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33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30篇
基础理论   4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王影  柴立和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5):1859-1865
生态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本文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内涵,从4个方面构建了生态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最大信息熵原理(MIEP)为基础,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SOFM)为算法,借助MATLAB数学软件为计算平台,从复杂系统结构演化的角度提出了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并用MIEP模型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2008—2012年的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以指导当地生态建设.结果表明,5年间该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呈总体上升的趋势,其中,2008年和2009年两年生态承载力水平基本一致,2010年呈现较明显的上升,2011年的生态承载力剧烈下降后在2012年呈现大幅回升.ξ值各分量的雷达图揭示出各指标逐年贡献程度的变化,结合准则层面的分析发现,水资源发展状况对该地生态承载力整体水平影响较大.与主成分分析法的比较表明了MIEP模型对生态承载力评价的可行性,同时其能更好地体现生态承载力发展演变的动力学特性,连接权值的获取避免了人为设定的主观性,在评价中有明显优势,且在预测上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92.
为了探索客观、合理的水质评价方法,本文将信息熵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结合,并应用于2010年7月~2011年6月海河水系6个国家监测点的水质评价中。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在信息熵权的计算和综合标识指数法计算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各指标监测数据的深层信息,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基于本文建立的评价模型对6个监测点的水质评价结果表明:1.在2010年7月~2011年6月期间,海河水系中研究的6个监测点的水质都能满足功能区目标,但具体水质仍存在空间差异和季节波动性;2.结合同类的研究,分析表明海河水系水质总体上得到了改善,反映出近年来针对海河水系治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3.
针对经典灰色聚类法的局限性,通过构造指数型白化函数和熵权法加以改进,提出了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的改进灰色聚类法。此法充分利用已知的有限信息,既提高分辨率又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最后结合某城市道路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实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并与经典灰色聚类法相比较,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将此方法推广到其他环境质量评价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94.
运用信息熵和偏离份额模型揭示江苏省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并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要驱动因子。研究表明:1苏南城市建设用地较苏北结构稳定,信息熵变化幅度小。2南京、无锡、盐城、淮安、宿迁补给效应较显著,镇江、南通、扬州、泰州挤出效应较显著;道路广场用地、绿地补给效应显著,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和特殊用地挤出效应显著。3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地属增长性结构,其余地类属衰退性结构。4作为省会城市,南京是多类建设用地竞争性偏移量的高值区,苏南、苏中、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各类建设用地不具有竞争优势。5江苏省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度次之。  相似文献   
95.
为明确建筑施工扬尘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以中建建筑工程主体施工为对象,对24个扬尘基点进行了实测,得到扬尘质量浓度排放特点及分布特征,并借助信息熵理论求得各区域扬尘质量浓度熵权均值。在此基础上,运用职业健康损害量化模型、修正人力资本法和疾病成本法等分别构建扬尘对作业人员及周围居民健康损害情况经济评价模型,用货币定量表征和描述扬尘危害。结果表明:主体施工中受扬尘危害最大的是模板拆卸处和木板加工区;扬尘对施工作业人员及周围居民健康经济损失分别为140 483元和5 191元,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分别为3.5元/m2和0.12元/m2,前者约为后者的27倍,对前者应给予更大关注。该值可作为职业健康危害治理和预防投资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