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7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262篇
安全科学   580篇
废物处理   58篇
环保管理   230篇
综合类   992篇
基础理论   163篇
污染及防治   109篇
评价与监测   94篇
社会与环境   64篇
灾害及防治   9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41.
民生问题涉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当人们衣食无虞的时候,原先位居后位的"住行"问题就日渐凸显。过去未引起重视的出行难问题,在201 0年末仿佛一下子凸显出来。堵车已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242.
聚合氯化铝与三氯化铁混凝剂在常规水处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聚合氯化铅与三氯化铁在常规水处理的生产性实验,从经济成本、水质指标和实际使用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并比较了两种混凝剂在常规水处理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43.
化工企业受限空间的固有风险与生俱来。管理、行为、情绪等诸多因素若有一处不慎,则会导致安全的多米诺骨牌接连倒塌。为探究提升受限空间应急救援管理水平的方法,笔者以某化工企业第三方安全技术服务为实践基础,开展专项辅导,引导企业从人员能力、硬件准备、机制完善等多个方面查漏补缺。  相似文献   
244.
245.
天然胶/公共网络/废胶粉互穿聚合物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互穿聚合物网络技术成功制备了天然橡胶/公共网络/废胶粉共轭三组分,并测定了力学性能和微观形态。结果表明:当A/B摩尔比为2/1、AB含量为4.5%、废胶粉粒径为60目、废胶粉含量为15%时,体系的力学性能最好,共轭三组分天然橡胶/公共网络/废胶粉体系的磨耗体积明显低于两组分天然橡胶/废胶粉体系的磨耗体积。界面共轭互穿改善了界面结合,可减少反复压缩过程中的相间摩擦生热和变形。  相似文献   
246.
孙正男  杨琦  纪冬丽  郑琳 《环境科学》2015,36(6):2154-2160
以浸渍法制备的新型纳米Fe3O4/Ce O2为催化剂,3,4-二氯三氟甲苯(3,4-DCBTE)为目标污染物,在Fe3O4/Ce O2-H2O2非均相类Fenton体系中对目标污染物的降解进行研究,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和温度、p H、H2O2投加量等因素对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纳米Fe3O4/Ce O2作为催化剂的非均相类Fenton体系对3,4-二氯三氟甲苯的处理效果极佳;随着温度的升高,纳米Fe3O4/Ce O2的催化效果不断提高;在偏酸性环境中,p H越低催化效果越好,p H=2时反应去除效率可达96.67%;随着H2O2投加量的增加,3,4-二氯三氟甲苯的降解效率先提高后降低,投加量为15 mg·L-1时去除效果最好可达99.47%;随着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加,同样出现了处理效果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投加量为0.5 g·L-1时催化效果最好可达99.64%.在以纳米Fe3O4/Ce O2为催化剂的非均相类Fenton体系中,3,4-二氯三氟甲苯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所需活化能较低只需30.26 k J·mol-1.  相似文献   
247.
为探究不同淋洗方式下螯合型表面活性剂LED3A(N-十二酰基乙二胺三乙酸钠盐)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淋洗效果,采用室内土柱淋洗法研究了LED3A在不同流速条件下对Pb、Zn单一污染砂土的淋洗效果,并通过优化的BCR法分析了淋洗前、后土柱中不同深度处Pb、Zn的形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LED3A对Pb、Zn单一污染砂土的淋洗规律基本类似,淋出液中ρ(Pb)、ρ(Zn)随淋洗液累积孔隙体积数目的增加呈现急剧增大、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的趋势;Pb、Zn的淋洗曲线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尾现象,且对称性较差;淋出液中ρ(Pb)、ρ(Zn)峰值和Pb、Zn最大累积去除率均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淋洗深度和流速的增加,各形态Pb、Zn的去除率均呈现减小的趋势,LED3A对酸可提取态Pb、Zn的去除效果最为显著,去除率均大于50%;对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Pb、Zn的去除率大小顺序与淋洗深度和流速有关;对比淋洗前、后土柱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可知,最易释放和被生物利用的酸可提取态的占比明显减少,不易或不能被生物利用的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的占比明显增加.研究显示,LED3A低流速淋洗不仅能够去除一定量的土壤重金属,同时可有效降低残留重金属对环境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248.
环渤海地区生态效率评价及空间演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盖美  聂晨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104-115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环渤海沿海地区17个城市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结合标准差椭圆和重心坐标方法,定量分析了2006-2015年环渤海地区生态效率的空间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基于三阶段DEA模型测算的生态效率结果,环渤海沿海17市的生态效率总体呈中等偏上水平,且2006-2015年效率值持续上升,天津、唐山、青岛、大连位居前四,17市中绝大多数城市生态效率值低于环渤海平均值,地区差异十分显著。(2)标准差椭圆结果显示环渤海沿海地区生态效率整体呈东北—西南格局,且有逐渐向西南偏移的趋势。(3)环渤海地区生态效率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性,且各省限制性因素区别较大。  相似文献   
249.
低成本高效慢速烤燃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低成本高效慢速烤燃试验方法。方法利用自主研发的一套慢速烤燃试验装置,以1℃/min和3.3℃/h升温程序作为对比试验,设置几种三阶段升温程序,对JBO-9013和JH-14炸药进行慢速烤燃试验,以此获得不同升温程序下试样的响应温度和响应等级。结果 1℃/min、3.3℃/h、三阶段(100/150/193℃)升温程序下,JBO-9013响应温度分别为243.1、199.5、199.8、201.4、193.0℃,响应等级均为燃烧反应;JH-14响应温度分别为211.0、186.0、191.7℃,响应等级均为爆轰反应。结论升温程序对JBO-9013和JH-14响应温度和响应剧烈程度均有影响。与GJB8018—2013中1℃/min升温程序相比,三阶段升温程序与MIL-STD-2105D和STANAG 4439中3.3℃/h烤燃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因此,三阶段升温程序具有缩短试验周期、提高试验效率和降低试验成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0.
三沙永乐龙洞是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蓝洞,洞内存在有别于一般海洋环境的生物群落和物质循环。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三沙永乐龙洞内沉积物中的细菌种群组成特征,以期为揭示细菌在蓝洞内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数据。2017年3月在三沙永乐龙洞内约150 m深处斜坡相距10 m(152 m和162 m深处)和洞底300 m三个深度收集沉积物样品,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比较研究三个不同深度沉积物中的细菌种群特征。测序共获得121690条优质序列,分类分析共检测出53个门、301个属和546种细菌。152 m、162 m和300 m深度沉积物中的细菌种群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5.66、5.72和5.55。三个深度沉积物细菌种群在组成及其相对丰度上都存在明显差异,同时物种组成上又存在一定相似性和重叠情况,如Chloroflexi(绿弯菌门)和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在三个深度沉积物中都为优势门,但其相对丰度不同,Chloroflexi的相对丰度分别为44.73%(152 m)、18.42%(162 m)和4.98%(300 m),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分别为13.29%(152 m)、23.00%(162 m)和44.88%(300 m)。分类分析还发现了很多参与硫素循环的菌类,如绿硫细菌、脱硫酸盐还原菌、脱硫酸盐菌、脱硫球菌、硫微螺菌等,它们在不同深度沉积物中的相对丰度存在明显差异,表明在龙洞沉积物中硫素循环非常活跃,同时在不同深度沉积物中细菌参与的硫素循环步骤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