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96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423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为分析基坑开挖对临近地铁隧道的影响,以某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结合修正-莫尔库伦本构关系,采用Midas GTS NX构建三维地层结构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基坑开挖前后隧道水平、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及特征点.结果表明:基坑开挖会导致地铁隧道结构产生水平收缩的趋势,隧道最大沉降和隆起点从远离基坑的外侧隧道向靠近基坑的内侧隧道转移...  相似文献   
202.
垂直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树脂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采用垂直厌氧折流板反应器(VABR)处理离子交换树脂生产废水的中试实验装置以及实验研究过程,并着重分析了COD容积负荷和盐分对COD的去除率及出水VFA的影响,并确定了该废水的厌氧产沼气率。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温(37±1℃)环境下,容积负荷在9 kg COD/(m3.d)左右时,HRT为24 h的条件下,VABR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保持在70%左右,平均每去除1 kg COD约产生沼气0.44 m3,且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203.
颗粒物激光雷达在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由于局地污染、沙尘输入、外源性输入与局地污染物相互叠加所导致的3种灰霾污染发生过程,分别选取3个典型案例,采用颗粒物激光雷达对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解析。研究发现,在局地污染发生时,污染物从地面开始垂直向上扩散,扩散高度约1 km。重度污染过程中,气溶胶的日均垂直消光系数随高度的变化背离指数衰减特征,800 m高度处出现消光系数的极大值层,极大值超过2.5 km-1,800 m以下消光系数近乎常数,约为0.3 km-1。这说明,重污染过程中,有一层较厚重的颗粒物分布,使近地面污染物在垂直方向的扩散能力减弱,形成积累效应,造成大面积空气混浊。当有外源性沙尘输入时,激光雷达能够清晰地监测到污染团输入的全过程。沙团突然出现在高空2~3 km。污染团退偏振度较大,超过0.3。随着沙尘粒子的重力沉降,沙团的轮廓在垂直方向上不断地增大。沙团的输入,导致近地面粗颗粒质量浓度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细颗粒。在第3个案例中,激光雷达清晰地监测到高空1.8~3 km突然出现含有大量球形细颗粒的污染团,同时还发现此污染团与近地面的污染物有不同的演化特征。近地面污染物随时间垂直向上扩散,12:00左右扩散高度超过1.8 km。而高空的污染团逐渐沉降进入边界层内,与近地面扩散的污染物相互混合,共同导致本地的灰霾天气。综上所述,激光雷达可以清晰地捕获污染物的垂直结构特征,对不同的致霾过程进行立体解析,实现对大气复合污染的监测和机理研判。  相似文献   
204.
为了掌握竖通道两侧开缝对于通道内热流场的影响,在一32cm(长)×32cm(宽)×200cm(高)的竖通道内进行了旋转热流场实验研究,对比了在不同热源条件下,竖通道侧开缝宽度为3.0cm和3.5cm时,侧开缝底部5cm高区域被遮挡前后通道内热流场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遮挡前相比,遮挡通道侧开缝底部对火焰燃烧和热流场的运动状态都会产生影响。遮挡通道侧开缝底部区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外界冷空气进入通道内,从而减弱通道内的火焰旋转程度,致使燃料燃尽的耗时更长,平均火焰高度降低,其影响程度随着燃料池增大而减弱;遮挡侧开缝底部区域后,造成通道内下部区域中心轴线处的温度降低,最大影响区域在50cm高度附近,而在150cm高度以上基本没有影响;平均火焰高度与燃料池直径之比的无量纲量H/Φ与Peclet数之间的比例系数近似为1.732,并且是否遮挡侧开缝底部区域对于两者之间比例关系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5.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耐火性能试验与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的耐火性能,进行了1个足尺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和足尺的1个普通混凝土柱在竖向恒定荷载和温度场耦合作用下的耐火性能试验研究,2个试件的混凝土设计强度均为C30,2个柱采用相同的轴压比施加竖向荷载。在试验研究基础上,比较分析了2个试件的耐火极限以及各个测点的温度变化、侧向挠度、轴向变形和破坏过程;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件截面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分析,测点温度增量模拟结果与实测温度增量符合较好。研究表明:相同初始轴压比条件下,混凝土强度接近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比普通混凝土柱升温速度慢,具有相对较好的隔热性能;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比普通混凝土柱的抗爆裂性能好,耐火极限长;因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比普通混凝土柱的孔隙率相对较高,在高温作用下其内部蒸汽应力可得到一定释放,由此引起的柱子轴向压缩变形相应也较大;一定条件下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可用于建筑工程。  相似文献   
206.
不同碳源添加量对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垂直流人工湿地小试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碱处理过的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作为反硝化碳源补充材料,探讨了不同碳源添加量对系统COD及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经过碱处理的千屈菜材料可以为人工湿地系统脱氮提供反硝化所需要的碳源,而且具有缓效持续释放的特点。添加此碳源材料可明显提高系统的脱氮效率,最高可提升30.85%,但随着C/N比的增加,硝态氮去除率逐渐降低,C/N比为3、5、8时分别为91.20%、87.72%和84.19%。添加碳源量达到C/N比为3时系统能够发生最大程度反硝化,此时不仅人工湿地系统脱氮效果得到提高,同时人工湿地除磷能力也有所增强。碱处理过的千屈菜材料在本系统中的最适宜添加量为5 g,即100 g/m2(C/N=3),远低于在进水中为满足反硝化所需调控的C/N比(5~8),可以节约外加碳源成本。  相似文献   
207.
2种人工湿地的水力停留时间及净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IVCW)和水平潜流人工湿地(HSCW)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种湿地运行的季节性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参数,并监测了2种湿地在最佳HRT参数下运行时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1)在IVCW中,最佳HRT在春、秋季为8~10 h;夏季为6 h;冬季为12 h。在HSCW中,最佳HRT在春、秋季为10~12 h;夏季为6~8h;冬季为24~36 h。(2)2种湿地对COD的去除率均无显著的季节性差异;湿地进水中NH4+-N/TN比值与TN去除率显著负相关;不同季节下IVCW对TN的去除效果均高于HSCW。(3)水温对TN、TP去除率的影响在IVCW中比HSCW中的明显;水温高时,2种湿地中的TN去除率较高,IVCW中的TP去除率也较高,但HSCW中的TP去除率则较低,它们间均未达到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8.
中国环保行政体制结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保行政体制结构是环保行政组织系统的基本框架,是实现环保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方式。我国长期以来的环保行政体制改革较为关注机构地位提升与管理职能强化,环保行政体制的结构较少得到关注。对环保行政体制结构的分析揭示了在机构地位提升与管理职能得到强化的前提下我国环保行政管理依然面临执法监督难、部门协调难等问难题的深层体制原因。本文首先根据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提出我国环保行政体制的矩阵结构模式,这一矩阵结构在纵向上存在双权威系统,横向上协调关系较为薄弱,从而造成环保监管权威弱化。其次,基于对我国地方环保行政体制改革效果的调查,指出我国环保行政体制结构出的了若干变化。最后,结合我国"十二五"时期落实国家环保意志的基本要求,提出改善我国环保行政体制结构的若干政策建议,即在基层改善体制结构中的双权威系统,并以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创新为大部门体制改革突破点,探索环境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的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209.
In this study the total activity of 137Cs deposited per unit area over the Spanish peninsular territory was analysed using a 150 × 150 km2 mesh grid, with samples taken from 29 points. The deposited activities ranged between 251 and 6074 Bq/m2. A linear relationship was obtained between these values and the mean annual rainfall at each sampling point which allowed a map to be drawn, using GIS software, which shows the distribution of total deposited 137Cs activity across the Spanish mainland. At twelve of these sampling points the vertical migration profile of 137Cs was obtained. These profiles are separated into two groups with different behaviour, one of which includes clay and loam soils and the other containing sandy soils. For both groups of profiles the parameters of the convective-diffusive model, which describes the vertical migration of 137Cs in the soil, v (apparent convection velocity) and D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were calculated.  相似文献   
210.
阐述了矿渣微粉的应用、粉磨工艺和设备现状,并对立式磨生产工艺、立式磨结构和工作原理、袋式除尘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等进行了重点介绍,分析了工程应用实例,认为国产立式磨和袋式除尘器可为矿渣粉磨的节能减排提供可靠的技术和设备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