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0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360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10篇
综合类   1736篇
基础理论   206篇
污染及防治   69篇
评价与监测   87篇
社会与环境   352篇
灾害及防治   62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河北环境保护》2007,(10):41-41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对海河、淮河、辽河、黄河中上游等11个流域的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的投资,总额将达2565亿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石羊河流域生态退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介绍了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的3个不同景观。通过历史资料和现状调查,石羊河流域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干预而引起的,并扩大和加快了。  相似文献   
13.
岷江上游半干旱河谷土壤成土特征研究:以大沟流域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岷江上游半干旱河谷位于新构造运动活动带,其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本文结合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点,综合分析各成土因素和土壤性状,对该区域土壤的成土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由于现有的流域环境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缺乏明确的概念界定及理论体系,使得中国流域环境与生态机制的研究范围、内容、方法等都显得含混不清。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流域存在的环境与生态问题,说明流域环境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的必要和重要性,分析流域环境与生态补偿机制的内容,探索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流域环境与生态补偿具体措施的动力与机制问题,以推进流域环境与生态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辽宁省环保系统的共同努力下,辽宁省圆满完成了“全力确保奥运会期间全省环境安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绿色视野》2008,(7):12-13
"我们对巢湖的治理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何中军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何中军如今是巢湖市居巢区环保局局长,在此之前,他亲自主持过巢湖清淤工程。"看,那块树林就是用清淤的泥土种植的。"巢湖市环保局生态科科长黄家苗指着远方说。顺着他手指的方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字流域的水文过程模拟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考虑流域下垫面空间变异性,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构建了数字流域,并在此基础上对描述流域水文物理过程的数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数字水文模型是一种有物理基础的包含大容量信息的现代模拟灌河实例研究表明,数字水文模型可以十分方便地输出水文要素和状态变量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序列,这对充分利用现有观测信息进行水文信息的深层挖掘创新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流域水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提出的污染防治4个转变,分析了目前流域水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入河排污口总量监测、省界断面测定、网络管理和污染监督与监测站定位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20.
于宏源  王文涛 《绿叶》2013,(8):58-64
水资源直接影响到能源和粮食安全,是影响全球资源安全的核心要素。本文认为水、能源和粮食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彼此影响、彼此制约并极具敏感性的资源联系,这对中国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尤为明显。因此中国不仅要从战略上认识到水资源和其他领域的共生共存的特性,还应该采取系统合作方式解决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全球资源态势恶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