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66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31.
特种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抑制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厂特种有机废水 ,含季铵盐和羟乙基纤维素。研究表明 ,他们在浓度分别超过 1 2 0 mg/L和 2 2 0 mg/L时 ,呈现生物毒性或抑制性 ,且随浓度增高而严重影响废水生化处理效果。当水样中季铵盐浓度小于 1 2 0 mg/L,羟乙基纤维素浓度小于 2 2 0 mg/L时 ,它们不具生物毒性 ,可作为营养物质被微生物利用。废水动态模拟试验表明 ,进水 CODCr30 0 0 mg/L的废水 ,用接触厌氧—好氧生化法能使出水达到当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2.
二(2-乙基己基)磷酸(DEHPA)一直成功的作为一种含有氯仿膜的大块液膜载体有效的传输Ce~(4+)。文章采用有氯仿膜的大块液膜方法进行Ce~(4+)的传输研究,结果表明:pH为2左右的料液中含有纯净的Ce~(4+)或者Ce~(4+)与一些阳离子二者的混合物,这些阳离子包括Ca~(2+),Mg~(2+),Na~+,K~+,Pb~(2+),Fe~(3+),Cu~(2+),以及UO~(2+)等,而0.1mol/L的盐酸为传输池中分散相的反萃取剂。大于99%的Ce~(4+)会在2h以内有选择的渗入液膜以内,而在相同时间内其他阳离子的传输量将少于3%。料液相中存在的Fe~(3+)和UO~(2+)的存在对铈离子的传输有极大的影响。Fe~(3+)可以有效地利用加入到料液中的硫氰化钾或柠檬酸加以掩蔽,但是UO~(2+)的共传输却只能利用加入到料液相中的碳酸盐或硫氰酸盐来加以减少。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从二壬基萘磺酸-二(2-乙基己基)膦酸(DNNSA-P204)负载有机相中反萃铅的影响因素.考察了反萃剂种类、反萃时间、反萃温度、反萃剂浓度和反萃油水比(VO/VA)对负载有机相中铅反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硝酸为最佳反萃剂,反萃平衡的时间为5 min,低温有利于反萃.反萃过程为放热过程,过程焓变为-942.7 J·mol-1.广角激光光散射和FT-IR结果表明:DNNSA浓度不变时,DNNSA-P204形成的混合反胶团随着P204浓度的增加而变大,负载有机相中的铅以Pb AD形式增溶进入混合反胶团内水相中.经多次反萃后,萃取剂DNNSA-P204对铅仍有较好的萃取能力.当反萃时间为5 min,温度为298 K,油水比为2∶1,硝酸浓度为0.6 mol·L-1时,反萃率可达到70%.  相似文献   
34.
针对工业循环水处理系统中使用磷系缓蚀阻垢剂带来的磷排放问题,以马来酸酐和3-巯基丙酸为主要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应用“一步法”合成S-羧乙基硫代琥珀酸(CETSA)无磷缓蚀阻垢剂,通过红外(IR)、核磁共振(13CNMR)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碳酸钙沉积法、旋转挂片法对CETSA的阻垢缓蚀性能进行评价,考察了加药量、水温、pH值、水流转速等对CETSA阻垢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药量为110mg/L、循环水温度低于50℃、pH值为6~8、水流转速低于100 r/min时,CETSA对A3碳钢的腐蚀率小于0.25mm/a,最大缓蚀率可达61.3%,最大阻垢率达88.4%.CETSA是一种小分子多羧酸结构,其具有较高的缓蚀阻垢性能可能是因为与水中的钙镁离子发生了螯合,生成了稳定的络合物抑制结垢,同时非极性键、烷基等亲水基吸附于金属表面,电负性较高的O、S元素与Fe产生强吸附,形成的致密保护膜有效抑制了金属腐蚀.经测算,10%水剂的CETSA生产成本约为3 047元/t,总磷减排量可达3~5g/m3循环水排水.研究表明,CETSA可替代传统磷系缓蚀阻垢剂,适于电力、钢铁、化工、油田等行业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Delftia sp.T3-6菌株对2',6'-甲乙基-2-氯乙酰苯胺(CMEPA)的降解特性,以及该菌株胞内酶对CMEPA的酶促特性.结果表明,菌株T3-6对CMEPA有很好的降解性能.反应12 h内,随着CMEPA浓度的增加,反应速度加快;当CMEPA浓度达到500 mg·L-1时,菌体的降解活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在菌体接种量为0.5%~5%的范围内,接种量越大,CMEPA的降解转化速率越快.菌株T3-6降解CMEPA的最适温度为30℃,且其在pH 7~10的范围内对500 mg·L-1CMEPA的降解率均可达50%以上.T3-6菌株对CMEPA降解起催化作用的活性酶为胞内酶,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25℃和8.0;该酶的温度稳定性较差,需在20℃以下贮存;但其在4℃下,pH 6~9的缓冲液中均可保持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6.
<正>2014年7月29日德国和奥地利计划向ECHA提议将4种含氮杂环和氧杂有机锡类化学物质列为高度关注物质:2-苯并三唑-2-基-4,6-二-叔丁基苯酚(UV-320)2-(2H-苯并三唑-2-基)-4,6-二叔戊基苯酚(UV-328)2-乙基己基10-乙基-4,4-二辛基-7-氧-8-氧杂-3,5-二噻-4-十四烷酸锡(DOTE)2-乙基己基10-乙基-4-[[2-[(2-乙基己基(氧基)-2-氧代乙基]硫基]-4-辛基-7-氧代-8-氧杂-3,5-二噻-4-十四烷酸锡(MOTE)。  相似文献   
37.
张磊  习海玲  王琦  左言军  张淑琴 《环境化学》2011,30(10):1695-1699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过碳酸钠/钼酸钠体系和单一过碳酸钠对芥子气模拟剂2-氯乙基乙基硫醚(2-CEES)降解动力学规律,建立了相应的反应速率方程;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了降解产物,并利用顺磁共振技术检测了过碳酸钠/钼酸钠体系产生的活性成分,推测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两种体系对2-CEES降解反应均为一级反应,过碳酸钠/钼酸钠体...  相似文献   
38.
利用胰酶消化和机械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对稀有鮈鲫和日本青鳉的肝细胞进行分离和培养,测定了不同培养时间下两种原代培养肝细胞的活力,研究了两种原代培养肝细胞受到2,3,7,8-TCDD暴露后EROD活力变化的时间-和浓度-效应关系.结果表明,稀有鮈鲫和日本青鳉的肝细胞产率分别达到2.0×107cells.g-1和1.5×107cells.g-1,稀有鮈鲫原代肝细胞的活力可以稳定地保持5d,日本青鳉原代肝细胞的活力至少可以稳定地保持1周;不同浓度TCDD暴露后,两种鱼的原代肝细胞EROD活力变化均显示良好的时间-浓度-效应关系,TCDD诱导稀有鮈鲫和日本青鳉原代肝细胞EROD活力的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LOEC)分别为4pg.mL-1和1pg.mL-1;TCDD诱导日本青鳉原代肝细胞EROD活力的EC50值低于稀有鮈鲫.就原代肝细胞培养操作和对毒物胁迫的敏感性而言,日本青鳉优于稀有鮈鲫.  相似文献   
39.
塑料工业区附近农田蔬菜DEHP的浓度水平及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家文  杜琪珍  宋英琦 《环境科学》2010,31(10):2450-2455
对塑料厂工业区附近农田蔬菜进行了采样调查,应用GC/MS联机检测技术初步研究了5种蔬菜内部组织及其生长环境(大气和土壤)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浓度水平.结果表明,蔬菜可食用部分DEHP浓度为0.23~9.11mg/kg、平均鲜重含量为3.82mg/kg.蔬菜可食用部分中DEHP的鲜重含量为叶菜类果菜类根茎类.根据差异统计性分析可知生长环境和蔬菜品种影响DEHP在蔬菜组织和土壤中的浓度水平是显著的,大气沉降是蔬菜累积DEHP的最主要途径.植物累积DEHP的能力与其脂肪含量呈正相关,当脂肪含量相近时,表面粗糙或具有细密绒毛的叶片富集DEHP的能力较强.按照OEHHA建议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0.05mg/kg,则塑料工业区蔬菜DEHP含量已经超出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40.
作为具有很大市场潜力的汽油添加剂乙基叔丁基醚(ETBE),国内对其在地下水土中的污染风险评价与迁移归宿研究甚少.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ETBE在我国六种不同有机碳含量的标准土壤样品中的吸附特性.研究表明,在1~143 mg/L的实验浓度范围内ETBE在土壤样品中的吸附行为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ETBE在各土壤样品中吸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