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38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30篇
基础理论   4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对经典灰色聚类法的局限性,通过构造指数型白化函数和熵权法加以改进,提出了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的改进灰色聚类法。此法充分利用已知的有限信息,既提高分辨率又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最后结合某城市道路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实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并与经典灰色聚类法相比较,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将此方法推广到其他环境质量评价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82.
针对目前湖北省水污染物排污权初始分配呈真空的现状,综合考虑环境现状、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科技水平等众多影响因素,并细化成累计授权专利数、地区生产总值、人口总数和水资源量等指标,通过信息熵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湖北省各市州为分配对象构建了区域排污权初始分配模型.并以2009年湖北省各市州公布的公报数据为基准进行了分配模型的应用.分配结果显示了分配模型具备较为全面的特点,且通过指标权重区分了各因素差异程度,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3.
为明确建筑施工扬尘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以中建建筑工程主体施工为对象,对24个扬尘基点进行了实测,得到扬尘质量浓度排放特点及分布特征,并借助信息熵理论求得各区域扬尘质量浓度熵权均值。在此基础上,运用职业健康损害量化模型、修正人力资本法和疾病成本法等分别构建扬尘对作业人员及周围居民健康损害情况经济评价模型,用货币定量表征和描述扬尘危害。结果表明:主体施工中受扬尘危害最大的是模板拆卸处和木板加工区;扬尘对施工作业人员及周围居民健康经济损失分别为140 483元和5 191元,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分别为3.5元/m2和0.12元/m2,前者约为后者的27倍,对前者应给予更大关注。该值可作为职业健康危害治理和预防投资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4.
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行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不仅涉及设备本身,而且与人、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针对这个特点,提出大型游乐设施风险矩阵(RMM)的风险分级方法。提出了将事故树与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模糊事故树法(FFTA);采用3σ模糊表征法计算大型游乐设施各类风险事故的概率;再采用信息熵法来评价大型游乐设施的风险后果;最后利用风险矩阵法来确定大型游乐设施的风险等级,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分级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85.
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环境影响及其环境安全评价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根据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引入信息熵的概念,以武汉市为例分析了近14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并从土地-环境-经济三方面对其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的整体环境趋于恶化,分区环境质量变化不平衡,生态系统经济价值总态势趋于下降。  相似文献   
86.
考虑垫片性能、螺栓静强度和介质压力的不确定性,基于信息熵理论和先漏后爆的观点,建立以垫片密封可靠度和密封连接结构静强度可靠度为设计准则的模糊可靠性设计方法,在所要求的可靠度下设计出合理的密封连接结构,垫片密封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7.
河口及邻近海域鱼类优先保护次序的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确评价河口及邻近海域鱼类优先保护次序,对河口生态管理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而鱼类优先保护次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是珍稀鱼类保护的基础。在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借助专家咨询和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由物种濒危系统、遗传价值系统和物种价值系统3个子系统及其指标集组成的鱼类优先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等级和标准。为克服权重确定的主观随意性,基于信息熵原理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在此基础上,引入理想点法进行鱼类优先保护多目标决策评价,进而建立了鱼类优先保护次序的评价模型,最后以建立的模型对漳卫新河口及邻近海域鱼类优先保护次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计算方法简便,评价结果合理,在河口生态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运用信息熵和偏离份额模型揭示江苏省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并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要驱动因子。研究表明:1苏南城市建设用地较苏北结构稳定,信息熵变化幅度小。2南京、无锡、盐城、淮安、宿迁补给效应较显著,镇江、南通、扬州、泰州挤出效应较显著;道路广场用地、绿地补给效应显著,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和特殊用地挤出效应显著。3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地属增长性结构,其余地类属衰退性结构。4作为省会城市,南京是多类建设用地竞争性偏移量的高值区,苏南、苏中、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各类建设用地不具有竞争优势。5江苏省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度次之。  相似文献   
89.
基于信息熵的武汉市城市生态系统演化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信息熵的分析方法,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武汉市2000~2010年城市生态系统发展为例,通过计算城市生态系统输入-输出熵流、代谢熵产生和系统总熵变,分析系统演化发展规律及原因;分别采用综合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评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并将其进行指数化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近11 a内系统熵流和总熵总体是呈现振荡式下降趋势,而熵产生先升后降,武汉市总体不断向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但有序度不稳定;近年来协调发展度和综合发展度二者保持同时增长,说明武汉市城市生态系统不断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但武汉市目前仍处于初级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0.
针对非均质地下含水层污染源识别及含水层参数反演过程中监测方案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公式及信息熵最小的累进加井的多井监测方案优化方法.首先,构建假想案例下的二维非均质各向同性潜水含水层水流及溶质运移模型,运用GM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求解.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和Kriging法建立数值模拟模型的替代模型.然后以参数后验分布的信息熵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累进加井的方式进行多井监测方案优化设计.最后根据优化后的监测方案,采用差分进化自适应Metropolis算法进行污染源及含水层参数的同步反演.算例研究表明:在兼顾反演精度及监测成本,并保证每个参数分区内至少有1眼监测井的条件下,5眼井组合监测方案(6,5,1,2,8)为最优监测方案.与信息熵最小的10眼井组合监测方案(1,2,3,4,5,6,7,8,9,10)的参数反演结果相比,5眼井组合监测方案对11个参数α=(XS,YS,T1,T2,Qs,K1,K2,K3,DL1,DL2,DL3)的后验均值偏离率的平均值虽增大1.2%,但监测成本却是10眼井组合监测方案的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