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69篇
基础理论   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环境教育》2013,(3):97-97
华能大连电厂,始建于l986年,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新村。华能大连电厂是中国华能集团所属的一家大型火力发电企业,电厂分两期建成,分别被国家列为"七五"和"八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目前总装机容量1400MW(4×350MW),是辽宁省及东北地区最大火力发电厂之一。至2012年末,华能大连电厂累计发电量达到1525亿千瓦时,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2.
区域地理是地理教学的核心内容,包括高中三个必修模块的内容和初中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在主观题中出现较多。本文主要论述我国东北地区地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教学。  相似文献   
83.
东北地区就业问题的出路主要在城市(产业),而东北地区的城市同样面临着各种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的劳动就业特点及其形成机制,目前东北地区低城市化城市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城镇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失业率较高;②农业劳动力转移压力大;③国民经济劳动就业效应小;④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在上述分析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就如何提升东北地区低城市化城市的就业能力给出了相应的区域调控政策与措施:①以经济发展为主线,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扩大农业内部就业;③有重点地建设县(区)城区和中心镇,推进城市化进程;④努力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84.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从土地使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可持续性4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并对我国东北地区15个地级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不高;省际间空间格局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特征,东中西地区呈现由东向西依次递增的趋势;单个城市间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石油城市>冶金城市>煤炭城市>森工城市的特征.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城市规模、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呈正相关,针对如何提高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5.
采用因子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东北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和经济增长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仅辽宁中南部和哈长地区发展较好;黑龙江、辽宁大部分地市,包括长春在内的吉林中部地市与相邻地市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东北区域经济增长分为扩散效应区、极化效应区、过渡区和低速增长区等四个类型.2000-2009年与1990-1999年两时段相比较,扩散效应区、极化效应区和过渡区的地市数量增加、面积扩大,低速增长区的地市数量和面积相应减小.  相似文献   
86.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为我国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资源利用过度以及环境污染加剧,造成东北地区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客观地分析东北地区生态及环境方面的问题、寻求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对策、改善生态环境,对振兴和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7.
东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战略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莹  袁笛  李国宏 《环境保护科学》2005,31(2):56-57,63
建立东北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得出东北地区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案,提出适合东北地区地下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88.
辉河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湿地、草原、森林等生态系统及其赖以生存的生物物种为一体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辉河自然保护区对维护呼伦贝尔市乃至东北地区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如何保护好辉河自然保护区作了简要分析,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9.
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态势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东北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未来发展趋势,并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提出了相关对策。研究表明,东北地区可采森林资源枯竭,荒漠化严重,黑土质量退化,湿地萎缩,城市河段水质污染严重,大城市大气污染严重,部分地区酸雨问题突出,资源型城市矿山环境问题严重;而受全球环境变化影响、振兴东北政策驱动以及某些新的污染问题的凸显,未来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仍存在恶化趋势。今后须结合东北地区实际,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科学系统研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营造绿色文化,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实施重大工程措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力度。从总体上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保障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90.
东北地区工业污染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东北地区2003—2015年地市层面工业废水、工业SO2排放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地理集中度指数,从宏观及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东北地区工业污染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对工业发展与工业污染演变协同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5年间东北地区两种工业污染排放量及占全国比重均有所提升,工业污染尤其是工业SO2污染对生态环境胁迫逐渐增大;标准差椭圆结果显示,工业污染在空间上均呈南(偏西)-北(偏东)方向分布,工业污染重心轨迹迁移存在相似性,工业SO2污染空间集聚程度高于工业废水;工业污染地理集中度显示,地市层面工业污染集聚情况呈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期内工业污染集中度高值区分布范围明显收缩,空间特征得到强化;东北地区工业发展与工业污染空间形态演变存在相似性,空间形态上的差异逐渐减弱.分地区看,东北地区中部工业环境绩效最高,而工业污染集中度较低的北部工业环境绩效偏低,局部上表现出工业发展与工业污染变化不一致的特点.最后分析了工业及工业污染空间格局演变趋势及北部地区工业发展与工业污染变化不一致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