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316篇 |
免费 | 1001篇 |
国内免费 | 379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61篇 |
废物处理 | 260篇 |
环保管理 | 3991篇 |
综合类 | 8667篇 |
基础理论 | 1507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1579篇 |
评价与监测 | 1254篇 |
社会与环境 | 800篇 |
灾害及防治 | 1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0篇 |
2023年 | 263篇 |
2022年 | 403篇 |
2021年 | 398篇 |
2020年 | 493篇 |
2019年 | 419篇 |
2018年 | 371篇 |
2017年 | 547篇 |
2016年 | 711篇 |
2015年 | 762篇 |
2014年 | 723篇 |
2013年 | 1013篇 |
2012年 | 1042篇 |
2011年 | 1117篇 |
2010年 | 800篇 |
2009年 | 825篇 |
2008年 | 618篇 |
2007年 | 1010篇 |
2006年 | 950篇 |
2005年 | 748篇 |
2004年 | 654篇 |
2003年 | 661篇 |
2002年 | 576篇 |
2001年 | 468篇 |
2000年 | 453篇 |
1999年 | 382篇 |
1998年 | 277篇 |
1997年 | 256篇 |
1996年 | 235篇 |
1995年 | 210篇 |
1994年 | 182篇 |
1993年 | 169篇 |
1992年 | 128篇 |
1991年 | 97篇 |
1990年 | 78篇 |
1989年 | 81篇 |
1988年 | 73篇 |
1987年 | 68篇 |
1986年 | 43篇 |
1984年 | 46篇 |
1983年 | 56篇 |
1982年 | 58篇 |
1981年 | 72篇 |
1980年 | 79篇 |
1979年 | 72篇 |
1978年 | 50篇 |
1977年 | 46篇 |
1973年 | 44篇 |
1972年 | 38篇 |
1971年 | 5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51.
鲁西平原微咸水资源的开发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西平原处于黄泛平原的尾闾地段,常受旱涝盐咸多种危害。本文分析了浅层微咸水的形成、水质及动态特征,对水质、水量进行了评价,探讨了开发利用微咸水的可能性及灌溉效益。农业上开采浅层微咸水,无疑对扩大地下水资源及促进鲁西平原水、土环境的良性循环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2.
153.
154.
采用电化学试验、浸泡试验和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储罐钢08MnNiVR和SPV490Q在石油沉积水中的腐蚀性能差异。电化学试验结果表明,08MnNiVR在石油沉积水中的自腐蚀电流比SPV490Q略大。浸泡试验结果表明,中短期试验时,08MnNiVR的腐蚀率略大;较长期试验时,SPV490Q的腐蚀率略大。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结果表明,08MnNiVR和SPV490Q在石油沉积水中均具有高应力腐蚀抗力。 相似文献
155.
随着遥感数据源的不断丰富,遥感技术不断提高,可以解决越来越多的水环境问题。指出了当前水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主要需求,结合目前遥感技术的发展,对国内外的水环境遥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湖泊富营养化监测与评估、核电站温排水遥感监测及城市黑臭水体遥感监测为案例,具体阐述遥感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成效。未来水生态环境管理发展趋势将以水污染防治为主向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并重发展。基于此趋势,提出遥感在水生态修复的应用潜力,利于更多地方部门积极有效应用遥感技术,解决水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56.
基于超临界水氧化过程的能源环境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超临界水氧化过程的工艺路线,介绍了超临界水氧化过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超临界水氧化过程的能源环境系统,设计了几种热量与能量回收系统程的耦合工艺,为提高超临界水氧化过程的经济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7.
以天然矿物质沸石、细砂及煤渣取代传统滤料构建复合基质生态床,表面种植景观植物,采用下向流-上向流运行方式修复北方景观水体。分别进行静态实验及不同循环速率下的动态实验,考察对水体污染物去除过程。结果表明,2种运行方式下对水体NH+4-N去除率都在85%以上,其中以1 h为循环周期的运行方式去除率达97%,较静态提高12.8%;TN去除率最高为84%;TP去除不稳定,过程缓慢。煤渣层对NH+4-N的去除效果差,硝化作用不彻底与反硝化作用的加强使下层出水NH+4-N 、NO-2-N及NO-3-N浓度均高于上层。提高循环速率有利于对氮的去除。 相似文献
158.
活化铁锰结核的除氟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批实验研究接触反应时间、温度、共存阴离子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触反应时间为48 h时,吸附都将近平衡.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氟离子的吸附.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式都可以较好地描述氟离子的吸附特性.热力学分析发现活化铁锰结核对氟的吸附为自发的吸热反应.当其他阴离子存在时,会对吸附造成不利影响.柱实验结果表明,活化铁锰结核动态除氟效果很好,性能稳定,机械强度高,易洗脱再生,且洗脱再生后饱和吸附量明显增大.出水中铁、锰含量不超过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用Thomas模型分析,得到的平均饱和吸附量可达1.340 mg/g.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经FeCl3活化的铁锰结核表面附着大量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这些铁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对水中氟离子的去除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9.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