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238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87篇
综合类   450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6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Purpose: This study collected and analyzed available testing of motor vehicle seat strength in rearward loading by a body block simulating the torso of an occupant. The data were grouped by single recliner, dual recliner, and all belts to seat (ABTS) seats.

Methods: The strength of seats to rearward loading has been evaluated with body block testing from 1964 to 2008. The database of available tests includes 217 single recliner, 65 dual recliner, and 18 ABTS seats. The trends in seat strength were determined by linear regression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seat types were evaluated by Student's t-test. The average peak moment and force supported by the seat was determined by decade of vehicle model year (MY).

Results: Single recliner seats were used in motor vehicles in the 1960s to 1970s. The average strength was 918 ± 224 Nm (n = 26) in the 1960s and 1,069 ± 293 Nm (n = 65) in the 1980s. There has been a gradual increase in strength over time. Dual recliner seats started to phase into vehicles in the late 1980s. By the 2000s, the average strength of single recliner seats increased to 1,501 ± 335 Nm (n = 14) and dual recliner seats to 2,302 ± 699 Nm (n = 26). Dual recliner seats are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single recliner seats for each decade of comparison (P < .001). The average strength of ABTS seats was 4,395 ± 1,185 in-lb for 1989–2004 MY seats (n = 18). ABTS seats are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single or dual recliner seats (P < .001). The trend in ABTS strength is decreasing with time and converging toward that of dual recliner seats.

Conclusions: Body block testing is an quantitative means of evaluating the strength of seats for occupant loading in rear impacts.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e in conventional seat strength over the past 50 years. By the 2000s, most seats are 1,700–3,400 Nm moment strength. However, the safety of a seat is more complex than its strength and depends on many other factors.  相似文献   

142.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热障涂层冲蚀试验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研制热障涂层冲蚀服役环境的模拟装置,来研究冲蚀失效机制。方法通过研制模拟热障涂层高温热冲击的燃气喷枪,在喷枪中设计速度、流量可控的颗粒送料系统,同时在装置中集成裂纹演化实时检测的声发射系统。结果该系统实现了热障涂层冲蚀服役环境的模拟,温度场、裂纹演化损伤参量的同步采集、输出与显示,从而完成了冲蚀服役环境模拟与关键损伤参量实时检测的一体化设计。结论装置能完成热障涂层常温、高温等各种服役温度、各种冲蚀角度、各种冲蚀速度等条件下的模拟试验,并提供较为系统的损伤参量检测数据,为理解热障涂层的冲蚀机理、优化其设计制备提供有效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43.
卢凉 《装备环境工程》2016,13(3):116-120
目的根据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设备的特点,研究LRM模块的载荷分解方法。方法通过仿真和试验方法,对LRM模块所承受的温度和振动载荷进行分解,并详细论述两种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结果将模块载荷分解方法成功运用于某工程系统中,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论 LRM模块的载荷分解方法能够指导其他类似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设备的载荷分解,推动LRM模块合理的独立环境试验及交付。  相似文献   
144.
大尺寸结构振动试验系统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总结了大尺寸结构振动试验系统现状与振动试验方法,解决随着振动试件尺寸的增大而出现的振动试验加载安装尺寸不足和单台振动台推力不足等问题。对国内外主要可靠性试验室针对大尺寸振动试验采取的方法和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分析与比较不同技术和方法对于解决问题的优劣,并介绍了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大尺寸结构试件振动试验案例。总结并介绍了大尺寸结构产品振动试验系统,并对未来大尺寸结构产品振动试验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5.
测量了高平潮、低平潮及两潮位之间三个时段某高桩码头工作平台的振动情况,比较了不同潮位下振动的最大位移值.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海浪对结构振动的位移大小影响明显,得到了工作平台的前三阶自振频率.利用两点差法,根据码头平动记录求取了码头沿垂直轴向的码头扭转分量,经计算码头转角在10-7rad量级,码头扭转的转动中心按照...  相似文献   
146.
根据材料性能的要求,选择环氧树脂为粘合剂,低分子聚酰胺为固化剂,石粉,石英砂,玻璃纤维3种物质为填料,根据优化的配方制成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该材料的硬度约为240HB左右,冲击强度约为30kg·cm/cm^2,均接近于某些金属材料的指标,易成型,并且成本较低,可以用来代替纺织厂有梭织机的某些受撞击比较严重的金属部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7.
本文主要介绍加拿大新的《机动车辆约束系统和加高座椅安全法规》(SOR/2011-16)的相关内容,同时对儿童汽车座椅的研究与测试方法也进行了详细描述,以对我国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8.
我国现阶段生产、生活中触电事故增加,采用故障树的分析方法,对用电设备触电事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得出保护接地在供配电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简要介绍保护接地,并指出目前我国用电设备保护接地中存在的问题及接地故障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9.
目的 获得随机振动的加速度响应谱,提升随机振动与冲击的等效性分析精度。方法 首先,基于维纳-辛钦定理,推导单自由度系统在随机振动基础激励作用下加速度响应均方值的通用表达式;其次,分别推导单自由度系统在理想白噪声和限带非均匀谱随机振动基础激励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均方值;再次,基于3σ准则,推导限带非均匀谱随机振动的3σ加速度响应谱;最后,基于加速度响应等效,通过将装备随机振动条件的3σ加速度响应谱与冲击条件的冲击响应谱进行等效性分析,对GJB 150.18A—2009中的冲击试验剪裁条件进行精细优化。结果 精细优化后,可有效改善冲击试验剪裁条件的工程实施精度。结论 获得了限带非均匀谱随机振动的3σ加速度响应谱,并基于此对GJB 150.18A—2009中的冲击试验剪裁条件进行了精细优化,对于装备合理剪裁冲击试验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0.
矿井通风网络数据可靠性检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时,由于受环境的温度、湿度、压力传递存在时间差以及测点处标高不准确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实测数据,计算所得矿井巷道基础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常用的测量数据检验方法只能对若干条通路进行闭合回路检验,而不能对全矿井通风网络基础参数进行可靠性检验。本文中所介绍的检验方法将风网基础数据输入通风网络解算软件,以实测风量和经过计算所得巷道风阻为基准,实测风量为目标条件,进行计算机通风网络模拟,对全矿井巷道风阻进行连续的优化调整,使通风网络模拟结果与实际测定各巷道风量基本符合,从而实现全矿井风网基础数据的可靠性检验。该方法在某矿进行了实际应用,实践证明此方法科学、准确的获得了全矿巷道风阻参数,为矿井的通风改造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