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40篇
  免费   1041篇
  国内免费   3697篇
安全科学   1061篇
废物处理   343篇
环保管理   4199篇
综合类   9357篇
基础理论   167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642篇
评价与监测   1320篇
社会与环境   852篇
灾害及防治   230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401篇
  2021年   390篇
  2020年   483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376篇
  2017年   547篇
  2016年   698篇
  2015年   741篇
  2014年   797篇
  2013年   1133篇
  2012年   1179篇
  2011年   1202篇
  2010年   909篇
  2009年   885篇
  2008年   720篇
  2007年   1206篇
  2006年   1129篇
  2005年   868篇
  2004年   721篇
  2003年   720篇
  2002年   635篇
  2001年   509篇
  2000年   495篇
  1999年   455篇
  1998年   308篇
  1997年   261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228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46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58篇
  1982年   60篇
  1981年   72篇
  1980年   80篇
  1979年   73篇
  1978年   51篇
  1977年   46篇
  1973年   44篇
  1972年   41篇
  1971年   5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姚琪  黄建洪  杨磊  吴熙  胡学伟 《环境工程学报》2018,12(10):2783-2790
通过硫酸盐生化代谢过程中涉硫组分(SO42-、SO32-、H2S、S2-、S2O32-、微生物含硫)等代谢特性模式研究,揭示了代谢过程中的主要限速步骤及过程代谢产物演替规律。SRB还原过程中限速步骤主要为亚硫酸根转化为硫化氢的过程,利用氮气吹脱硫化氢后,反应终点时各涉硫组分占总硫的51.38%,硫离子的量增加了2.09倍,硫酸根的去除率从83.5%提高到91.24%,亚硫酸根浓度呈现出降低的趋势;pH明显上升,并最终达到8.31,而无吹脱硫化氢的反应器最终pH为6.87。反应器中脱硫弧菌为优势菌,硫化氢被吹脱后,微生物在目、科、属水平上优势菌得到提高,硫化氢的存在抑制了优势菌的增殖。  相似文献   
262.
废水除磷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 ,人们越来越重视污水除磷技术。本文介绍与评述了化学和生物两种除磷方式及其除磷机理和工艺 ,并着重介绍了生物除磷的现状、发展和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263.
农业面源污染是水体中COD、氮、磷等指标的主要来源。它包括农药化肥施用、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对农业源水污染物进行削减是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详细总结国内外现有农业源水污染物削减技术方法,分析对比其优缺点和实用性,筛选出适用于不同农业污染来源的污水处理技术。结果表明,畜禽养殖废水的适宜处理技术有厌氧/缺氧/好氧(A/A/O)、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膜生物反应器(MBR)、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沼气池;农地施肥污水的适宜处理技术有SBR、MBR、UASB;农村生活污水的适宜处理技术有厌氧沼气池、生物滴滤池、人工湿地、稳定塘。  相似文献   
264.
可交易排污许可证在传统的排污许可证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不但对企业选择污染控制手段赋予更大的灵活性,而且可以大大节约水污染控制费用、剌激企业开发并建设更加经济有效的污染控制技术。国外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可交易排污许可证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环境管理手段。水污染排放许可证制度在我国的应用已有一定基础。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可以引进可交易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本文回顾了“可交易水污染许可证制度”的理论分析和国外实践,进而探讨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5.
对含氨氮(NH3-N)的微污染原水,采用自制氧化铁改性石英砂(iron oxide coated sand,IOCS)滤料强化过滤与生物预处理技术联合,进行强化处理与吸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强化挂膜法,生物预处理反应器的生物膜成熟期约为7 d,其对氨氮的去除率为60%~70%,但反应器中存在亚硝酸盐氮积累的现象.IOCS与生物预处理技术联合,对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84.67%,出水NH3-N浓度均低于0.5 mg/L,NO2--N含量趋于0;而普通石英砂(RQS)在同等条件下,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稳定,平均去除率为74.31%,出水NH3-N平均浓度未达标,对NO2--N平均去除率仅有33.29%.在4 m/h滤速工况下,与生物预处理技术联合,IOCS和RQS对NH3-N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4.3%和82.72%.IOCS与RQS的表面形态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前者的表面结构更加复杂多孔,比表面积大,有利于生物牢固附着;后者表面较光滑,比表面积小,挂膜后生物易脱落.  相似文献   
266.
水中氰化物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现场快速测定水中的氰化物。运用比色分析的朗伯 比尔定律和真空工艺设计 ,将复杂繁琐的实验室测试方法和操作程序有机地融合在测试管中。该测试管具有快速、简便和价格低廉等特点 ,测定范围为 0 0 0 5— 0 2 0mg/L。  相似文献   
267.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与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法(EEM-PARAFAC),研究了广州市2014年12月~2015年1月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有机物(WSOC)和类腐殖质(HULIS)的吸光性和荧光光谱特征.结果表明,广州冬季气溶胶中HULIS的芳香性(SUVA254)、腐殖化程度(HIX)和光吸收效率(MAE365)均高于WSOC.利用EEM-PARAFAC从WSOC和HULIS解析出了类富里酸(C1)、类腐殖酸(C2)和类蛋白(C3)这3种荧光组分.其中类腐殖质组分(C1+C2)分别占WSOC和HULIS中总荧光组分的78%和85%,说明类腐殖荧光组分是WSOC和HULIS的最主要组成,且HULIS富集了更多的WSOC中主要的类腐殖组分.另外,灰霾期的WSOC和HULIS表现出更高的芳香性、腐殖化程度和C2组分,说明灰霾期有助于大分子量吸光性有机质的形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WSOC和HULIS的C1组分相对含量与HIX、MAE365、OCsec、K+、SO_4~(2-)和NH_4~+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C2与它们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说明,WSOC和HULIS中C1的降低和C2的增加会引起它们的腐殖化程度和光吸收能力的增强;同时生物质燃烧排放和二次气溶胶过程可能有助于C2组分的增加.  相似文献   
268.
苏南水库硅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为了解我国东南湿润区丘陵山地型水库硅藻的群落结构特征和控制因素,于2015年6月硅藻水华敏感期对苏南地区18座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进行调查,分析了营养盐、水深、库容等因素与硅藻及其它浮游生物的关系.结果表明,硅藻达到轻度水华水平(硅藻细胞含量介于100~1 000万cells·L~(-1))的水库有10座,对供水和景观功能产生明显影响;苏南地区水库普遍处于中营养和富营养水平,总氮浓度普遍偏高,磷及营养状态指数与硅藻生物量的关系密切;苏南地区水库中的浮游植物在数量上以蓝藻门中的席藻为主,在生物量上则以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为主,其中硅藻门浮游植物平均占总浮游植物生物量的46.8%,是浮游植物异常增殖的主要门类;硅藻门中,主要是针杆藻、小环藻、曲壳藻和直链藻这4个种属占优,特别是针杆藻和小环藻,平均占硅藻总生物量的51.6%和21.4%;较深的水体,利于硅藻成为主要优势藻门;较大的水库流域库容比和较高总磷水平会导致水库营养水平和叶绿素浓度增加,促进浮游植物从硅藻门向绿藻门、蓝藻门演替,增加藻类危害的风险.因此,对于该地区水库,需要加强流域管理,并且针对水库自身的特点,包括水深、流域库容比等,确定其特定的富营养化控制策略,从而减少硅藻等藻类水华发生的风险,提升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69.
Abstract

Kingston Harbour has been experiencing increased levels of organic pollution since initial ecological assessments in 1971. to develop a new baseline of eutrophication in the Harbour 20 years later, and determine the most appropriate indices to be used in the continued monitoring the area, the water quality of Kingston Harbour was reassessed between December 1992 and 1993, by contemporaneous sampling of traditional water column parameters and planktonic communities at 28 stations within the Harbour. Indices used for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were temperature, salinity, light penetration, dissolved oxygen, BOD and nutrients (nitrates-N, phosphate-P and ammonia-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lanktonic community provided the most reliable index of increased eutrophication and changes in water quality. While physical variables indicated little change in Harbour waters and chemical variables indicated significant but erratic changes, the planktonic community displayed the classic characteristics of eutrophication. Phytoplankton biomass (a maximum of 148 mg m?3 chlorophyll a) was 5 to 10 times greater than in 1971 while zooplankton abundances (maximum of 80,000 animals m?3) were 4 times greater. in both cases the community composition had altered and there were fewer taxa than previously found.  相似文献   
270.
This survey undertaken in Greece (Mytilene town) has shown that Volatile halogenated organics (VHO) are present in swimming pool water.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purge‐and‐trap (PAT) gas chromatographic (GC) technique and samples from two public indoor swimming pools in Mytilene were analyzed for VHO.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every week for a period of three months, and have shown the occurrence of chloroform, dichlorobromomethane, chlorodi‐bromomethane, bromoform (all four are trihalomethanes [THMs]), as a result of the chlorinat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tetrachloroethylene and 1,1,1,2‐tetrachloroethane is assigned to their introduction as impurities during the process treatment of water. The levels of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4.0 to 26.0 μg/1 for chloroform, from 0.26 to 7.0 μg/1 for dichlorobromomethane, from 0.5 to 3.0 μg/1 for chlorodibromomethane, from 0.07 to 0.9 μg/1 for bromoform, from no detectable levels to 0.07 μg/1 for tetrachloroethylene and from no detectable levels to 0.2 μg/1 for 1,1,1,2‐tetrachloroetha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