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9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146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42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divide in the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explores the implications and impacts on both science and policymaking. Quantitative data analysis of more than 6400 scientific papers published in 1993–2003 yield evidence for a growing divide in authorship, publication rates, and loc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nine environmental journals with high impact factor ratings. In addition to this severe imbalance in publication rates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we also find a research bias toward certain eco-climatic zones. More than 80% of papers are published in and about temperate and cold eco-climatic zones. Only 13% of the papers in our study are based on research in the dry sub-tropical and tropical zones, although these eco-climatic zones account for more than 52% of the world's land area. Based on these results, we discuss how the limited empirical source and focus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undermine the claims of universalit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what consequences this may have on policymaking processes at different levels. Finally, we briefly explore some short- and long-term strategies to address the knowledge divide.  相似文献   
92.
为探索浅层地下水氮浓度及水位波动对土壤剖面中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以洱海近岸农田原状土壤剖面为对象,研究了模拟常规氮浓度的浅层地下水进行水位波动(SND)和持续淹水(SNF),以及无氮浓度的浅层地下水位波动(0ND)后土壤剖面氮浓度和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的变化,探讨了土壤因子与功能基因丰度的关系。结果表明:SNF、SND和0ND处理较试验前土壤剖面中溶解性总氮(TDN)浓度分别降低了44%、21%和30%,NO3-N浓度分别降低了55%、28%和38%。同时,0ND和SNF处理较SND处理土壤剖面中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分别降低20%和1%,厌氧氨氧化功能基因丰度则分别增加68%和7%,硝化功能基因丰度分别降低34%和增加23%,土壤含水率(MC)、NH4+-N、NO3-N和TDN均为功能基因丰度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土壤剖面持续淹水会显著降低溶解性氮浓度,浅层地下水波动及水中氮浓度引起的土壤剖面干湿交替和氮浓度变化是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93.
三峡库区消落带草本植物碳氮磷释放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峡库区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牛鞭草(Hemarthriaaltissima)、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狗尾草(Setariaviridis)和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为试验植物,在室内进行了为期60 d的淹水模拟试验,并对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淹水后TOC、TN和TP的释放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5种优势草本植物淹水后均可导致水中pH降低,TOC、TN和TP的Umax(最大单位累积释放量)分别为21.03~43.65、0.50~3.23和0.54~2.69 mg/g,Umax出现在淹水第15~20天,并且TOC、TN和TP的R(释放速率)差异显著;水体中微生物、水体温度和上覆水中ρ(TOC)、ρ(TN)、ρ(TP)对植物淹水后TOC、TN和TP的释放均有一定影响. 在对消落带植被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淹水试验植物的Umax,对蓄水后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TOC、TN、TP的释放量进行了估算,在蓄水后20 d内,消落带植被可向水体释放大量的TOC、TN和TP,蓄水初期可能会引起库区局部水域水质恶化,影响水库的水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94.
匡恒  马传明  和泽康 《环境工程》2016,34(2):133-13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质环境风险评价作为缓解日益严峻的人地矛盾,科学合理地利用地质环境的有效措施,对城市的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开封市的城市规划,将不同类型功能区作为评价对象,建立了地质环境危险性和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通用的风险评价模型对开封市地质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开封市高风险区面积占1.21%;次高风险区面积占11.89%;次低、低风险区面积占86.9%。根据评价分区结果,提出了功能优化和风险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95.
目的 针对陶瓷行业烟气"超净排放"须达到的标准(颗粒物浓度小于5 mg/Nm3)要求,创新设计管束除雾器流速调控装置结构.方法 在脱硫塔管束除雾器流速调控装置的出口末端均匀布置多组调节阀门,根据实际工况烟气量通过调节延伸在塔外的调节杆控制阀门启闭的数量,进而控制通过管束除雾器的总烟气量,实现单筒管束除雾器的筒内流速在设...  相似文献   
96.
天然沸石中离子交换平衡的离子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云华  李航  刘新敏  熊海灵 《环境科学》2015,36(3):1027-1036
沸石在改良土壤和保护环境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沸石离子交换中的特异性效应对更好地利用沸石有着重要意义.碱金属离子在天然斜发沸石中的交换平衡时的最大吸附量存在着明显的特异性效应;对于同价的碱金属离子,其交换吸附能力差异随着离子浓度的降低而增大.这种实验现象不能用库仑力、离子体积、水合作用、色散力、经典诱导力以及表面络合等相关理论进行完整解释.分析发现,根本原因来自离子因量子涨落而产生的极化与沸石颗粒表面电荷产生的强电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导致了离子间偶极矩差异随着表面电位的升高而增大,进而使离子-表面吸附能差异增大,并出现不同的交换吸附能力.由于沸石表面电荷密度较高,离子体积效应对其在双电层中的分布也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导致碱金属离子在沸石表面的交换平衡结果在高表面电位(绝对值大于0.2 V)下才表现出较大选择性,与低电荷密度表面上的交换平衡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7.
通过土柱模拟实验研究了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地下环境中的降解机理和效率.结果表明,铁还原带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起重要作用,平均降解效率达86.24%,其次是氧还原带、硝酸盐还原带、硫酸盐还原带和产甲烷带,分别平均达到75.93%、79.81%、74.02%和65.09%;厌氧还原环境可能对苯并噻唑、安替吡啉、茚等物质的降解起重要作用;萘、环己酮、部分环烷烃等不易被微生物降解;不同污染物在不同氧化还原带中的最大降解效率也不同,如1,1,1-三氯乙烷和邻二甲苯在硫酸盐还原带中的降解效率最高,分别为80%和71.43%;三氯乙烯和MTBE则在硝酸盐还原带中的降解效率最高,分别为81.25%和92.58%;而苯在硫酸盐还原带和铁还原带中均被全部降解.  相似文献   
98.
复配絮凝剂在餐饮废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聚丙烯酰胺 (PAM)和聚铁 (PFS)进行复配 ,分别以COD值和透光脉动值 (R)为技术指标 ,探讨了在处理餐饮废水过程中各种变化条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PAM与PFS有一最佳复配比例 ,COD去除率达 90 %以上 ;在此絮凝剂条件下 ,投加方式、搅拌速度和浓度等对R值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
谭秋霞  朱波  花可可 《环境科学》2013,34(8):3043-3048
三峡库区消落带出露时草本植被生长旺盛,每年9月底蓄水后植物被淹没并开始腐解,导致有机体分解释放大量可溶性有机碳(DOC),可能对水质产生负面影响.研究选取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草本植物,通过室内模拟浸泡实验,测定上覆水中DOC浓度变化过程,计算其释放速率与通量,旨在查明消落带草本植物淹水后DOC的释放特征,为库区植被修复与管理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几种典型草本植物浸泡后上覆水的DOC浓度变化反映出草本植物淹水后DOC释放呈先增后减,后期趋于平稳的变化过程,在15 d左右达到峰值,表明消落带草本植物淹水浸泡后DOC随植物腐解快速释放,随后释放基本稳定,几种典型草本植物的DOC释放过程符合动力学过程.草本植物浸泡后DOC的释放浓度(最大为苦蒿的486.88 mg·L-1±35.97 mg·L-1,最小为稗子的4.18 mg·L-1±1.07 mg·L-1)、释放量(最大为苦蒿的50.54 mg·g-1,最小为水蓼的6.51mg·g-1)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受植物基质的影响,特别是植物基质的C/N值.实验浸泡植物的DOC释放量与相应草本植物基质的C/N值呈显著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0.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区的建设,一直走在经济建设的最前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发区在资源与环境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如何解决前进中的种种矛盾,处理好人、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型开发区,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在结合多次实地调研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建设生态型开发区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