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387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559篇
基础理论   102篇
污染及防治   94篇
评价与监测   5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北京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的粒径分布和垂直分布   总被引:46,自引:20,他引:26  
2004-09在北京325 m气象塔的8、80、240 m 3个不同高度,利用Andersen分级采样器同步进行了大气气溶胶采样.样品用离子色谱(IC)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O42-, NH+4、NO-3、K+的浓度在0.43~1.1 μm出现峰值;Ca2+、Mg2+的浓度在4.7~5.8 μm出现峰值;Na+,Cl-的浓度在0.65~1.1 μm和4.7~5.8 μm出现峰值.观测期间,二次离子(SO42-, NH+4、NO-3)的峰值从“凝结模态"向“液滴模态"移动,高湿度可能是形成液滴模态的重要原因.二次离子(SO42-,NH+4、NO-3)随着高度升高,浓度有增加的趋势;Ca2+、Mg2+在80 m出现高值;K+、Na+、Cl-的垂直分布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42.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萃取水溶液中铜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聚丙烯中空纤维膜萃取二(2-乙基己基)膦酸(D2EHPA)水溶液中铜离子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两相流速、膜面积对萃取率基本无影响;而水溶液的pH值和有机相初始铜离子浓度的改变使萃取率在40%-99%之间变化.整个萃取过程的传质阻力主要来源于D2EHPA和 Cu2 的界面配位络合反应阻力,铜浓度比较高时,传质阻力与铜浓度无关;而当铜浓度降低时,传质阻力随着铜浓度的降低而增大.  相似文献   
43.
五种重金属离子对黑褐新糠虾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Cu、Hg、Cd、Zn、Pb等5种重金属离子对黑褐新糠虾的急性毒性试验,分别得出了5种重金属离子对黑褐新糠虾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及安全浓度,依次为:Cu2 0.625、0.161、0.161、0.125、0.013 mg/L;Zn2 4.028、1.083、0.917、0.583、0.058mg/L;Cd2 2.679、0.625、0.250、0.161、0.016mg/L;Pd2 13.750、13.750、9.583、1.917、0.192mg/L;Hg2 0.161、0.150、0.150、0.150、0.015 mg/L。研究结果表明:黑褐新糠虾对5种金属离子的敏感性为Cu2 >Hg2 >Cd2 >Zn2 >Pb2 ,黑褐新糠虾作为水域重金属离子的监测生物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4.
TiO_2/EP光催化降解水体中微污染磺胺嘧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备了膨胀珍珠岩(EP)为载体的TiO2催化剂(TiO2/EP),对使用较为广泛的抗生素磺胺嘧啶(SDZ)进行了光催化降解研究,探讨了TiO2的负载量、溶液的初始浓度、初始pH、无机离子(HCO3-、SO42-和Cl-)和腐殖酸(HA)对SDZ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DZ的光催化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当TiO2最佳负载量为20 wt%,SDZ浓度为5 mg/L,pH=6.7,紫外光照射强度为1 000μW/cm2,反应时间为45 min时,SDZ的降解率达到96%;HCO3-在低浓度时能促进SDZ的光催化降解,高浓度时促进作用不明显;SO42-和Cl-对SDZ的光催化降解有轻微的抑制作用;HA对SDZ光催化降解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UV-TiO2/EP是一种去除水体中微污染SDZ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5.
为进一步拓展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的应用范围,以壳聚糖、L-半胱氨酸为原料,通过酰胺化反应制备一种具有重金属捕集功能的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2-氨基-3-巯基丙酰壳聚糖(MCC),研究了水体中常见的阴阳离子、有机配位剂及浊度对MCC除镉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絮体形貌与絮体分形维数及絮凝除镉效果间的关系。结果表明,Na+、Cl-、NO3-、F-、SO42-的存在对MCC除Cd2+均有促进作用,Ca2+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低浓度的EDTA对除镉有促进作用,随着EDTA浓度的增大,逐渐转为抑制作用;低浓度的腐殖酸对MCC去除Cd2+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浊度可促进 MCC对Cd2+的去除;絮体间空隙越多,絮体分形维数越小,除镉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6.
为进一步拓展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的应用范围,以壳聚糖、L-半胱氨酸为原料,通过酰胺化反应制备一种具有重金属捕集功能的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2-氨基-3-巯基丙酰壳聚糖(MCC),研究了水体中常见的阴阳离子、有机配位剂及浊度对MCC除镉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絮体形貌与絮体分形维数及絮凝除镉效果间的关系。结果表明,Na+、Cl-、N03、F-、SO4 2-的存在对MCC除Cd2+均有促进作用,Ca2+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低浓度的EDTA对除镉有促进作用,随着EDTA浓度的增大,逐渐转为抑制作用;低浓度的腐殖酸对MCC去除Cd2+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浊度可促进MCC对Cd2+的去除;絮体间空隙越多,絮体分形维数越小,除镉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7.
以煤矸石为原料,采用碱熔后水热合成法制备X型分子筛并进行XRD、SEM、BET和Zeta电位分析。研究其对水中Co2+、Cu2+、Cd2+和Cr3+4种离子的吸附性能,包括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以及初始金属离子浓度、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所合成的矸石基X型分子筛的BET比表面积为676.02 m2/g,微孔孔容为0.263 cm3/g。吸附实验表明,矸石基X型分子筛能有效去除上述4种离子,同时实现煤矸石的资源化和金属离子的去除。4种离子的平衡吸附量均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相同条件下平衡吸附量的大小顺序为Cd2+>Cr3+>Cu2+>Co2+。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描述4种离子的吸附动力行为。Langmuir模型对Co2+、Cu2+和Cd2+吸附的拟合较Freundlich模型高,说明其主要表现为物理吸附过程。4种离子的吸附速率均由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48.
张纯  张伟  汪彩文 《环境工程学报》2014,8(8):3299-3303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利用磷酸活化-微波热解制取改性污泥。以此污泥作为吸附剂,对含Cd2+废水进行了吸附实验研究。考察了溶液反应时间、Cd2+浓度、pH值和吸附剂用量对镉吸附去除效果的影响;利用等温吸附实验作出吸附等温线,并考察了改性污泥吸附剂吸附Cd2+的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污泥对Cd2+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最佳pH值为6.0,吸附较好地符合一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和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吸附为物理吸附,吸附反应发生12 h后达到吸附平衡。  相似文献   
49.
室内空气中颗粒物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室内空气颗粒物污染特征,2009年8月18~24日在某单位工作及生活区选取4个室内点和1个室外点进行颗粒物采样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室内粗颗粒(PM10)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而细粒子(PM2.5)的浓度水平较高,表明室内PM2.5的污染较重;室内与室外PM2.5比值显示,P...  相似文献   
50.
Cobalt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but at high concentrations it is toxic. In addition to its well-known function as an integral part of cobalamin (vitamin B12), cobalt has recently been shown to be a mimetic of hypoxia and a stimulator of the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sponses of goldfish, Carassius auratus, to 96 h exposure to 50, 100 or 150 mg L−1 Co2+ in aquarium water (administered as CoCl2). The concentrations of cobalt in aquaria did not change during fish exposure. Exposure to cobalt resulted in increased levels of lipid peroxides in brain (a 111% increase after exposure to 150 mg L−1 Co2+) and liver (30-66% increases after exposure to 50-150 mg L−1 Co2+), whereas the content of protein carbonyls rose only in kidney (by 112%) after exposure to 150 mg L−1 cobalt. Low molecular mass thiols were depleted by 24-41% in brain in response to cobalt treatment. The activities of primary antioxidant enzymes,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catalase, were substantially suppressed in brain and liver as a result of Co2+ exposure, whereas in kidney catalase activity was unchanged and SOD activity increased. The activities of glutathione-related enzymes, glutathione peroxidase and glutathione-S-transferase, did not change as a result of cobalt exposure, but glutathione reductase activity increased by ∼40% and ∼70% in brain and kidney, respectively. Taken together, these data show that exposure of fish to Co2+ ions resul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xidative stress and the activation of defense systems in different goldfish tiss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