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暴雨径流过程监测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定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表径流产生的非点源污染常常是水库的主要污染源。为了解水库的地表径流特征及求其负荷量,2000年6月至8月期间,我们对漳河水库地区5场暴雨径流过程进行了监测。监测项目为悬浮物(SS)、COD、总氮(TN)、总磷(TP)。本文采用统计和系统分析方法,把地表径流看成一个系统,只以此系统的输入(径流量)和输出(污染物输出量)为依据,建立输入与输出模型,根据此模型求得漳河水库非点源污染的负荷量。  相似文献   
12.
东海区小黄鱼总允许渔获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1~2003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以及东海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网各网站监测产量和捕捞努力量(投网次数)数据,通过同时期东海区小黄鱼产量对海区总捕捞努力量进行标准化,运用剩余产量模型中的Fox模型估算东海区小黄鱼最大持续产量(MS Y)、最适产量(Y0.1)和总允许渔获量(TAC)。结果表明,东海区小黄鱼的最大持续产量为116 565 t,相应捕捞努力量(fMSY)为4 988 315网次,最适产量为113 068 t,相应捕捞努力量(f0.1)为3 890 886网次,TACMSY=99 317 t,TAC0.1=77 468 t。建议以东海区小黄鱼总允许渔获量(TAC0.1)作为渔获量限额指标,对小黄鱼的总允许渔获量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3.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一种控制区域环境质量达标的方法 ,在总量控制中 ,环境容量分配的科学化、合理化和各点浓度的合理值计算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此做些研究 ,以确保实现从局部到区域的环境质量达标。  相似文献   
14.
规范了水环境容量的定义和分类,建立了符合泗河水文、水资源特征和水环境状况的河流水环境容量模型,与GIS技术结合构建了适合北方地区的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程序和方法;摸清了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点源排放口的一一对应关系,提出了将水域环境容量转换为陆域点源最大允许排污量的估算方法。计算了泗河在满足水功能区划条件下的水环境容量及最大允许排污量,从而为制定该河流水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樊华  陈然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8):49-52,81
以某校区的水体(A水库、B湖)为受纳水体,对降雨产生的路面径流及A水库和B湖水体进行采样,水质分析项目分别为pH、COD(化学需氧量)、SS(悬浮物)、TN(总氮)、TP(总磷)。以COD、SS作为主要的水质分析项目进行比较分析,确定路面降雨径流污染的主要特征,径流污染对校园水库、湖泊水质的影响。经过比较分析,提出采用植被控制法作为该校区路面径流污染控制措施对受纳水体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6.
农田排水中磷素对苏南太湖水系的污染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采用封闭体系和磷素平衡方法研究苏南太湖地区农业面源中磷的排出负荷量和减少排出负荷量的措施。实验结果表明,雨水较丰富的1987年,苏南太湖流域农田地表排出磷的总负荷量为440.4t/a,而较为干旱的1988年为299.9t/a。  相似文献   
17.
烟草,土壤中涕灭威总有毒残留分别用丙酮、丙酮与水混合液提取,过氧乙酸氧化,液-液分配和柱层析净化后,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回收率在83~105%之间,土壤、鲜烟叶和干烟叶中的最小检出浓度分别为0.0135ppm,0.0169ppm和0.0339ppm。   相似文献   
18.
郑英铭 《环境科学》1994,15(4):59-61
对淮河淮南段水污染物允许排放量计算中出现大流量小允许排放量的反常现象进行了讨论,并从河流纳污能力形成机制和排污量计算方程等方面问题的产生原因作了定量剖析,又以淮南市段为实例,对设计流量应如保判别和确定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案的区域排放当量制定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现有的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案的制定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区域排放当量概念及相应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应用该概念制定总量控制方案,首先是运用线性规划模型求解区域允许排放当量,线性规划模型中的技术系数是以区域内网格为基础的污染物转移函数;其次是分配区域允许当量至各个污染源,从而确定污染源的允许排放量。该方法已在南昌市的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案的制定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主要河流指定标准功能可达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的河流水域功能类别和1995年水质监测结果,采用水质单项标准指数法,对吉林省主要河流34个国控和省控监测断面的单项指标、全指标、有机污染型指标和重金属污染型指标进行了功能评价。结果表明,仅有6个监测断面满足指定的标准功能要求,符合率仅为17.6%,主要超标污染物是CODMn和挥发酚。以COD为控制指标,根据逆推法的河流水环境容量模式,计算了污水达标排放情况下的污水允许排放量,从而对河流控制断面指定的标准功能进行了可达性分析。结果表明,污水达标排放时,河流流量较大、污径比较小的河流可达到指定标准功能要求;而枯水期流量较小、污径比较大的河流很难达到,应实施重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