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3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711篇
安全科学   323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218篇
综合类   1839篇
基础理论   227篇
污染及防治   96篇
评价与监测   172篇
社会与环境   37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研究南京市区与郊区气溶胶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状况和分布特征,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了2010年1月1~10日日间和夜间分别在南京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采集的气溶胶样品,得到南京市区与郊区17种PAHs浓度,总浓度分别为41.36~220.35 ng.m-3和45.10~200.86 ng.m-3,其中约66%~67%分布于细粒子(Dp≤2.1μm)中.研究发现,南京市区和郊区气溶胶中PAH总浓度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但两者昼夜变化趋势不同,即市区PAH总浓度日间高于夜间,郊区PAH总浓度日间低于夜间.主导风向的改变和高压天气系统对PAH浓度变化影响较大;在市区其影响主要表现在细粒子部分,而郊区主要表现在粗粒子部分.市区和郊区不同环数的PAHs粒径分布不同;2~3环PAHs,郊区含量高于市区;而4~6环PAHs,市区含量高于郊区.高环数(4~6环)PAHs在粗模态出现较大浓度峰可能是由于南京地区粗模态气溶胶中碳含量较高.市区和郊区相似的特征比值说明两者的PAHs具有相同污染来源,主要为生物质及煤的燃烧和汽车尾气,表明南京市区PAHs受到郊区工业源排放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2.
黄河口湿地土壤中正构烷烃分子指标及物源指示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姚鹏  尹红珍  姚庆祯  陈洪涛  刘月良 《环境科学》2012,33(10):3457-3465
对黄河口湿地表层土壤中的总有机碳、正构烷烃等进行了分析,计算了正构烷烃分子指标,探讨了其物源指示意义,并对不同采样区域和采样时间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黄河口湿地土壤中正构烷烃以高碳奇数烷烃(C25~C33)为主,说明土壤中有机质主要来自于陆地高等植物,而样品中未分离混合物的存在表明土壤可能受到了油类污染.土壤中总的正构烷烃含量有明显的时间和区域差异,总的变化范围在0.57~3.90μg.g-1.在2009年4月(枯水期)总的正构烷烃含量相对6月(调水调沙期间)要高,以黄河口湿地核心恢复区最高,其次是黄河入海前最后一个浮桥下方的黄河北岸,最后是黄河故道区域,而6月的变化趋势与此相反.这一变化趋势与总有机碳是一致的,而与中值粒径的变化趋势相反,反映了两个不同的采样时间水环境条件的差异.基于正构烷烃的分子指标,如平均链长ACL、奇偶优势度OEP、烷烃指数AI、碳优势指数CPI和陆海比TAR等表明黄河口湿地土壤的有机质的成熟度较低,有较强的陆源高等植物输入优势,且主要来自于草本植物.与其他指标相比,陆海比指标TAR更好地反映了水环境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93.
松花江流域冰封期水体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在松花江流域的3个主要江段:嫩江、第二松花江和松花江干流,于2010年冰封期采集了21个水体样品,分析了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5种PAHs的浓度范围为23.4~85.1 ng·L-1,平均浓度为(50.3±17)ng·L-1,与我国其它地区地表水中PAHs的污染程度相当.松花江流域水体中PAHs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下游浓度高于上游,说明沿岸城市的污水排放可能是松花江水体中PAHs的主要污染源,主成分分析表明,PAHs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源.商值法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相对分子质量高的PAHs造成的生态风险可以忽略,相对分子质量低的PAHs对松花江水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94.
岳晓英  李忠勤  张明军  周平  樊晋 《环境科学》2013,34(10):3764-3771
基于2007年4、8和10月这3个时段不同季节的野外考察取样和实验室分析测试,探讨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区气溶胶样品中水溶性离子成分的浓度组成、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来源.结果表明,气溶胶水溶性离子平均浓度为2.76μg·m-3,化学组成以Ca2+、NO-3和SO2-4为主.Ca2+、SO2-4、NH+4、Na+、Mg2+、Cl-在春、夏、秋这3个季节的变化趋势与总离子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而K+与NO-3却呈现出秋季最高、夏季和春季浓度次之的季节变化特征.分析认为,气溶胶中Ca2+、Na+、Mg2+、K+和Cl-主要可能来自陆源矿物;而NO-3和NH+4则很大程度上以人为源为主.并且发现,SO2-4可能同时受陆地源与人类活动来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福建:控制陆源污染 保护近岸海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陆源。陆源污染源包括工业、农业、生活污水和经河流输入海洋的污染物。据统计,影响海洋环境的污染物和营养物质80%以上来自于陆源,特别是控制氮、磷营养盐的入海总量是改善海洋环境质量的关键。福建省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在全国沿海11个省(市、区)中是名列前茅的,是名副其实的海洋资源大省。福建省海域总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3752公里,居全国第二,直线距离535公里,海岸线曲折率1:7.01,居全国之首。依据《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福建省近岸海域共划分为151个环境功  相似文献   
96.
青藏高原淡水湖泊水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7  
青藏高原淡水湖具有高生态价值和高脆弱性并存的特点.以海拔5 080 m±10 m的打加芒错湖水为研究对象,测试及分析了湖水化学组分,探讨了其主要离子来源、控制因子和湖泊水化学演化趋势.结果表明,湖水阳离子以Ca2+和Na+为主,阴离子以HCO3-为主,为HCO3-Ca型水;TDS为71.2~199.8 mg·L-1,矿化度低;受地表径流的稀释作用和富铝贫钙的地质背景约束湖区东南部水体的EC、Ca2+和HCO3-浓度均较低.湖水的Na+/(Na++Ca2+)为0.08~0.75,Cl-/(Cl-+HCO3-)为0.11~0.35,Ca/Na值为0.58,Mg/Ca值为0.12,HCO3/Na值为1.46,据Gibbs模型和元素化学计量分析表明,其化学组成主要受硅酸盐岩风化控制.湖区流域参与风化的矿物岩石包括斜长石(钙长石、钠长石)、钾长石、云母、石膏、盐岩等,但以斜长石风化为主,湖水的K/Na值平均为0.059,表明流域钾长石风化程度较低.湖水中方解石、白云石、石英、石膏等矿物饱和指数(SI)大于0,石盐的SI则小于0,揭示了青藏高原上淡水湖泊演变成咸水湖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7.
<正>保护碧水蓝天共创美好明天《环境科学与技术》是由湖北省环境保护厅主管,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环境科学类学术期刊(月刊)。自1978年创刊,已连续出版34卷180余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  相似文献   
98.
利用大流量分级采样器,于2012年1-7月对北京市海淀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进行分级采集,并对膜溶剂提取、衍生化后利用GC-MS对不同粒径中21种一元酸和7种二元酸测定分析。结果表明,PM10、PM2.5、PM1中一元酸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721.83 ng/m3、487.51ng/m3、349.28 ng/m3,二元酸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15.31 ng/m3、157.09 ng/m3、112.39 ng/m3,一元酸和二元酸均易富集在以PM1为代表的第五级颗粒物中。C11-C24在一元酸中表现出明显的偶数碳优势,而二元酸没有奇偶优势。在不同粒径的颗粒物中,测定的21种一元酸中棕榈酸(C1)6的分布是最大的,硬脂酸(C1)8其次;二元酸中壬二酸的质量浓度是最大值。通过有机酸的来源分析,一元酸的主要来自一次人为源,其中,一、二月燃煤的燃烧对颗粒物中一元酸贡献明显,但在其他月份的贡献明显减少;光化学反应是大气颗粒物中二元酸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99.
粪便源指纹及其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了人和32种动物粪便中以及5个不同排污口表层沉积物中10种粪固醇,以10种粪固醇含量和9个粪固醇比值为指标,分别应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人和32种动物粪便以及5个沉积物的粪便污染来源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草食动物粪便中主要含C29-甾醇,5β-甾醇比5α-甾醇含量多,草食动物粪便的主要指示物是24-乙基粪醇和谷甾醇;肉食动物粪便中主要含C27-甾醇,胆固醇是肉食动物的主要指示物;杂食粪便中粪固醇组成多变;人粪便中主要含粪醇,占总粪固醇的51.5%;应用10种粪固醇含量和9个粪固醇比值以及层次聚类分析法,可以准确地鉴别人和32种动物粪便以及5个沉积物样品的粪便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100.
煤化工废水是经过化学加工的煤原料,所转化成的焦化、气化、液化废水,这些废水的成分复杂,具有难降解、毒性等特征,对水体造成极大的污染,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煤化工废水的处理力度.为了有效实现这个目的,本文将在对煤化工废水来源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各个角度制定具体的处理方法,为煤化工废水处理的发展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