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2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09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5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研究室内环境中热、湿以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分布特征,根据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基本原理,考虑交叉耦合扩散效应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室内环境中同时存在温度梯度、水蒸气浓度梯度和VOCs浓度梯度时的自然对流传热传质现象,展示了流场、温度场和浓度场随浮力比的变化状况,着重讨论了热扩散效应、扩散热效应和质附加扩散效应对无量纲传热努谢尔特数和传质舍伍德数的影响特性.研究表明,多物理场中交叉耦合扩散效应对自然对流传热传质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强化O2,在废水处理中的溶解度及总传质系数是提高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效能的重要课题之一.采用富氧膜法制备O2体积浓度为28.8%的富氧气作为曝气源,研究了富氧气在水中的传质特性,考察了富氧气曝气对有机物降解的效果,研究了污水浓度、曝气量等因素对生物反应器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富氧曝气的生物降解效能显著高于空气曝气,并且存在最佳的反应时间及气体用量.本研究范嗣内,富氧曝气O2总传质系数是空气曝气的1.3倍;40~60 min为效能最大化的反应时间;污水浓度越高,富氧曝气的优势越明显.通过与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后连续10 d运行,水力停留时间比空气曝气缩短近1/3,进水COD 450~700 mg/L,出水COD小于20 mg/L,去除率大于95%;出水NH3-N小于2 mg/L,去除率大于90%.出水无色无味,SS未检出,浊度小于0.1 NTU.表明富氧气曝气能显著提高生物反应器的效能.  相似文献   
73.
煤渣吸附脱除含硫气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煤渣是煤炭燃烧后的残余物 ,由于其含有多种活性组分 ,且结构松散 ,比表面积大 ,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廉价吸附剂。本文利用重量法测量了在不同温度及压力情况下 ,煤渣对纯 SO2 气体和加入空气后对含硫气体的吸附能力 ;并利用 Freundlich经验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 ,得到了不同温度及压力情况下煤渣对含硫气体吸附能力的预测公式。本文同时还测量了煤渣的动态吸附性能 ,并利用实验数据求出了吸附总传质系数 ,为煤渣吸附脱硫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烟道内冲灰水喷雾烟气脱硫过程中传热传质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数值建模研究了各项参数对喷雾反应段内吸收效率的影响,重点考察了雾滴初始粒径、雾滴初始速度、烟气入口温度、SO2入口浓度、喷雾反应段长度、液气比对吸收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雾滴初始粒径、SO2入口浓度、喷雾反应段长度、液气比是影响吸收效率的重要因素,而雾滴初始速度、烟气入口温度对吸收效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5.
在双搅拌釜上实验测定了飞灰和废大理石浆液的脱硫率η及pH值随过程时间t的变化关系,计算了不同t时的传质速率Nm、液膜传质系数kL、气相总传质系数KG、气膜传质系数kG、传质系数之比KG/kG以及反应增强因子E等,并分析了飞灰和废大理石脱硫的传质-反应过程.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当进口SO2体积分数为4000×10-6时,飞灰和大理石浆液脱硫均受液相阻力控制;pH值越低,KG/kG就越小,液相阻力控制也就越明显,在pH=4.5时,液相阻力占总阻力的90%; pH值越高,E就越大,化学反应对传质的影响也就越明显;pH=6时飞灰浆液具有与大理石浆液相近的脱硫率,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76.
臭氧水中传质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传统鼓泡塔中对臭氧在水中的传质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利用实验改变进水流量、臭氧进气流量以及臭氧进气浓度等,得到臭氧传质系数、臭氧传质效率和臭氧消耗等有关参数。建立一个臭氧传质模型,可以预测不同操作条件下臭氧传质效率,从而优化控制臭氧化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77.
生物膜微环境和传质现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染物的降解去除主要依赖活性生物膜,研究生物膜的结构和传质特性是揭示反应机理和提高反应器处理效率的重要手段.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在生物膜微环境和微观传质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对生物膜微观结构的解析、膜内不同菌系的分布特征及其功能以及生物膜的传质现象和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物膜研究领域今后应开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8.
膜生物膜反应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水处理反应器-膜生物膜反应器,该反应器可获得100%氧利用率,可用于生物降解挥发性有机物,可同时高效去除有机碳和氨氮,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污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79.
地下水石油类污染因其污染普遍、危害性巨大、去除困难以及治理费用昂贵而受到广泛关注。原位曝气修复技术(AS)以低成本、修复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势近些年来发展迅速。文章综述了地下水石油类污染现状,阐述了AS修复地下水石油类污染物原理,从曝气流型、组分传质以及生物扰动降解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注入气体运移方式及分布范围的影响因素,污染物的传质行为及质量去除机制,生物降解及监测手段等,总结了AS修复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AS修复技术在非均质介质的理论模型以及生物降解作用定量化表征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未来强化修复实现多技术协同联用结合新兴监测分析技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AS修复技术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0.
喷雾脱硫时拐形道内烟气与水雾间传热传质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在冷态的基础上,就单拐形流道内烟气与水雾间传热传质过程进行理论及实验研究。理论上考察了水雾相的作用,提出了对烟气动量方程的修正模型。对拐形流道内烟气单相传热与流动,采用K-ε湍流模型。两相流动采用两相分离流模型,由Lagrange方法求解;实验中,通过调节多种工况参数,结合理论计算最终得出了对烟气脱硫及分离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