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59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碳氮比对聚氨酯生物膜反应器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谭冲  刘颖杰  王薇  邱珊  马放 《环境科学》2014,35(10):3807-3813
研究了聚氨酯生物膜反应器在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中的应用,考察碳氮比(15∶1、10∶1、5∶1和1.8∶1)对聚氨酯脱氮系统脱氮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其处理效果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经过100 d的运行,当进水碳氮比从15依次下降到10、5和1.8,亚硝酸氮累积率由56.1%逐次上升到62.3%、72.3%和83.2%.在进水碳氮比为10时,系统取得最佳处理效果,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99.1%和91.0%.进水碳氮比在15、10、5和1.8时,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均同时发生在聚氨酯生物膜系统内,随着进水碳氮比的降低,同时硝化反硝化效率逐渐降低.生物膜的功能微生物分析表明,在碳氮比15时,生物膜的微生物多样性要显著高于其他工况.生物膜上的优势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分别以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spira sp.)和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 sp.)为主,而反硝化细菌则以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112.
将壳聚糖、聚醚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混合发泡,制备了壳聚糖/聚氨酯(Cs/PU)多孔复合材料,利用原子吸收光谱研究了Cs/PU对水中Cu2+、Cd2+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在28℃条件下,当吸附时间为30min,溶液pH=4~5时,Cu2+的最高去除率为96.67%,溶液pH=6~7时,Cd2+的去除率为95.67%。Cd2+、Cu2+的饱和吸附率容量分别为28.78mg/g和25.32mg/g。两种金属离子共存时,Cs/PU对Cu2+的选择性大于Cd2+。  相似文献   
113.
近几年来我国火灾的严重性已使木材阻燃成为一项紧迫任务.为了提高马尾松胶合板的阻燃性能,以聚氨酯为对象,采用HRR3热释放率系统、HC-2氧指数测定仪等测定了涂覆膨胀型纳米聚氨酯防火涂料的马尾松胶合板的燃烧热释放率和氧指数,分析了纳米SiO2以及各种发泡剂对聚氨酯防火涂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它们的阻燃机理.结果表明,在聚氨酯防火涂料中加入纳米SiO2,可使涂覆的胶合板燃烧失重和炭化体积明显降低,有效地提高阻燃性能,纳米SiO2用量以3%为宜.加入发泡剂可进一步提高涂料的阻燃效果和氧指数值.复合发泡剂比单一发泡剂效果好.在8种试验方案中,用尿素-双氰胺按1∶3的质量比组成的复合发泡剂阻燃效果最优,在HRR3热释放率系统测试中,涂覆的胶合板着火燃烧时间最长(69 s),达最高热释放率时间最短(130 s),热释放率峰值最低(53.45 kW/m2),氧指数值最高(55).  相似文献   
114.
Hexachlorobenzene (HCB) is a chlorinated aromatic hydrocarbon that was widely used for seed dressing in prevention of fungal growth on crops, and also as a component of fireworks, ammunition, and synthetic rubbers. Because of its resistance to degradation and mobility, HCB is widely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environment and is accumulated through food chains in different ecosystems. In this study,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the bioaccumulation and the toxic effects of HCB in the microbial (protozoan in particular) communities in the Fuhe River, Wuhan, a water body receiving industrial wastewaters containing HCB and other pollutants, using the standardized polyurethane foam units (PFU) method. Field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eight stations established along the Fuhe River in January and August 2006. The concentration ratios of HCB in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in water were 9.66-18.64, and the microbial communities accumulated 13.29-56.88 μg/L of HCB in January and 0.82-10.25 μg/L HCB in August.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CB contents in the microbial assemblage, and the number of species and the diversity index of the protozoan communities.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FU method in monitoring the effects of HCB on the level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115.
在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迫切的形势下,降解塑料已成为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聚氨酯材料在包装和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可降解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社会意义。总结和回顾了可降解聚氨酯材料领域的现状及发展历程,阐述了其性能特点及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与难点,展望了本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