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91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328篇
基础理论   68篇
污染及防治   128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以粉煤灰负载壳聚糖作为吸附剂,在静态吸附条件下,研究了其对磷的吸附行为,并对吸附过程的热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吸附平衡数据都能够较好地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但Langmuir方程能够更好地描述吸附等温线。在20~35℃范围内,磷在粉煤灰负载壳聚糖上的吸附是一个吸热过程,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小,同时伴随着熵值的增加,吸附焓变为44.36 kJ/mol。  相似文献   
152.
甲壳素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53.
冯果 《化工环保》2004,24(1):75-76
国家开始对人造板厂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有关建材卫生标准的相关法规出台,目前脲醛胶的生产必须向环保型、商品化的方向发展,而环保型脲醛胶的生产技术难度较高(国标规定: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量小于或等于0.09mg/g方可用于室内)。采用传统工艺和配方制得的脲醛胶,在人造板  相似文献   
154.
以猕猴桃枝为原料,壳聚糖作为胺基表面改性剂,制备了一种绿色环保、对环境中重金属有良好吸附效果的功能性生物炭材料.采用批量吸附实验研究了改性前后生物炭的吸附性能.借助SEM-EDS、FTIR 和XPS表征方法,分析了改性前后生物炭的形貌结构和官能团变化,探究了其对溶液中Cd2+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生物炭表面,引入了羟基(—OH)、羰基(—C=O)和氨基(—NH2)等基团,显著提高了吸附性能,对Cd2+的吸附量较改性前增加107.12%.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能较好地描述吸附过程,说明吸附速率由材料表面活性位点决定,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对Cd2+的吸附机制主要是配位作用、表面沉淀作用、离子交换作用和阳离子—π键作用,吸附过程为自发的吸热过程.经过5次吸附-解吸循环后,改性后生物炭对Cd2+的吸附容量仍保持在初始吸附量的8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可重复利用性.研究成果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所制备的壳聚糖改性生物炭可应用于镉污染水体和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5.
造纸黑液制备球形阳离子木质素吸附树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明华  邹锦光  洪树楠  曾振欧 《环境科学》2005,26(5):120-120-123
以造纸黑液中的碱木质素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制备球形阳离子木质素吸附树脂,并用扫描电镜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表征.第1步以造纸黑液中的碱木质素为原料,利用反相悬浮法制备球形木质素珠体,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以占木质素质量1.5%的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吐温80为分散剂(含量为木质素质量的3%),煤油为分散相,O/W相比为3∶1,反应温度为90℃,搅拌速度为200r/min,反应时间1h为球形木质素珠体制备的最佳条件.第2步利用丙烯酰胺对球形木质素珠体接枝,得出以H2O2/Fe2+为引发剂,丙烯酰胺浓度为0.72mol/L,室温反应2h为接枝的适宜条件,在此条件下可得到离子交换容量为1.6405mmol/g的阳离子木质素吸附树脂.  相似文献   
156.
血清和血浆对甲醛诱导性细胞内DPC形成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了探讨胎牛血清和血浆对甲醛诱导性细胞内DNA-蛋白质交联的影响,以昆明纯系小鼠直接分离肝细胞为试验材料进行体外染毒实验,采用KCl-SDS沉淀法检测甲醛染毒后肝细胞中DNA-蛋白质交联含量.结果表明,当缺乏胎牛血清和血浆时,500μmol·mL-1甲醛仅引起较低水平的交联效应,而加入胎牛血清和血浆以后,甲醛诱导的DPC极显著上升(p<0.01).血浆作用比胎牛血清更明显,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胎牛血清和血浆对甲醛诱导性DPC形成具有促进作用,而不是以前学者认为的缓冲作用,这可能是甲醛远距离毒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7.
壳聚糖辅助下玉米修复铅污染土壤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壳聚糖辅助下玉米(ZeamaysL.)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研究,考虑了4因素3水平,4因素为土壤铅含量、壳聚糖含量、壳聚糖溶液pH值以及加入壳聚糖后的提取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壳聚糖会造成玉米生长停滞,甚至死苗,原因在于壳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有机物,会造成土壤板结,阻碍植物吸收水分,同时壳聚糖将土壤中的大量重金属溶出,造成玉米重金属中毒.加入壳聚糖后,玉米对铅的吸收较对照结果有很大提高,壳聚糖能够促进铅元素从土壤向植物体内转移,但壳聚糖促进铅元素从玉米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转移的能力较弱;综合壳聚糖的促进效果,在土壤铅含量为1.8g·kg-1,壳聚糖含量为5mmol·kg-1(土),壳聚糖溶液pH值为4.5,提取时间为7天的条件下,有利于促进铅在玉米地上部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8.
壳聚糖絮凝剂对聚合氯化铝的助凝作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刘之杰  余刚  刘满红 《环境化学》2004,23(3):306-309
以壳聚糖絮凝剂作为聚合氯化铝(PAC)的助凝剂,絮凝处理颐和园昆明湖湖水,考察了PAC在壳聚糖助凝作用下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以及水中残留铝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对PAC的助凝作用显著,PAC中加入壳聚糖絮凝剂后,浊度和有机物去除率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9.
肖劲松 《环境技术》2023,(3):54-57+73
对空调室外钣金喷涂采用普通聚酯和高交联聚酯两种粉末配方,分别在内场进行紫外光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和外场海南三亚进行自然暴晒试验,通过对比两种配方粉末试验样板在内外场试验后失光率、色差、粉化级别的变化,研究不同配方粉末的耐候性能以及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和三亚自然暴晒试验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高交联聚酯配方的粉末较普通聚酯粉末具备更优异的耐候性能,内场紫外光人工加速老化试验与外场三亚自然暴晒试验在失光率、色差变化趋势上存在类似分布规律,通过拟合非线性回归方程建立量化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60.
沸石-壳聚糖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Ni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沸石-壳聚糖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Ni2+。将粒径为180μm的天然沸石与脱乙酰度90%的壳聚糖混合,制成沸石一壳聚糖吸附剂。考察了沸石一壳聚糖吸附剂对模拟含镍废水中的Ni2+静态吸附效果的影响因素。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壳聚糖与天然沸石质量比为0.05、吸附剂加入量为14g/L、Ni2+初始质量浓度为40mg/L、模拟含镍废水pH为6—7、吸附时间为40min的条件下,模拟含镍废水中Ni2+去除率大于96%。对实际电镀含镍废水的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NP的质量浓度由38.0mg/L减少到0.8mg/L,小于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值(1.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