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安全科学   151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45篇
综合类   327篇
基础理论   10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24篇
灾害及防治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克拉玛依市的核技术应用逐渐增多,带给人们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快捷和高效的同时,随之也带来了潜在的辐射安全隐患,辐射风险由此增加。本文探讨了在辐射环境管理中监管执法面临的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强调了监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2.
强"波特假说"认为严格而恰当的环境规制政策将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为验证强"波特假说"及其产业异质性,首先建立产业碳密集指数,将工业部门36个细分行业划分为高碳密集产业、中碳密集产业和低碳密集产业;接着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2003—2014年细分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系统"GMM"估计方法验证三个细分行业的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样本期间内,高碳密集产业的环境规制强度远远高于中低碳密集产业,这表明高碳密集产业一直是产业节能减排的重点对象,而碳排放情况较为严重的中碳密集产业则为"被遗忘的角落";第二,强"波特假说"在工业部门内存在产业异质性,高碳密集产业和中碳密集产业的环境规制强度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U"型关系,而在低碳密集产业中两者则呈倒"U"型关系;第三,相对于高碳密集产业,中碳密集产业因环境规制强度较容易跨越"U"型拐点而具有较大的减排空间,低碳密集产业在达到"U"型拐点之前,环境规制为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动力。本文研究结论蕴含如下的政策建议:根据产业的碳密集程度实施针对性的环境规制政策,持续加强中碳密集产业的环境规制力度,适度加强低碳密集产业的环境规制强度,高碳密集产业需根据不同阶段的经济水平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环境规制政策,逐渐将三类产业的"遵循成本"效应转化为"创新补偿"效应,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63.
This paper focusses on a conceptual overview of ways to addres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ecosystem services (ES) in a country as large and heterogeneous as Russia. As a first step, a methodology for assessing the services for the federal subjects of Russia was chosen, i.e., its constituent provinces and similar entities, in physical terms. Russia harbors a great diversity of natural conditions and ecosystems which are suppliers of ES, and likewise a variety of the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that shape the demand for these services and their consumption. The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described permits several important tasks to be addressed: the evaluation of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f people’s needs for 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ecological donor and acceptor regions, and zoning of the country’s territory for ES assessment. The next step is to prepare a prototype of a National Report on ES in Russia, for which we are presenting the planned structure.  相似文献   
64.
河道治理工程重在改善河道的水质,以恢复河流生态系统。本文以北京市大兴区天堂河河道治理工程为例,介绍了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水质改善预测分析,首先分析生态需水量和供氧量是否满足河流生态需水要求,后又利用地面水环评助手软件预测了河流水质,预测分析了天堂河水质目标的可达性,旨在为以后的河道治理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大型会展对提升举办地旅游形象效应成为旅游学界当前关注的热点。以上海世博会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在分析过程中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研究大型会展对旅游地的形象效应。研究表明,上海世博会主要通过聚焦作用下的旅游形象建设、光晕遮蔽作用下的网络宣传、世博宣传片与上海旅游形象联手营销、旅游企业的积极行为以及政府的支持与配合等5种途径提升上海都市商务会展、都市文化、都市休闲等旅游形象,提出利用大型会展的聚焦作用和光晕遮蔽作用提高举办地知名度,将大型会展宣传与举办地旅游形象宣传相结合,将大型会展建设融人到城市的旅游形象建设之中等3个方面提高旅游地形象。  相似文献   
66.
环境规制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门槛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环境规制和经济增长之间"双赢"的关键在于环境规制能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本文在环境规制强度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构建了数理模型,并基于区域异质性假定检验了我国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关系并确定了环境规制的最优规制水平。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是非线性的。在强度维度上,环境规制强度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符合"U"型关系,即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由弱变强,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先降低后提高的影响。环境规制的创新效应还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量。经济发展水平则存在双门槛,经济发展水平跨越的门槛值越高,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本文政策涵义明显:政府切忌走入盲目提高环境规制强度的误区,应根据各区域现实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差异化的环境规制强度和标准,并注重滚动修订,及时调整至最优水平。  相似文献   
67.
以68台燃油锅炉(≤10~MW)NOx排放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NOx的排放特征;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我国燃油锅炉NOx排放控制与管理现状,讨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燃油锅炉NOx排放管理控制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控制建议。结果表明,NOx平均排放浓度为318.2mg/m^3,基于燃料消耗量的平均排放因子为4.4kg/t,基于燃料发热量的平均排放因子为102.8ng/J,基于燃料氮含量的平均排放因子为2.1mg/mg;建议采取分阶段控制的方式,逐步提高NOx排放限制,从而实现控源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68.
Wang J  Zhu Y  Cai X  Yu J  Yang X  Cheng J 《Chemosphere》2011,82(7):1080-1082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associations between pyrethroids occupational exposures, and risk of abnormal glucose regulation. Data from total of 3080 subjects in two pesticide factories were used. This was a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led study in China. In total, 18.3% of subjec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IGR) and 6.5% of subjects with diabetes, and the prevalence of abnormal glucose regulation was 24.8%, 86 subjects had known type 2 diabetes and 114 had newly diagnosed diabetes. The prevalence of subjects with abnormal glucose regulation increased from 21.3% in the controls to 29.3% in the exposures (χ2 = 33.182, P < 0.001).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control potential confounders and calculate odd ratios as the estimate of effect. An indication of increased risk for abnormal glucose regulation was noted for exposure to pyrethroids (OR = 1.482, 95%CI = 1.238-1.774). Abnormal glucose regulation is common in subjects exposed to pyrethroids.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indicates the adverse health effects of pyrethroids are underestimated.  相似文献   
69.
对工业污水排放的有效监管是水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分析了我国目前监管主体所处的困境,考虑中央监察与公众参与的监督约束作用,构建了水环境监管体系。并设计出具有激励约束惩罚效力的水环境监管契约,建立委托 代理模型,通过求解得出监管契约中污水排放标准、监管频率、补偿额度以及罚款数额的最优值。在此基础上,以太湖流域两个成本类型差异较大的印染企业为例,定量设计两级水环境监管契约,分析公众参与程度和地方政府庇护企业程度对契约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可以有效降低罚款额度,削减政企矛盾;当公众参与程度和惩罚额度一定时,通过环境问责等制度降低地方政府庇护企业的程度,能够减小监管频率,从而削减监管执行成本  相似文献   
70.
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与潜在的次生衍生危害等特点,设计并开发了面向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三维可视化系统。对建设三维可视化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系统的四层体系结构,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World Wind组件,采用三维可视化环境建模、海量数据缓存机制以及基础地理信息集成等信息技术,开发了系统的基本应用与高级应用,将系统应用到2005年发生在松花江流域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实例表明:所设计的三维可视化系统具有集成性、可扩展性和较好三维表现力等特点,支持海量数据与复杂应用的集成与三维展示,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空间模拟和决策支持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