.06)×10-12、(4.10±0.97)×10-12、(1.34±0.06)×10-12、(0.30±0.01)×10-12.HFC-32、HFC-125、HFC-134a、HFC-143a、HFC-227ea本底浓度呈线性上升趋势,年增长率分别为:4.4×10-12,3.8×10-12,7.3×10-12,1.0×10-12,0.14×10-12a-1,而HFC-152a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以CO为示踪物利用示踪物比值相关法估算了HFC-23、HFC-32、HFC-125、HFC-143a、HFC-152a、HFC-236fa、HFC-245fa排放量,分别为6.4,17,14,27,4.0,0.10,1.3kt/a.  相似文献   
773.
新形势下舰载垂直发射装置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国内外舰载发射装置发展的基本概况,得到了国内在舰载垂直发射装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垂直发射装置通用化、系列化程度低;对舰艇的适装性,安全性不能满足多弹种、大载弹量的需求;不能满足对中远程导弹发射的需要;协同作战能力不足;电磁弹射型垂直发射装置在舰艇上的应用还是空白;贮弹量小,远洋作战补给能力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外围化、通用化、系列化、小型化、模块化、并型化垂直发射装置,并对电磁弹射型和中远程垂直发射装置作了阐述。指出了新形势下多型舰载垂直发射装置适装新型舰艇的发展概况,适应了舰艇在未来作战新需求的需要。  相似文献   
774.
利用2017年12月6日~2018年1月3日地面常规气象资料、空气质量6参数、光化辐射资料、气溶胶吸收和散射系数、单次散射反照率、激光雷达反演的气溶胶消光系数与退偏比数据,分析广州地区气象参数变化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和气溶胶对光化辐射的衰减,研究双高(高气溶胶与高O3)污染的形成机理,并从垂直角度探究了双高日边界层内消光...  相似文献   
775.
为了探究白洋淀冬季沉积物好氧反硝化菌群落垂向分布特征、关键物种和群落构建过程,结合好氧反硝化功能基因(napA)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了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物种差异分析、关键物种识别和群落构建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时期白洋淀沉积物高通量测序得到13 845个OTUs,共分为10个门类,其中第一大门类为变形菌门,达到29.03%~94.46%,从表层到底层呈下降趋势;占比前二的纲为β-Proteobacteria和γ-Proteobacteria;占比前三的属为Cupriavidus、Aeromonas和Thauera.微生物α多样性显示垂向分组间表层沉积物Chao1指数最大为3 327.67±621.28,明显高于底层(2 193.96±455.57);中层沉积物Simpson指数最大为0.97±0.013,明显高于表层(0.94±0.029).主成分分析和Venn图显示表层和底层间差异性最显著,Adonis分析表明垂向间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0.001);随机森林分析和网络分析的关键物种有交叉相同的物种(Bordetella),但差异贡献程度最高的物种不同,分别为Ferrimona...  相似文献   
776.
北京市沥青搅拌站VOCs排放清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定量化的排放清单是环境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重要抓手,由于行业规模小、活动水平数据匮乏、测试难度大,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的VOCs排放研究国内文献报导极少.本文构建了一套沥青混凝土搅拌站VOCs排放量核算方法,依据排放特点分环节分别核算VOCs排放量,分析排放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定量分析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并基于目前的污染控制水平和未来行业管控规划,预估2030年北京市沥青混合料生产行业的VOCs排放量,以期为北京市VOCs总量减排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17年北京市沥青搅拌站VOCs总排放量为25.9 t,不确定度为25.6%,其中,沥青储罐的排放量最大,占总排放量的87.2%;顺义、昌平、通州3个区的排放量位居前三,分别占行业总排放量的16.2%、14.4%和14.1%;在时间分布上,5—7月沥青混合料产量最高、VOCs排放量最大;通过情景分析,本研究认为通过出台行业标准和绿色生产技术指南,可大幅削减沥青混合料生产行业的VOCs排放量.  相似文献   
777.
采用CALIPSO卫星level2气溶胶廓线产品,分析了2017年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消光系数和气溶胶类型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HYSPLIT模式研究了秋冬季节污染型气溶胶的输送路径.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内2017年气溶胶光学厚度均值在0.08~0.73之间变化,最大值出现在春季.②气溶胶消光系数分布在0~0.5 km-1的频率最高,4 km以下的气溶胶消光系数高于4 km以上.春、夏、秋、冬四季气溶胶消光系数廓线的最大值分别为0.350、0.243、0.160、0.356 km-1,分别出现在1.23、1.41、2.55、1.12 km高度处.③与春夏季相比,秋冬季节出现污染沙尘型气溶胶的频率更高,分别为23.4%、26.9%,污染大陆型气溶胶主要出现在冬季的0~2 km处,烟尘型气溶胶主要出现在秋季的6~8 km处.HYSPLIT模式模拟结果表明,秋冬季节沙漠腹地上空6 km处的污染型气溶胶与阿克苏、喀什等地区有关,2 km处的污染型气溶胶与和田地区有关,其中,喀什地区可能是沙漠腹地上空污染型气溶胶的主要源区.  相似文献   
778.
皮脂-角质层是有机磷阻燃剂(OPFRs)从环境进入人体皮肤的桥梁,揭示OPFRs在皮脂-角质层中浓度的垂直分布规律,对于准确评估OPFRs的皮肤暴露剂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40名在校大学生为志愿者,基于胶带粘贴技术,分5层采集了志愿者额头皮脂-角质层样品,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测定其中9种OPFRs的浓度.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额头5层皮脂-角质层中Σ9OPFRs的总浓度为1320~3650 ng?m-2,平均浓度为2550 ng?m-2.其中TDCIPP含量最高(933 ng?m-2),TPP最低(3.1 ng?m-2);除TPHP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外(p<0.01),男女额头表面OPFRs负荷无显著性别差异.整体上,9种OPFRs均在表层皮脂中的浓度最高,且随深度增加逐步降低,Σ9OPFRs在5层皮脂-角质层中的浓度变异系数为71%±22%.基于皮脂-角质层第1和第5层中OPFRs浓度估算其皮肤暴露剂量,分别为1.7×10-4 ng?kg-1?d-1和2.3×10-5 ng?kg-1?d-1,存在显著的差异.由此可知,OPFRs在皮脂-角质层中并非均匀分布,基于擦拭法获取皮肤表层皮脂中OPFRs的平均浓度并用于评估OPFRs皮肤暴露剂量,可能显著高估其生物学实际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