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1702篇
废物处理   123篇
环保管理   607篇
综合类   1163篇
基础理论   74篇
污染及防治   55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42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528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所谓的“比较优势”理论,其本质就是:“弱者恒弱,强者恒强”。“比较优势”理论家们总是认为,中国的比较优势就是劳动要素便宜,所以就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应该是中国制造,而不是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322.
最新信息显示,一种填补了国内空白的“环保电池用锌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日前已被佛山三水广锌金属材料公司成功研制。经国家轻工业电池质量检测中心和SGS公司检测发现,用这种新型材料制作的无铅环保新型锌锰干电池,其铅、镉、汞含量均远低于欧盟ROHS指令规定的指标标准。其电气性能、放电容量,耐漏性能等全面达到国家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323.
324.
《中国环保产业》2007,(1):10-13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经过对申请环保产品检测机构单位进行资格审核,于2006年12月15日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一批环保产品检测机构名录的通知》(中环协[2006]86号)。“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28个检测机构的具备开展环保产品检测的条件,通过资格审核,有效期为四年。现将第一批环保产品检测机构名称及其检验项目刊登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325.
2007年6月5日在北京召开了“推进中国RoHS,倡导绿色电子”大型社会调查活动新闻发布会。为了解《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实施以来社会各界的反响,收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及各界对废旧电子产品回收问题的意见与建议,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废旧电子产品综合利用工作委员会与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固体废物工作委员会面向政府、生产者、回收商、消费者联合启动了“推进中国RoHS,倡导绿色电子”大型社会调查活动。  相似文献   
326.
胡文海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0):942-944,951
从旅游资源、交通区位、旅游产业基础3个方面分析了池州旅游产品开发条件,指出了池州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着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市场营销乏力、旅游产品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构建了两大品牌、八大系列、六条特色旅游线路的多层次旅游产品体系,最后提出了池州旅游产品开发的思路:规划先行,优化布局;科学定位,错位开发;区域联动,借力开发。  相似文献   
327.
文章回顾了我国环保产品认证发展的历史沿革,阐述了环保产品认证的范围、模式、特点以及环保产品认证取得的成效、作用和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328.
江运泰 《环境技术》2007,25(2):9-12
背景:东菱公司为了打破发达国家在大推力电动振动台设备方面对我国的长期禁运和封锁,坚持走自主创新、奋发图强之路,仅用了5年时间,先后研发成功5吨、6吨、7吨、10吨、12吨、16吨、18吨等大型到超大型的系列振动台产品.东菱一跃成为中国振动行业的领军企业,并跻身国际同行的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329.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志,在产品的筛选、标志产品的认证、标准的制订和标志产品的市场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本文从供需角度分析我国环境标志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照国外的经验,就如何完善我国的环境标志,如何使其与环境管理体系和清洁生产审计相协调,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