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基础理论   8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三聚氰胺曾被用为牛类的非蛋白类氮源,并被非法掺入食品中从而提高其表观蛋白含量.实验利用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模型——纤毛类原生动物梨形四膜虫(Tetrahymena pyriformis)研究了三聚氰胺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三聚氰胺对梨形四膜虫的生长速率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与三聚氰胺浓度成正相关性,其IC50值为0.78g·L-1.细胞同时发生形变.实验证明梨形四膜虫生物测定法相对于动物实验具有耗时短、成本低、操作简便的优势,在潜在毒性物质的风险性评估实验中可成为一种优良的替代模型.  相似文献   
2.
三聚氰胺曾被用为牛类的非蛋白类氮源,并被非法掺入食品中从而提高其表观蛋白含量.实验利用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模型--纤毛类原生动物梨形四膜虫(Tetrahymena pyriformis)研究了三聚氰胺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三聚氰胺对梨形四膜虫的生长速率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与三聚氰胺浓度成正相关性,其IC50值为0.78g·L-1.细胞同时发生形变.实验证明梨形四膜虫生物测定法相对于动物实验具有耗时短、成本低、操作简便的优势,在潜在毒性物质的风险性评估实验中可成为一种优良的替代模型.  相似文献   
3.
以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受试动物,在室内用水族箱进行模拟养殖试验,设定污染水体中三聚氰胺初始浓度为0.2 g·L-1,考察罗非鱼在其中饲养1周期间体内三聚氰胺的累积情况。再将鱼转移至不含三聚氰胺的清洁水体中饲养1周,考察鱼体内三聚氰胺在其中的消除情况。结果表明,三聚氰胺能在鱼体内迅速富集,鱼肉及内脏中三聚氰胺的含量均与鱼在污染水体中暴露的时间成正相关。其中,鱼肉中三聚氰胺的浓度几乎成线性增大,拟合所得方程为y=5.598 8x+12.897,相关系数为0.995 9。内脏对三聚氰胺的富集速率先快后慢,且其中三聚氰胺的浓度为鱼肉的2~3倍。在试验后期,鱼肉及内脏中三聚氰胺的浓度分别高达51.55 mg·kg-1和93.89 mg·kg-1,此时罗非鱼表现出明显的中毒迹象。将罗非鱼转移至清洁水体中养殖后,鱼肉及内脏中三聚氰胺的残留量均迅速下降,尤其是后者的消除速度甚快,一周后两者的浓度分别降至0.13 mg·kg-1和0.21 mg·kg-1。此时,罗非鱼中毒症状逐渐消失,活动趋向正常。  相似文献   
4.
在氩气气氛下,经高温煅烧三聚氰胺海绵(MS),制备了碳化三聚氰胺海绵(HMS),利用SEM、XPS、FI-IR对HMS的碳化情况进行分析,测定了海绵碳化前后的密度、亲水性、孔隙率、吸收光谱及压缩回弹性能.结果表明,MS部分碳化形成HMS,疏水性增强且亲油性不变,孔隙率略有降低,具有优异的吸光性能及机械性能.HMS海绵对轻质油品和重油吸附实验的结果显示:HMS海绵对轻质油品饱和吸附体积为92.20cm3/g;在一个太阳光(1kW/m2)照射下,HMS海绵温度快速升高,有效降低底面接触的重油粘度并加快吸附重油速度,吸附量高达99.1g/g左右;利用HMS海绵重复对重油进行10次吸附-挤压脱附,发现其对重油的饱和吸附量可保持在81.00 g/g以上.这些特性使得HMS海绵成为一种有前景的高效节能、可重复利用的石油泄漏吸附剂.  相似文献   
5.
Formaldehyde has been classified in group 1 as a potential source of human carcinogen by 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the DNA damage in workers who were occupationally exposed to formaldehyde during the manufacture of melamine dinnerware.

Age, sex, smoking habits,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were matched by the controls (n = 34) of workers not occupationally exposed to formaldehyde. The median value of formaldehyde time weighted average exposure in three workshops was 0.086 mg/m3.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sex and smoking habit in the assessed workers. Alkaline comet assay of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DNA damage in the subjects. Olive mo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exposed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Overal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respiratory exposure to low concentrations of formaldehyde causes DNA damage i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Therefore, exposure to formaldehyde should be reduced to the lowest possible level.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灭蝇胺在银耳及银耳培养料中的降解残留规律,建立了同时测定银耳、银耳培养料中灭蝇胺和三聚氰胺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灭蝇胺在银耳和银耳培养料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1.9%—95.5%,三聚氰胺在银耳和银耳培养料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0.8%—98.6%,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低于9.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灭蝇胺在降解过程中可转化为三聚氰胺;灭蝇胺和三聚氰胺在银耳培养料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5 d、34.9 d;推荐剂量低浓度直接对银耳子实体施药,灭蝇胺在银耳中的降解半衰期为5.3 d,银耳采收时灭蝇胺的残留量为0.39 mg.kg-1,三聚氰胺的残留量为0.32 mg.kg-1;菌袋扩穴后按推荐剂量高浓度对菌袋施药,灭蝇胺在银耳中的降解半衰期为5.6 d,银耳采收时灭蝇胺残留量别为0.14 mg.kg-1,三聚氰胺的残留量为0.15 mg.kg-1.两种施药方式,银耳中三聚氰胺的残留量均符合我国残留限量的要求,灭蝇胺的残留量符合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水族箱模拟水生态系统,研究了20 d试验期内,水体中初始质量浓度为0.05 g L-1的三聚氰胺在罗非鱼肝脏中的累积规律及不同暴露时间,对罗非鱼肝脏中7-乙氧基-异酚噁唑酮-脱乙基酶(ER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三聚氰胺在罗非鱼肝脏中的质量分数先迅速上升,在第2天高达4.15 mg·kg-1。随后逐渐下降,在第20天降至0.8 mg·kg-1,恢复到暴露初期水平。与对照组相比,罗非鱼肝脏中EROD和GST的活性在第1天被轻微诱导之后,分别在第2天和第4天开始被显著抑制,抑制率分别为50.7%和69.4%。随后两者的活性上升并分别在第7天和第10天开始被显著诱导,诱导率各为122.9%和47.7%。总体上看,EROD和GST的活性皆呈现出诱导-抑制-诱导的变化趋势。但在暴露结束时,这两种酶的活性又显著低于对照组,抑制率分别为34.1%和20.3%。结果显示,罗非鱼肝脏中EROD酶和GST酶,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水体中三聚氰胺污染的生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青菜中环丙氨嗪和三聚氰胺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并建立了同时测定青菜中环丙氨嗪和三聚氰胺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分析方法。冷冻干燥并均质后的青菜样品经V(氨水):V(甲醇)=5:95的混合溶液超声辅助浸提、离心、旋转蒸发、固相萃取等浓缩净化处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离色谱柱为AgilentNH:柱,流动相为矿(乙腈):V(水)=90:10的混合溶液,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14nm。环丙氨嗪和三聚氰胺的标准曲线在0.05~10.0m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不低于0.9995,在0.2~4.0mg.kg-1添加范围内,环丙氨嗪和三聚氰胺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1.26%~87.69%和78.24%~82.3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75%~6.18%和3.99%~6.67%,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11.30和20.38μg·k-1。该方法操作简单且灵敏度高,适用于青菜样品中环丙氨嗪和三聚氰胺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9.
胡学锋  张锐明  秦伟 《环境化学》2012,31(5):636-640
在超声波辅助作用下制备了Ag@AgCl可见光催化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电镜(SEM)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该催化剂在可见光区有较强的吸收,粒径在微米级.以三聚氰胺为模型化合物测试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发现,该催化剂在可见光照下,不仅可以使三聚氰胺发生脱氨基反应,而且能使其环结构破坏,但却不能催化氰脲酸降解.通过除氧实验、空穴捕获、顺磁共振等实验测试,对其可能的催化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提升多孔碳材料的吸附性能,以海藻酸钠(SA)为碳前驱体、K2CO3为活化剂、三聚氰胺为氮掺杂剂,通过一步法实现同步活化氮掺杂海藻酸钠基多孔碳材料(SAC/N)的制备,研究了掺氮比对多孔碳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