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521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148篇
环保管理   69篇
综合类   863篇
基础理论   289篇
污染及防治   224篇
评价与监测   118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391.
In this work, a thorough examinations on the extractability of zinc and lead present in the steelmaking dusts using alkaline leaching proces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zinc and lead separation in the resultant leaching solutions using sulfide precipitation method were made. It was found that only about 53% of zinc and over 70% of the lead could be leached out of the dusts, while the other 47% of zinc and 306 of lead were left in the leaching residues. The zinc and lead in the resultant leaching solution can be effectively and selectively separated. When the weight ratio of sodium sulfide (M. W. = 222-240) to Pb was kept at 1.8, the lead in the solution could be precipitated out quantitatively while all the zinc was remained in the solution. The zinc left in the solution can be further recovered by the addition of extra sodium sulfide with a weight ratio of sodium sulfide to the zinc over 2.6. The resultant filtrate can be recycled to the leaching of dust in the next leach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392.
目的探寻混凝土在杂散电流和氯离子耦合作用下的腐蚀规律,研究新型阻锈剂的阻锈性能。方法运用电通量法和RCM法,对20 V杂散电流作用下,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行表征,设置空白组对照实验,对添加阻锈剂后,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在杂散电流和氯离子的共同作用下,混凝土结构腐蚀的倾向将变大,并且会加速腐蚀反应的进行。混凝土结构在通电48 h后,其电通量高达5778.67 C。与空白组相比,添加阻锈剂混凝土试块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下降45.62%。结论添加4%阻锈剂的混凝土试块有着较好的抵抗氯离子渗透的能力。  相似文献   
393.
目的 找到压载舱锌阳极失效原因,并提出整改方案。方法 对服役环境进行调研、阳极化学成分检测、电化学性能检测以及阳极表面形貌检测。结果 干湿交替以及高温的环境是造成锌阳极发生钝化的主要原因。在干湿交替环境下,阳极腐蚀表面晶粒松散,晶界宽度大,发生晶间腐蚀和晶粒脱落,造成了阳极失效。结论 通过该项目的实验研究,得出了锌阳极的适用条件,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以及高温环境(50 ℃)下,不推荐使用锌阳极,建议使用铝阳极。  相似文献   
394.
增温和锌复合作用对菠菜富集多环芳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有关增温和重金属复合作用对植物富集疏水性有机物的影响研究还鲜有报道.本文通过构建土壤-大气-植物密闭微宇宙,分析土壤、大气和植物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浓度及土壤中PAHs降解菌基因的拷贝数,进而探究增温(+6℃)和锌胁迫(100~600 mg·kg-1)及两者复合作用对菠菜富集4种氘代PAHs及其致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温使菠菜根部中PAHs的浓度降低了1.5%~20.4%,这是由于增温促进了土壤中PAHs的生物降解,进而导致PAHs自由溶解态浓度降低;另外,增温也降低了根部脂肪的含量,从而降低PAHs在根部的富集作用.然而,菠菜根部中PAHs的浓度随土壤中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比例为1.2%~91.7%,这主要是因为锌抑制了土壤中PAHs的降解,进而增加了PAHs的自由溶解态浓度;另外,锌胁迫还增加了菠菜根部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而促进根部吸收PAHs.增温和锌胁迫条件下,菠菜茎叶中PAHs的浓度分别降低了7.3%~51.1%和增加了3.0%~76.9%,与对根部富集PAHs的影响一致,这归因于茎叶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根部的向顶运输而非大气的茎叶吸收.增温和锌复合作用对菠菜富集PAHs具有拮抗作用,这是因为两者对土壤中PAHs的生物降解具有相反的影响.在无外源PAHs输入下,增温和锌胁迫分别会降低和增加PAHs的总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395.
本文选取后寨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水体中主要离子的主成分分析和离子比值分析,研究丰枯期水化学特征及水-岩作用程度。研究表明,水体中各离子的主成分荷载值和站点得分能够辨识流域内主要水化学成分及水-岩(T_2g~2、T_2g~3)作用特征,丰水期主成分反映碳酸盐岩可溶性和水动力条件组合的影响,枯水期主成分反映蒸发岩和水动力条件组合的影响。水流作用强的石灰岩地区,管道发育,水流变化迅速,水体中离子浓度低。随着白云岩含量增加或水流作用减弱,水体中离子含量增大。枯水期从上游至中下游水流作用减弱,蒸发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396.
针对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的特点,提出新型离子交换膜-超滤组合膜(IEM-UF)氮富集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研究了新型IEM-UF亚硝化反硝化脱氮系统在三阶段运行工况下各反应器的性能及整个系统的脱氮及COD去除效果,同时应用高通量技术探究菌群结构变化对脱氮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N为3,亚硝化反应器中DO=0.5mg/L条件下,亚硝化反应器中NO2--N积累率仅用19d就达到了90%;在短程反硝化进水流量比为2:1的条件下,COD及NOx--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89%以上.TN去除率最高达到64.8%.高通量16S rDNA测序结果表明,三阶段菌群结构变化与系统脱氮效果的变化一致,亚硝化反应3个阶段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所占比例分别为3.69%、5.48%和0.53%,反硝化反应3个阶段反硝化菌Dechloromonas、Thauera之和占活性污泥总菌群比例达到33.35%、25.62%、20.52%.  相似文献   
397.
采用“预处理除杂—蒸发—盐分离结晶”技术对锌烟尘处理厂产出的高盐废水进行了探索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处理锌冶炼高盐废水,分别得到合格生产用水、无水硫酸钠和氯化钠,高盐废水实现了资源化回收利用.中和后的浓盐水加热到95~100℃进行高温蒸发浓缩,分离得到结晶盐无水硫酸钠,含量为98.79%,达到Ⅱ类优等品质量标准;蒸发得到的冷凝水电导率≤48μS/cm,水质达到生产用水标准.高温蒸发后期,氯化钠富集在少量的残余液中,保持60℃低温蒸发,分离得到结晶盐氯化钠,其中氯化钠含量为93.82%.  相似文献   
398.
为查明我国北方沙漠地区降水化学组成及来源,在阿拉善沙漠高原阿右旗气象站采集了2013—2015年的降水样品,测定了降水pH、EC(电导率)及主要离子当量浓度.结果表明:阿拉善沙漠阿右旗气象站降水pH和EC的范围分别为6.66~8.05和35~1 237 μS/cm;Ca2+、SO42-、Na+和Cl-为降水中的主要离子,其总和占总离子的85%以上.降水pH、EC和主要离子当量浓度是反映空气质量的基本参数,较高的降水pH反映出当地降水具有明显的碱性特征.与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区降水的EC和可溶性离子日均湿沉降通量也较高,且随月份有较大的变化,表明干旱沙漠粉尘对当地降水水化学的贡献较大.根据离子来源相对贡献的计算结果发现,降水中92.8%的SO42-和98%的NO3-来自人为源,98.8%的Ca2+和88.7%的K+为陆地来源,55%的Mg2+为海洋源,24.8%的Na+来自矿物风化,极少部分Cl-为人为源.研究显示:除降水中的NH4+外,其他主要离子之间的相关性表明各种成因物质在风力作用下同时进入了大气;基于[NH4+](NH4+的当量浓度)与[K+](K+的当量浓度)相关性分析,降水中的NH4+来自生物质燃烧、肥料使用、动物粪便等.   相似文献   
399.
2016年8月1日—2017年7月31日在上海市崇明岛森林公园空气质量观测站进行了为期1年的大气气体污染物、PM_(2.5)水溶性成分在线监测。各项常规大气污染物在该站浓度均较低,但污染物极值较高,说明崇明地区仍有显著的区域污染现象。PM_(2.5)中硝酸根平均浓度(10. 0μg/m~3)高于硫酸根(6. 8μg/m~3),2种成分均在冬季出现最高值。崇明地区PM_(2.5)污染中污染物区域传输是主要贡献因子,但夏季硫酸根二次生成较为明显。风速风向及后向气流轨迹分析表明,南通工业区及城区是崇明地区PM_(2.5)二次无机成分气态前体物的重要贡献来源,而来自山东中部、江苏北部及长三角苏锡常地区的污染传输过程亦对硫酸根、硝酸根浓度有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400.
反硝化菌是反硝化作用的驱动者,探明Cl~-、SO_4~(2-)和PO_4~(3-)对异养反硝化污泥(HDS)的胁迫效应,有助于含盐废水生物脱氮技术的研发和优化.选用硝酸盐还原酶(周质酶)和碱性磷酸酯酶(胞内酶)作为指标,考察了不同Cl~-、SO_4~(2-)和PO_4~(3-)浓度对HDS酶活的影响;通过观测HDS中的活菌水平和细胞形态,考察了不同Cl~-、SO_4~(2-)和PO_4~(3-)浓度对HDS微生物细胞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l~-、SO_4~(2-)和PO_4~(3-)对HDS硝酸盐还原酶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15、0.12和0.05mol/L,对碱性磷酸酯酶的半抑制浓度为1.14、0.75和0.49mol/L;高浓度Cl~-、SO_4~(2-)和PO_4~(3-)导致HDS微生物细胞膜结构破损,通透性增加,细胞物质外泄.阴离子对HDS的胁迫可分为渗透胁迫和电荷胁迫,渗透胁迫造成HDS中功能酶失活,电荷胁迫造成HDS中细胞膜破损,细胞物质外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