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4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219篇
安全科学   369篇
废物处理   120篇
环保管理   598篇
综合类   1103篇
基础理论   173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97篇
评价与监测   111篇
社会与环境   266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资源意识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国家签署了国际环境公约。中国石油企业若要进一步参与国际化竞争,在环境保护方面就势必面临更大的挑战与压力。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塞尔公约、湿地公约、海洋环境保护公约以及酸雨问题等与石油工业相关的国际环境公约进行了分析及探讨,以期为石油工业适应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的需要及提高国际竞争力制定相应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通化市环保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3.
城市防灾设施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典型的上下游供应链长、协调关系多、投资周期长、不确定性和风险程度高的项目.应用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结合我国城市防灾设施建设项目的特点,分析了城市防灾设施建设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意义,提出了城市防灾设施建设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模式和特征,并针对我国城市防灾设施建设管理的现状,阐述了我国城市防灾设施建设中政府、有关企业与社会机构等方面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84.
生态旅游作为“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双赢理念的新兴旅游类型,被西部各省(区、市)所关注并将其定为本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对西部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优缺点、市场定位、产品转化及空间布局的分析,初步勾画了西部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应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5.
湛江南珠产业振兴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我国珍珠产业中,南珠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分析湛江南珠产业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目前存在的密集养殖、种苗退化、场地老化、产品质量下降、加工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等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振兴湛江南珠产业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86.
通过介绍“十一五”期间加快进行我国环保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性,提出了应当采取的措施及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87.
我国水业市场化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我国水业的特许经营模式和市场监管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88.
面对石油行业突发事件全过程,利用大数据云处理技术,以应急管理4阶段为划分标准,将云技术运用到应急管理四大阶段当中,为解决缺乏合理的信息技术手段、应急信息搜集不全面、数据挖掘分析技术落后、决策支持模型构建不完善等落后的临时性应急管理模式,找寻到一种高效应急管理模式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89.
采用SUMMA罐、活性炭吸附及玻璃纤维滤膜富集3种方式,于2014年12月对西北地区3个代表性炼化生产基地周围环境空气收集样品,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3种方法,对13种典型毒害类物质进行分析,以研究其污染特征和人群健康风险.结果表明,3个石化区周围环境空气中8种毒害类物质普遍检出,检出率超过80%;石化区苯系物、1,3-丁二烯、对二氯苯、苯并[a]芘平均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48.01~182.75μg·m~(-3)、6.28~7.95μg·m~(-3)、5.53~12.62μg·m~(-3)、7.03~36.08 ng·m~(-3).其中,苯并[a]芘超标最为严重,日均浓度超二级标准限值1.8~13.4倍,苯、甲苯、二甲苯也存在不同程度超标现象.3个石化区苯并[a]芘、1,3-丁二烯非致癌健康风险均已超出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兰州石化区周围人群遭受苯的非致癌不良影响风险也较高.与此同时,苯、乙苯、苯乙烯、1,3-丁二烯、对二氯苯、苯并[a]芘的致癌风险均超出了可接受的范围,其中苯、1,3-丁二烯、对二氯苯的致癌风险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0.
为了科学评估京津冀区域燃煤发电行业特别排放限值和超低排放相关要求实施后的大气污染物减排效果,以行业调查数据为基础,建立了2013年和2015年京津冀区域燃煤发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了装机容量与SO_2、NO_x和烟尘排放量的时空耦合关系,讨论了国家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区域内2015年燃煤机组装机容量与2013年相比略有下降,SO_2、NO_x和烟尘排放量分别下降75.95%、83.09%和71.20%,减排效果明显。2015年100 MW以下等级机组3种污染物排放总量位居各机组首位,建议通过多种合理方式压减小型燃煤发电机组数量和排放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