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8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388篇
安全科学   118篇
废物处理   76篇
环保管理   110篇
综合类   1259篇
基础理论   287篇
污染及防治   127篇
评价与监测   249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以芘为唯一碳源,从公路旁污染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芘降解真菌,经鉴定为Fusarium solani(命名为Py F-1),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其菌丝能吸收储存芘.对该菌株在芘浓度为50 mg·L-1的液体培养基中对芘的吸收储存和降解特性,具体包括芘的生物降解、菌体吸收、菌体吸附和消解总量进行了39 d的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降解芘在培养0~14 d内逐渐增加,培养14 d时占芘添加量的15.9%,此后基本达到稳定,培养结束时生物降解芘为芘添加量的17.6%;菌体吸收芘在0~21 d内含量较少且变化不显著,低于芘添加量的3%;而在21~39 d内,菌体吸收芘变化显著,芘的消解总量随着菌体吸收量的变化产生显著波动;培养28 d时,芘的消解总量达到最大值,其中菌体吸收芘占芘消解总量的一半,达到芘添加量的16.0%,菌体吸附芘不足芘添加量的0.5%,在研究中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培养前期培养基中芘的消解以生物降解为主,培养后期菌体吸收芘的变化是芘消解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02.
随着环保部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标准的更新,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已列入国家环境监测标准方法,并在各级环境监测站中逐渐普及应用。同时,作为国家标准的定电位电解法依然在用,且测量的可靠性、稳定性能良好。在相同环境下使用两种方法同时测定同一污染源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探讨了其结果间产生偏差的原因,并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903.
1980年以来中国大宗作物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0~2014年间的大宗作物(玉米、水稻、小麦、棉花、油菜)面积数据,以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采用多种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同期作物之间的竞争性用地关系,对全国上述五类大宗作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的空间分布相对较均衡;小麦的空间格局总的变化不明显但是省际分布最不均衡;棉花近30 a来空间格局变化极其显著,其面积重心从河南境内不断地向西北地区移动,目前位于甘肃省境内;油菜的面积重心自湖北境内不断地向南推移到湖南境内,水稻的面积重心则自江西境内逐渐向北移动到湖北境内.另外,部分区域的同期作物(如油菜与小麦、棉花与春玉米)空间格局变化存在明显的“消-长”关系,特别是在甘肃和内蒙,油菜小麦的面积变化有着极强的负相关性,其pearson系数低于-0.8.作物种植的成本收益变化是造成这些大宗作物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城市化发展的程度、农民非农就业机会的高低、同期作物之间的比较效益差距等也是这些大宗作物时空格局产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04.
转基因作物潜在的健康和环境风险一直以来颇受争议,转基因作物加工成动物饲料后可能会诱导动物产生免疫应激反应,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鱼类是水生脊椎动物的代表,已广泛应用于水环境的监测,但目前转基因作物对鱼类的饲用安全性研究还相对较少。文章基于转基因作物作为鱼饲料原料对鱼类生态毒理学效应的研究现状,综述了转基因作物对鱼的生长表现、生理生化、脏器功能及发育、组织病理以及行为活动等方面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05.
高慧  石相梅 《污染防治技术》2009,22(6):104-105,118
针对海水复杂的干扰体系,添加基体改进剂,分析海水中的重金属元素铜、铅、镉。分析选择了最佳实验条件,研究了各种改进剂,探讨了基体改进的机理,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06.
将生化试剂L-半胱氨酸用于砷氢化物发生体系,在pH1.7~2.0,L-半胱氨酸用量大于1.5m g/m l时,L-半胱氨酸的存在使砷信号增强最大,该条件下使砷检出限低了2.6 倍,水样加标加收率为96% ~98.8% ,应用于自来水和地表水中痕量砷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07.
提出了以磷酸三丁酯 (TBP)萃淋树脂分离富集六价铬的方法 ,对 TBP萃淋树脂为柱填料分离富集 Cr( )的介质、酸度、洗脱条件及干扰行为等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在 1 %的盐酸介质中 ,TBP萃淋树脂能定量吸附 Cr( ) ,配以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达到分别测定 Cr( )和 Cr( )之目的。方法快速简便 ,试样无需经过复杂的前处理 ,方法检出限为 2 μg L,对含铬 5μg L的试样测得方法的变异系数为 5 5% ,标准回收率为 95%~ 1 0 5%。  相似文献   
908.
试验了几种常用的干燥剂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汞时,对汞蒸气的干燥性能及对测定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无水氯化钙和无水高氯酸镁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09.
在线富集进样—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低含量Cu,Pb,Cd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在线富集进样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低含量Cu,Pb,Cd,富集倍数分别烟122、136和94倍,相对标准为16%、15%和4.6%,检测限为1.6μg/L和0.18μg/L。探讨了分析精密度差的原因;改进了富集进样方法。  相似文献   
9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